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挣脱命运的魔咒
内容
编辑推荐

不管生活有多么艰难,我们都应该有勇气微笑地面对它!

上帝是公平的!他收去了我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却给了我一颗顽强不屈的心。我不是上帝的宠儿,但我相信只要不放弃,更不会成为他的弃儿!

财富可以改变生活的状况,身体可以影响人生的质量,心灵则决定生命的长度。人,只能活一次,是否精彩,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行为方式!

内容推荐

本书为长篇自传体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在七岁时不幸被火车轧倒,失去双腿和右臂的重度残疾人。在几乎无法生活的状况下,凭着毅力和乐观,他学会了用板凳走路、用左手宽衣解带、操控电脑、驾驶残疾人摩托车和游泳,甚至,他单独一人在北京漂泊十年以撰稿为生……生命历经了三十余年的艰辛与磨炼,他始终像鱼儿般快乐正常地生活着。

目录

第一章 厄运降临

第二章 挣脱羁绊

第三章 青涩年华

第四章 初恋很美

第五章 情沐沧海

第六章 随父远行

第七章 冲浪京城

第八章 母爱铭心

第九章 踏歌而行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厄运降临

我们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人成为伴侣,更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家庭,更没有权利选择我们的父母。因为,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

这个世界上倘若真有许多神奇,那么,在生命面前,所有的神奇都好似生命之火的微光。当我们为生命而歌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我们的父母,正是他们的呕心沥血创造了生命的神奇!

我的身世有些复杂,从出生到成长,一直受到悲欢离合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严格意义上讲,我有两位父亲和两位母亲。一对是生我养我的、有着直接血缘关系的父亲母亲,另一对则是与我有着间接关系、与我的父亲或母亲却有着直接关系的母亲或父亲。他们是我的大妈和我的继父。

但,这不是我父母的错。父亲的再婚,是因为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而母亲则是为了在生活的窘境中能更好地生存。如果不是爆发抗日战争,父亲和大妈也许会白头偕老。可以说,是那场改变民族命运的反侵略战争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我的父亲和我的大妈就是那个时代个体命运的一个缩影。

坦率地讲,继父对我的影响比大妈对我的影响更深刻更真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的继父就是我的父亲。至少在七岁以前,我一直随我的继父姓朱。在我有了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后,继父仍然对我呵护备至,对我们兄弟三人一视同仁。我的继父虽然算不上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优秀父亲,却是一个很善良很有爱心的人。

我从大妈身上懂得了什么是忠贞,什么是宽容,什么是坚忍,什么是真爱。很难想象,一个女人为了仅有一百多天的婚姻,付出了整个的一生。可以肯定地说,在大妈心中,父亲自始至终是她唯一的爱人。也许,正是这份对爱的执著,使我的大妈与父亲分手后终生未嫁,甚至连一丁点儿的绯闻都没有出现过。不仅如此,即便与父亲离婚后,在我的爷爷奶奶面前,大妈和我的大娘、婶娘一样,依然尽着一个儿媳的义务。这种情况实属罕见,这种品质难能可贵。我有时候在想,倘若不是关系民族存亡的那场战争,父亲和大妈或许是一对很幸福的人儿。果真如此,对父亲和大妈而言,这是一个很圆满的人生之旅。不过,这也意味着我和我的哥哥姐姐以及后来的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从尊重生命的人性角度而言,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应该虔诚地感谢我的父亲母亲,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毕竟,只有生命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绚丽的色彩。

我的继父是铁路工务段的工人,属于老实的不能再老实的一类人。记得我刚记事的时候,母亲还在到处做临时工,继父不管走到哪里都领着我,几乎寸步不离,好像生怕我走丢了。当时,继父上班要乘坐专列班车去很远的地方,可是为了母亲上下班便利,他经常带着我去上班。我在五岁以前的许多时光是看着继父和很多铁路工人抬着铁轨、扛着枕木、喊着劳动号子在修铁路中度过的。现在想起来,那情景在脑海里依然活灵活现,仿佛是发生在昨天的事情。

我的继父从我记事到后来很长的日子,一直是我最安全的避风港。我记得很清楚,每当我带两个弟弟出现差错的时候,母亲会很生气地用扫帚抽我,继父总是挺身而出用身体挡住母亲抽向我的扫把,然后冲母亲大吼:“谁家娃儿这么小,就带两个娃了!”其实,母亲每次打了我往往她流泪,而我则倔强地瞪着她不吭气。时至今日,我对“打在儿身,痛在娘心”这句话,依旧感同身受。母亲打儿子,一定是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如今回想起来,我的确足够淘气,经常扔下两个嗷嗷待哺的弟弟,独自跑出去玩耍。有一次家里火炕烧得太热,炕席着火,差点烧死正在熟睡的小弟。很多年以后,我们兄弟谈起此事,小弟不仅没有责怪我的意思,反而语气里充满了留恋。是的,是留恋。留恋我们老实质朴的共同父亲,还有那段清贫而快乐的童年时光。

我大弟弟出生时我还很小,具体的一些事不记得了。在我五岁那年小弟出生了,恰好此时继父单位给我们家分配了一套新住房。依稀记得搬家时只用了一辆马车,一趟便搬完了家里所有的东西。由此可见,当时的一个家是多么简单。我们搬家那天,小弟还未满月,母亲头上还戴着防风的头巾。母亲簇拥着我们兄弟三人,坐在颠簸的马车上,缓缓离开了借住的旧房子。从此,我们家总算告别了借住的历史,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个新家。

小弟满月不久,母亲便找到一份下井挖煤的工作。父母为了工作便利,将两个弟弟放在附近一户人家寄养。那户人家的女主人外号叫“大酒包”,在不喝酒的情况下,绝对是个好女人,但她嗜酒如命,时不时喝得酩酊大醉。弟弟放在这样的人家,父母一直不大放心,因此将改变这种状况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特别是母亲。她常对我说:“满仔快长大,满仔大哩,老弟就好过哩!”虽然我还不懂母亲话里的含义,但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目光中的那份期待。

P1-4

后记

去年残奥会前后有半年多的时间,我一直在为我的新书《锻造奇迹——_2008年北京残奥会获奖者成长纪实》而奔忙。驾着残摩,我奔波于各个竞技场馆,感受着比赛场上那热烈紧张的气氛。比赛结束后,我又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地采访残奥会的获胜者,经过整理、撰写,再把他们一个一个地展现出来,终于在今年的五月,此书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了。并由此,我也结识了该书的责任编辑。她阅读了我前些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当身体还剩下四分之一时》后,认为该书还有再做的价值。这正合我心愿。于是,成就了现在这本书。

当出版社正式决定出版这本书的时候,我原以为在自己先前文字的基础上,修改起来会得心应手,不费多少时日。可真正动笔时才发现远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细细读来,原稿中存在着太多的纰漏和错误,无论是语法语句、段落衔接,还是人物交代都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特别是童年阶段一些重要的事情,只有重写才能得以弥补。因此,在这次修改中一并补正。

这里所说的重要事情是指我的继父和我的弟弟们。以前曾有过顾虑,把继父和弟弟写进书里可能会影响母亲的形象,便有意识地将他们省略了。现在想想,觉得很不应该。对母亲而言,真正影响她形象的是我有意识地美化,而不是去实事求是地纪念她。其实在这本书初版时,我就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尤其和两个弟弟忌讳谈论此事,为此,我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幸亏这次有机会予以纠正和补偿,否则,我会遗憾一辈子。毕竟对我来说,继父和弟弟都是我的亲人,占据我心中至关重要的位置。既然是写自己命运的文字,又怎能没有他们?也正因为如此,可以说,这次的修改和出版是这本书的新生。

因为修改本书,我旅行的日期足足推迟了两个月。本来打算秋天出发一路南下到四川汶川过春节,现在只能更改旅程了。不过用两个月的时间,换来一本书的新生和我心灵的安宁,值得。为此,我首先要感谢华夏出版社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热心于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本书在修改过程中,责任编辑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谨以致谢。

在这本书面市时,我正跋涉在路上。是的,在文字上我还只是个小学生,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这次出去也算是一次补课吧。记得当初看完台湾作家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时,就曾进发出强烈的愿望:去旅行!由于一直忙于生计,没有能力付诸于实际行动,现在是时候了,我要圆这个曾经炽热的梦。当然不可否认,这更源自文字工作中的一些认识。任何有意义的文字,绝不是闭门造车可以写出来的。真实的、鲜活的、富有生命的文字,一定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而这,决不是坐在家里所能触摸到、理解到、感悟到的。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开始了这次探寻之旅。它既是我探寻外界之旅,同时,也是我探寻人生之旅。我知道,这是一个艰难的行程,尤其是对于我这个单手驾残摩的人来讲,甚至带着不可预知的危险。但是,我更知道,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我不知道我的这个行程到底会走到哪里,耗时会有多久,一年或者两年。从北京出发,我想去看看我的出生地云南,我还想去西藏、去新疆,想去看长江、看黄河,更想去感受一路上的风土人情。我知道,在路上会留下许多遗憾,就像我刚刚去了泰山,却只能仰视山顶,而无法亲身感受那“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但我也相信,一路上的一个传说,一个场景,一个人,一件事,一座山,一口井,甚至一棵树,都有可能成为我笔下的故事。这就是一个人,一辆车,万里走单骑的强劲动力。

我希望,我的笔和摩托车的车轮一样运转起来。路走的越远,文字越透着绚丽的风景。并以此真情的文字,献给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朋友们。

段云球

2009年12月5日于途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挣脱命运的魔咒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段云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55831
开本 32开
页数 3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