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乡土的温度(陈树中艺术创作志)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的特点是以个人经验为线索,以文字的铺叙与作品创作互为关联,以鲜活的作品案例和作者成长历程呈现作品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北方区域乡土风物为起点,呈现他对乡土的深情回望与持久凝视,再拓展以大乡土概念去深化他的乡土系列作品,以此带给读者家园乡土的纯朴和温度,共同体味他走过的山野村庄……通过这本专著去呈现自己30多年的绘画艺术面貌,梳理和总结自身的创作情感体验、艺术理念、关注视角、构思构图、造型意味及色彩表现等多方面的实践样态。 目录 总序 自序 概述 第一章 乡土绘画的自我回溯 第一节 在乡村成长的日子 一、童年的记忆 二、报纸上招生广告的启示 第二节 相遇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乡土绘画 一、用像海绵吸水一样的精神去学习 二、寒暑假是最好的画画时机 第三节 毕业创作的初期探索 第四节 以版画、水彩、素描为手段的乡村生活表现 附:文字档案,阅读延伸 第二章 野草滩乡土绘画创作的演变与深化 第一节 不变的主题与乡愁 第二节 作品的散点式与全景式构图的融合 第三节 作品的宏观叙事与微观表达 第四节 “野草滩系列”作品的造型意味 第五节 乡土绘画色彩语言的运用 附:文字档案,阅读延伸 第三章 野草滩乡土绘画的当代性元素 第一节 行走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 第二节 有趣的超现实意味 第三节 尺幅之间的乡土吟唱 第四节 在绘画世界里体味乡土的温度 附:文字档案,阅读延伸 第四章 另一种乡土——国家主题性绘画创作实践 第一节 革命老区的乡土及油画 一、关于乡土的概念 二、关于主题性创作 三、关于架上连环画 第二节 城乡之间的乡土之一:架上连环画 第三节 城乡之间的乡土之二:《俱欢颜·安居》 一、舞台剧场感构图的营造 二、视觉中心场面布局 三、色调定位与形象塑造 四、创作过程与艺术沉思 第四节 新时代的乡土 附:文字档案,阅读延伸 陈树中大事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乡土的温度(陈树中艺术创作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树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208432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9-12-01 |
首版时间 | 2019-12-01 |
印刷时间 | 201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20 |
CIP核字 | 2019291460 |
中图分类号 | J204 |
丛书名 |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