图书 | 余华长篇小说精选集(精装共4册) |
内容 |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文城》+《活着》+《兄弟》+《第七天》 余华四部小说讲述中国近代百年沧桑巨变 写尽中国人骨子里的坚韧和善良! 限量赠余华《活着》手稿复刻,首度曝光,值得珍藏! 《文城》:清末民初南方小镇众生相 · 余华时隔8年重磅新作 · 讲述一个人和他一生的寻找,以及一群人和一个汹涌的年代。承续民间传奇叙事风格,从不同视角讲述了南方小镇上的居民林祥福、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的人生故事牵引出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的时代之殇。 《活着》:30年代开始的一个普通中国农民的一生 · 余华的代表作 · 讲述了一个人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一生,亦将中国大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凝缩其间。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兄弟》: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时代剧变 · 余华颠覆震撼之作 · 这是一部怪诞的绝妙之作,通过讲述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一生,展示了中国四十年的历史变迁,他们的命运和时代一样天翻地覆。 《第七天》:当代中国人生活的荒诞与温情 · 余华超现实主义小说,诗意与残酷的尝试 · 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他在去殡仪馆的路上经历了一系列光怪陆离的事件,以及与生前亲友的爱恨离别。 作者简介 余华 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文城》等。其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2014年)、塞尔维亚伊沃·安德里奇文学奖(2018年)、意大利波特利·拉特斯·格林扎纳文学奖(2018年)等。 精彩书摘 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来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余华真诚的笔墨,已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时代》周刊 余华以悲欢交集的笔触与无所畏惧的叙述,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是如何被打破,又如何得到重建的。——《出版商周刊》 《兄弟》是一部怪诞的绝妙之作,通过两兄弟的命运沉浮,展示了中国四十年的历史变迁。这两兄弟一个狡猾奸诈,喜欢金钱、天才和女人;一个温文儒雅,书生气十足。前者象征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后者则代表了被新时代抛在后面的一切。—《纽约时报》 余华没有回避当代中国的残酷现实,同时他也强调了普通人的人性、善良和挣扎,以及拒绝在权力前低头的勇气。——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余华长篇小说精选集(精装共4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余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2021092939388 |
开本 | |
页数 | |
版次 |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1-0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