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娜娜(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
内容
编辑推荐

《娜娜》是法国文学巨匠、自然主义的主要倡导者左拉的20部自然主义家族史小说《卢贡·马加尔家族》中最著名的5部长篇中的一部。小说描写了一位轻浮放荡、穷奢极侈的年轻妓女娜娜短暂一生的兴衰沉浮,详尽地表现了第二帝国时期法兰西上流社会那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荒淫糜烂的生活风俗,预示着第二帝国走向崩溃,走向灭亡。

内容推荐

  《娜娜》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左拉在1871-1893年间创作的由20部长篇小说组成的世界名著《卢贡·马卡尔家族》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娜娜》的主人公娜娜是一个被遗弃的私生女,曾流落街头,沦为暗娼,后因演《金发爱神》而被捧为艺坛明星,成为巴黎上流社会王公贵族追逐的玩物。她玩世不恭,出卖色相,周旋于追逐者之间,耗尽追逐者的钱财,以此报复社会之不公,最终仍然摆脱不掉悲惨的命运。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试读章节

“维纳斯在午夜经过……”

那酸涩走调的歌声此时恰到好处地挠在观众的心头痒处,使观众兴奋得不时轻轻颤抖。娜娜仍在微笑,在那笑容映衬下,小巧的双唇鲜红欲滴,淡蓝色的双眸晶莹闪亮。唱到某些比较欢快的部分时,她也高兴地鼻子往上翘起,粉红色的鼻翼一起一伏,而且两颊通红。她继续扭动着身体,因为她只会做这个动作,而观众再也不认为这种动作难看,相反,男人们都把观剧望远镜对准了她。唱到这段结尾时,她嗓子就不行了,她明白自己无法坚持到最后,但她并不焦急,而是抬了抬腿,使屁股在薄薄的衣服下露出圆圆的轮廓,然后猛地收腹挺胸,同时张开双臂。这时,热烈地掌声从四面响起。她立刻转身,颈背朝观众,向舞台后部走去,颈背上的棕红色的头发覆盖其上,犹如动物浓密的鬃毛;掌声更热烈了。

这一幕的最后一场,气氛没这么热烈了。伏尔甘试图给维纳斯一记耳光。众神进行讨论后决定,在给戴绿帽子的丈夫们一个满意的答复之前,先到人间去进行一次调查。这时,戴安娜意外发现维纳斯和马尔斯在谈情说爱,便发誓要在下凡期间继续密切监视他们。还有一场幕间戏,由一个十二岁小女孩扮演维纳斯,不管对于什么问题,都捂着鼻子,哭丧着回答:“是的,妈妈……不是,妈妈……”最后朱庇特发火了,他摆出主人的威风,把小爱神关在一间黑洞洞的房间里,让她把“爱”这个动词的变位二十遍。观众对结尾的那场大合唱还是颇感兴趣的,演唱者和乐团都演得十分出色。帷幕落下来了,那群雇佣捧场者猛烈地鼓掌,想让演员们出来谢幕一次,可是全体观众都站起来了,向门口走去。

一时间,排排座位之间又拥堵起来。大家摩肩接踵,相互推搡着,一点一点向外挪动,同时议论着刚才那幕戏。有人说:“真是愚蠢。”得到了众人的认同。一个评论者认为这幕戏需作删减。不过,戏本身并不太让人在意,大家谈论的主要是娜娜。福什里和拉·法卢瓦兹他们是最先走出去的几个人,他们在正厅前座外的走廊上碰见了斯泰内和米尼翁。这走廊又矮又窄,有几盏煤气灯照明,有点像煤矿的坑道,让人觉得气闷。他们在右边的楼梯脚下停留了一会儿,那儿是栏杆的拐弯处,不会被人挤到。廉价座位上的观众正在下楼,笨重的皮鞋声响个不停;一对穿黑礼服的人走了过去;一个女侍者正全力护着一把椅子,以免被人群挤倒,椅子上堆满了观众的大衣和外套。

一看到福什里,斯泰内就大声说:“我认得她,我肯定在什么地方见过她……我相信是在俱乐部里,她当时喝得大醉,让人搀扶着。”

“我也记不大清楚了,”福什里说,“我和您一样,肯定是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她。”

然后他压低了声音,笑着又说道:“也许是在鸨母特里贡家里。”

“哎呀,那可是下流场所,”米尼翁叫道,显得很气愤。“观众会欢迎这样一个妓女上台演戏,真叫人恶心。过不了多久,舞台上就没有正经女人了……对,最终我也得禁止罗丝上台演戏。”

福什里听了不禁微笑起来。下楼的笨重皮鞋声仍在继续,其中一个头戴工人帽的小个子男人,正拖长着声调说:“哦,她可真肉嘟嘟的!是上等货色。”

走廊里有两个年轻人,有着漂亮的卷发,脖子上戴着华美的翻领,穿着很考究。他们正在争论着什么。’一个不给任何缘由,反复说:“可恶!可恶!”一个只以“极好!极好!”来应答,似乎也不屑讲出理由。

拉·法卢瓦兹声称娜娜演得很好,也只有他贸然表示,如果她能把歌喉练一练,那就更好了。斯泰阿心不在焉,这时仿佛惊醒过来,认为现在这么说早了点,得等演出结束再说,说不定下面几幕里就演砸了呢。观众是已经对她有了兴趣,但肯定还没有达到着迷的地步。米尼翁赌咒说这戏演不到底,福什里和拉·法卢瓦兹离开他们去楼上休息室,他则挽起斯泰内的胳膊,把身子靠在他的肩膀上,在他耳边低声说道:“老兄,去看看我妻子在第二幕里穿的戏装…·一下流着呢。”

楼上休息厅里,三盏分支水晶吊灯光芒耀眼。透过玻璃门,可以看见厅内人头攒动,进进出出两股人流不断,好似旋流。表兄弟俩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推门进去了。厅里聚在一起的男人有五六群,正就戏剧大声的争论着,比划着,压根不理会进进出出的拥挤人流。其他一些男人们则如列队一般,在拥挤不堪的厅里闲转,转弯时脚后跟摩擦着打蜡的地板,发出尖锐的响声。左右两边,在云纹状大理石壁柱之间有铺着红丝绒垫子的长椅,一些女士正坐在上面,懒洋洋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仿佛热得无精打采。在她们背后,几面高大的镜子映照出她们的发髻。休息厅一端的吧台前,一个大腹便便的男人在喝着一杯果子汁。

福什里想透口气,就去了阳台。拉·法卢瓦兹欣赏着挂在壁柱之间、与镜子间隔放置的一些女演员相框,后来也跟着到阳台上去了。剧院正面的一排煤气灯刚被熄灭,黑乎乎的阳台上非常凉爽,他们发现这里没有其他人,除了一个小伙子,他双臂放在石头栏杆上,手里燃着根香烟。借着小伙子吸烟时烟头的火光,福什里认出是达格内特,就走过去热情地同他握了握手。

“您在这儿干什么呢,老兄?”记者问道。“以前首演时您从没离开过前座,现在却躲到这角落里来了。”

“您看到了,我在抽烟。”达格内回答道。

福什里故意为难他道:

“好吧!那您对这个新秀娜娜有何看法?……走廊里,人们对她的评价可不怎么样。”

“呸!”达格内特低声说,“那些是她不会要的男人!”

他对娜娜的评价只有这么一句。拉·法卢瓦兹俯身观看下面的大街,正对面,一家旅馆和一家俱乐部灯火通明,人行道上,顾客坐满了马德里咖啡馆的桌子,黑压压的一片。虽然已经很晚了,大街上依然拥挤不堪,人们只能小步地慢慢挪动,一大群人地从乔佛洛瓦拱廊街那边过来,过马路前在路口等了五六分钟,让马车车流先过。

“真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好不热闹!”拉·法卢瓦兹反复赞叹,仍为巴黎的繁华而惊奇。

开演的铃声已响了一会儿,观众们离开了休息厅。走道里人们匆匆走着。幕布又升了起来,一群又一群的观众还在进来,让已经坐好的观众很是不满。观众都已经坐好,人人显得兴致勃勃,注意力再次集中。拉·法卢瓦兹一坐好就朝佳佳的包厢那边看去。但使他惊讶的是,原先在露西包厢里的高个子金发男人现坐在佳佳旁边。

“你说那位先生叫什么来着?”他问。

福什里起初没看见那位先生。

“拉伯戴特。”他终于开口了,还是无所谓的腔调。P13-15

序言

《娜娜》作者爱弥尔·左拉1840年4月2日生于巴黎,早年就表现出对文学的喜爱,一生创作颇丰,不仅有小说,还有大量文学理论著作。左拉的文学创作生涯中有个明显的转折——从浪漫主义转向自然主义。青年时期的左拉深受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和缪塞的影响,创作了《给尼侬的故事》(1864年)和《克洛德的忏悔》(1865年)两部作品。他在这两部初作中,想象比现实的成分多,抒情比叙述的意味更浓。后期左拉转而崇拜巴尔扎克、福楼拜等现实主义作家作品,并接受了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泰纳的艺术哲学、吕卡的遗传论、克洛德·贝尔纳的实验医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自然主义文艺创作理论,创作了《卢贡一马卡尔家族》系列。1870年,家族史小说的第一部《卢贡家族的发迹》开始在《时代报》上连载,1871年10月,这本书正式出版。继《卢贡家族的发迹》,左拉又连续发表了《贪欲的角逐》等五部长篇。不过这几部并未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直到1877年《小酒店》问世,左拉一举成名。《娜娜》是左拉的《卢贡一马卡尔家族》中的第九部,1878年开始构思,1879年10月15日开始在《伏尔泰报》上连载,1880年2月5日载完,同年,单行本由夏庞蒂埃出版社出版,畅销空前,且连续再版了十次。1880年后,左拉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家族史长篇,至1893年《帕斯卡医生》问世,左拉的大型家族史小说二十部全部完成,历时二十三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发表的理论著作有:《实验小说论》、《自然主义戏剧》、《我们的戏剧作家》、《文学资料》、《自然主义小说家》、《战斗》,这些论著全面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创作思想。①

《娜娜》的女主人公娜娜是小说《小酒店》里的主人公古波夫妇的女儿,本名叫安娜·古波,小名娜娜。父母亲破产、酗酒,她十五岁时就浪迹街头,沦为下等妓女。十六岁生下一个孩子,父亲不知是谁。《娜娜》从女主人公娜娜在巴黎博览会期间(1867年)出演歌剧《金发维纳斯》而走红开始,写到她1870年普法战争前夕染上天花死亡。娜娜十八岁,她被一家游艺剧院的老板博德纳夫看中,被推上舞台,可是她既无歌喉,又无演技,于是博德纳夫便让她裸体上场,认为凭此一点该剧就能大获成功。娜娜裸体上场演出,果然令全场男性观众心醉神迷,顿时轰动整个巴黎。演出成功的第二天,娜娜一起床就为钱而烦恼。她住的公寓已经欠了租金,另外还欠各零售商的钱。而姑妈也很快到来,她是来取钱然后替娜娜到乡下去接娜娜的儿子小路易,因为娜娜决定付一笔钱把寄养在乡下的小路易接回来,再委托给住得离她不远的姑妈照料。为此,娜娜在老虔婆特里贡的牵线下,出去卖淫赚回四百法郎,交三百五十给姑妈,留下五十法郎。这一天,娜娜家门铃一直响个不停,上流社会的有钱人蜂拥而至,求见娜娜,其中有银行家斯泰内,还有还是个孩子的乔治·于贡。娜娜让贴身女仆佐伊将他们全部打发了,但接待了米法伯爵和他岳父舒阿尔侯爵。此二人声称为本区贫民募捐而来,娜娜将身上仅有的五十法郎给了他们。

《金发维纳斯》首映式之夜,新闻记者福什里在表弟的引荐下,结识了米法伯爵和他的家人,并受到伯爵夫人的邀请,参加他们家每周二的聚会。星期二一到,福什里迫不及待地上门了。参加这个聚会的全是巴黎上等人。在这个聚会上,福什里受娜娜委托,邀请米法伯爵参加娜娜家的消夜聚会,遭到拒绝。与此同时,福什里打起了伯爵夫人的主意,并注意到坐在壁炉边和一帮贵妇闲聊的伯爵夫人和娜娜极为相似。娜娜为了帮自己扬名,邀请社会名流到她家消夜,因米法伯爵没有到场,娜娜对福什里十分不满。她本想俘获伯爵,感觉无望后转而接受了银行家斯泰内,后者为她买了一幢乡间别墅。娜娜的盛名吸引了苏格兰亲王,他拉着米法伯爵来到游艺剧院后台,这一次米法再也无法拒绝娜娜的魅力,答应去她的乡间别墅。几个月后,娜娜不顾博德纳夫的反对,来到乡间别墅。别墅位于乔治·于贡家附近。在乡间,娜娜接受了乔治,并拉着他一起和一帮朋友去参观夏蒙修院遗址,途中遇到到于贡家做客的一帮子上流社会贵族和于贡太太本人。自此乔治被母亲关在家里不得出门,而本就是为娜娜而来的米法伯爵在被娜娜一而再再而三地吊胃口后,决定动强占有娜娜。在皮条客拉伯戴特的推动下,娜娜终于和米法成了好事。同时,福什里和伯爵夫人也勾搭到一起。

回到巴黎的娜娜渐渐厌烦了伯爵和银行家,却爱上了丑角演员方唐。同米法和银行家彻底决裂后,娜娜和方唐同居,过上了深居简出的家庭主妇生活。不料好景不长,方唐很快厌倦娜娜,不仅与意大利歌剧院的一个女演员相好,而且生活中分文不拿出来,还把开始放在一起的七千法郎收回,虐待、殴打娜娜更是家常便饭,与方唐同居期间,娜娜再次遇到以前的同学,现在的街头妓女萨丹。为了补贴家用,娜娜每天和萨丹一起去拉客,即使这样,娜娜仍被赶出家门。

后来,通过拉伯戴特的撮合,娜娜与米法恢复了关系,她的一切花费均由米法提供,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但是她只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待米法,其他时间里,她一个又一个地换着男人。她接待的男人,一旦钱财耗尽,便被她拒之门外。结果,乔治接受不了娜娜和其哥哥菲利普的关系,更是误会娜娜要嫁给菲利普,绝望中当着娜娜的面自杀;菲利普也因挪用公款讨娜娜欢心被投入监狱;旺德弗尔伯爵自焚于自家马厩;米法伯爵家族声誉、财富尽毁;银行家斯泰内、花花公子拉·法卢瓦兹、富卡蒙等等破产。就连福什里也被娜娜压榨了他办报纸的所有利润。同时,她把萨丹接到别墅,享受同性之爱,最后甚至对萨丹也不忠起来,经常将街头妓女带回家来。小说最后,娜娜与剧院经理博德纳夫发生了口角,远走异国他乡,有人说她去了开罗。过了几个月,有人说她迷住了当地总督,住在深宫里;也有人说她与一个黑人鬼混,搞得钱财殆尽;还有人说她到了俄国,成了王子的情妇。一天,她突然从国外回来,下火车后;径直去姑妈家里看望儿子,从儿子那里染上天花,不久病死在一家旅馆里。

《娜娜》是《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中最有影响的几部小说之一,是体现了左拉自然主义文学思想的经典之作。自然主义的最主要特征是它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它可以被看作是19世纪盛行于欧洲的现实主义的延伸与发展。19世纪后期,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社会的各种体制弊端和不公平现象日益暴露,贫富分化日益剧烈,在这种背景下,19世纪前期盛行的浪漫主义文风自然逐渐为文人墨客所摒弃,被认为是对真实的歪曲的夸张,是虚妄的幻想、无聊的牧歌情调而已。自然主义在真实性这一原则上同现实主义相承继,但不同于现实主义作家们为揭露现实、批判社会而在作品中大肆插入议论和说教的内容,自然主义讲求叙事的“非个人化”,即左拉在《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中宣称的,“自然主义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非个人化。小说家只是一名记录员,他必须严禁自己做评判下结论。所以他本人就消失了,他仅仅陈述他所见到的东西。接受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是一切的前提……作为一个作家,他唯一的工作是把真实的材料放在读者的眼前。”因而,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流派所倡导的叙事真实性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即为现实主义文学所看重的符合现实之义,其二为叙事的“非个人化”特色。

《娜娜》不管从哪一方面看,都是左拉追求“真实性”的成功范例。从前一个层面看,《娜娜》给读者的真实感充分表现在其贯穿小说始终的细节描写上。首先,《娜娜》没有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写的场景全是日常、琐碎的生活细节,如小说的第一章主要展现娜娜初次登台演出的具体细节,包括剧院的前台布局以及观众入场前看戏的过程和反应、离场等等。又如第三章米法伯爵家星期二聚会的描写,不仅客厅的色彩、位置和氛围描写细致,而且参加聚会人员的身份、地位以及他们举止和谈话都被细细记录,让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第二,《娜娜》中所刻画的人物不仅有来自社会上层的王公贵族,如苏格兰亲王、舒阿尔侯爵、旺德弗尔伯爵、米法伯爵及伯爵夫人、于贡夫人之类,中产阶级斯泰内,还有福什里和富卡蒙等一帮年轻人,更有高级交际花、街头妓女,以及去声名狼藉的下三烂场所洛尔饭店吃三个法郎一顿的各种妓女,还有戏院里的演员等。所有人物从语言、着装到他们的举止,小说中都有细致的描绘,无不符合各自身份,如米法伯爵他们不会如戏院丑角演员方唐开口闭口“他妈的”;娜娜她们一群交际花不管如何装模作样,言行举止之中总会透露出“粗俗”之态。最后,《娜娜》的细节极为真实。不提巴黎的街道名称、剧院名称、新巴黎的建设、巴黎博览会、巴黎跑马大奖赛等等地点和事件都是取自现实生活,就是小说中对住宅、消夜、剧院以及跑马场等场景的细节刻画,无不符合其现实背景。《娜娜》是左拉《卢贡一马卡尔家族》系列小说中写作时间最长的一部,历时近三年之久。据说,为了保证所写场景细节的真实性,作者采访了各种各样有可能接近如女主人公所生活的社交圈中的人,比如特意走访妓院,邀请交际花共进晚餐。此外,左拉还向他人咨询女同性恋者以及女皮条客的情况等;还亲往剧院后台和跑马场等场地实地考察等。

从叙事的“非个人化”这一层次看——这也是自然主义文学最重要的特色,《娜娜》更是十分成功。这首先表现为杜绝议论和说教。自然主义文学在写作中从不回避生活中黑暗丑陋的现象,而且,对这些现象力求客观公众的叙事姿态,坚决避免议论和说教。《娜娜》选取妓女为小说主人公,力图展现妓女们卖淫生活,尤其是高级妓女卖淫生活的真实状况。在小说中,娜娜等一批妓女们的形象既没有被美化,也没有引导她们走上正途之类具有教化意义的情节设计,以致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娜娜》被批评为“污秽文学”。另外,《娜娜》中除了故事中的人物感叹和议论话语之外,作者或故事叙述者讲叙的部分只有客观的描写与叙述。比如第五章写到苏格兰亲王在游艺剧院娜娜化妆室里喝方唐买的香槟酒那一段:

化妆室太小了,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大家不得不挤一挤。萨丹和朱尔太太站到最后面,紧靠着帘子;先生们则挤在半裸的娜娜周围。三个男演员还穿着第二幕里的戏装。普律利埃尔脱下了将军的帽子,以免帽顶上的大长翎毛会被天花板触断。博斯克身着紫红色王服,头戴白铁皮王冠,站稳他那两条醉汉的腿,俨然像位君主接待一个强大邻国的王子似的向亲王行礼。酒杯里都斟得满满的,大家现在开始碰杯。

一个真正的亲王和一群不入流的演员混在一起,围着一个半裸体的女演员,这样的场景自然荒唐可笑,但很明显,这里只有客观描写,完全没有评价该场景荒诞可笑之语出现。

除了杜绝议论和说教,《娜娜》中叙事的“非个人化”之所以很成功,还在于作者大量采用自由间接引语来叙述故事。自由间接引语即间接引用人物说的话或想的事,但没有加上“他想”或“他说”等引导语。例如:

罗丝和福什里在刚才的几分钟里一直紧挨着交谈,让他很不安。罗丝应该不会在那种傻瓜身上浪费时间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该死的,他一定要出来阻止。他不再想了,伸手拿了一片鹿肉品尝着,手指上闪亮的钻戒十分惹眼。

在这段文字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故事叙述者的叙述,中间两句是米尼翁心中所想,没有加“他想”这样的引导语。这样叙述与自由间接引语交叉在《娜娜》中比比皆是。

与间接引语相比,自由间接引语更接近人物的话语和意识,因为它在时间和位置上都接受了人物的视角,在表达人物的语言、印象、联想时具有人物的生动性和主观随意性。上一段米尼翁心中所想若换成间接引语,那么“该死的”这样表露他的修养和情绪的词语就不会出现。再看一个例子,第四章中达格内特向乔治解说当时出席娜娜家消夜晚宴的女士:

露西·斯图华父亲是个英国入,在巴黎火车站工作,给火车车轮上油。她三十九岁,一张马脸,不过很可爱。虽然患有肺病,倒是还活得好好的。说实在的,她算是这里所有女人中最优雅的一个,有三个王子和一个公爵拜倒在她裙下。

作者本人或叙事人的声音完全隐匿不见,读者看到的只是落魄的花花公子达格内特的比较粗俗的言辞。自由间接引语让读者不仅知道达格内特所言的信息,还让读者感受到他的语气,这是一般间接引语所传递不了的信息。

与直接引语相比,自由间接引语可以不受人物话语的限制,灵活地驾驭人物的语言。在语言的组织安排即语序上,叙述者既可以采纳人物的观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词汇,也可以随着人物的视角对词句加以自由组合。这种选择和组合人物词汇的权力是直接引语不可能拥有的,这一点在表现人物意识中含混、非理性的成分时尤其明显。例如:

他站在伯爵夫人身旁,一边和她说话,一边看着她。她看起来没有实际年龄那么大,人们顶多认为她是二十八岁。尤其是她的眼睛,仍然保持着青春的光彩,长长的睫毛在眼睛上投下蓝色的影子。她生长于分裂的家庭,常常是和父亲德·舒阿尔侯爵住一个月,再跟母亲侯爵太太住一个月。母亲去世后,父亲嫌她碍事。在他的敦促下,她很早结了婚。侯爵是个很糟糕的人,尽管他极其虔诚,有关他的离奇古怪的谣言还是开始四处蔓延。福什里问伯爵夫人今晚能否有幸见到侯爵。当然,父亲他一定会来的,只不过会很晚。他有多少工作要做啊!记者知道侯爵老先生天天晚上去了哪里,但他没有表现出来,仍然神情庄重。他惊讶地发现伯爵夫人的左侧脸颊上,靠近嘴边的地方长了一颗痣。奇怪的是娜娜也有颗一模一样的痣,上面也有几根卷曲的汗毛,只是娜娜痣上的毛是金黄色的,而伯爵夫人的则是漆黑的。不过没关系,她跟娜娜是不一样的人,她不要任何情人。

第一句是叙事人的陈述,从“看起来没有实际年龄那么大”到“谣言还是开始四处蔓延”,紧跟着就是叙事人陈述福什里问起侯爵的句子。接着两句是萨比娜伯爵夫人的答语,虽没有引导语,却绝不会让读者误认。最后两句又是福什里所想。自由间接引语使得叙事人的陈述和福什里心中所想以及萨比娜伯爵夫人的话语之间转换自然,不需要特别的说明或过渡。这种叙事安排让读者直接看到或听到人物的言和行,也就是场景得以最大限度地被作者客观地展现给了读者。

最后补充一点,虽然左拉强调真实性,强调小说家应以科学家进行分析和实验那样不带个人主观情绪的客观态度,在文学中“进行直接观察和准确的分析”(《实验小说论》),但这并不等于说,作家应对材料不做任何加工,作品没有任何作家创作的个性特征。左拉强调的是真实感,它并非纯粹客观的现实真实,而是感觉中的现实真实,因为“在一部艺术作品中,准确的真实是不可能达到的。存在的东西都有扭曲”(《给安托尼·瓦拉布雷格的信》)。因而,作者或故事叙述人保持叙事的“非个人化”,与作家创作保持个性特征并不矛盾。《娜娜》从场景的选取、意象的象征意义和叙事的技巧都体现了左拉创作的个性特征。叙事技巧如自由间接引语的应用这里就不再赘叙了。

先看场景的选取。《娜娜》全书十四章,第一章是《金发维纳斯》首映式之夜;第二章是娜娜演出成功翌日白天的生活;第三章是《金发维纳斯》首映式之夜后的周二晚上米法伯爵家的聚会,时间是晚上十点至十二点;第四章是周三晚上娜娜家的消夜,时间是晚上十二点至次日清晨;第五章是《金发维纳斯》首映成功后的第三十三天晚上,苏格兰亲王、米法伯爵在游艺剧院后台的见闻和感受;第六章是在娜娜乡下别墅“藏娇阁”的几天;第七章是娜娜与米法和斯泰内彻底决裂的那天晚上;第八章时间跨度长一些,描述娜娜和方唐同居的生活状况;第九章场景又回到游艺剧院,时间是一个下午,娜娜为了得到正在排演的《小公爵夫人》中公爵夫人角色再次回到米法身边;第十章是娜娜住进米法为其买的别墅里的奢华生活状况;第十一章是巴黎跑马大奖赛;第十二章是娜娜的流产和米法女儿的订婚晚会;第十三章包含几个场景:米法撞到娜娜和乔治偷情,乔治的自杀,娜娜走马灯似的换男人,米法伯爵在娜娜别墅的生活心态,米法伯爵撞到娜娜和其岳父舒阿尔侯爵在床上等等;第十四章是娜娜在格兰德大酒店死去的场景。除了第八章、第十章和第十三章时间跨度较长,其余均为一个晚上或者一天在某个地点发生的事,每个场景都有其典型性。这样安排章节跟其他作家以故事的连贯性为基础安排章节是明显不同的。

再看意象的象征意义。娜娜在小说中不仅仅是一个活生生的妓女人物,更是当时社会上那股追求金钱,追求淫靡、享乐的物欲之风的象征,这在小说第十二章米法家订婚晚会上的那段描写被突出表现出来了。在这晚会上,娜娜本人根本没有出现,但她所象征的物欲精神却弥漫整个晚会:

仿佛有个隐形的娜娜,展开柔软四肢躺在跳舞者的头顶上,让她的呼吸和着这浪荡的旋律,渗透进这里的热空气中,将腐化堕落通过这里人们的不同职业和地位送到了社会各处。

最后要说明的是,《娜娜》在国内已有众多版本的译本,其中不乏名家名译,如王士元、徐和瑾、郑永慧、罗国林、颜朝霞等前辈名家的译本,他们的译作为我起了很好的参考作用。虽然已有这么多的译本,但重译并不等于复制现有译本,然后改动一些词句。由于译者的年龄、经历的不同,每一个负责任的译者对原著的每一次重译,都是对原著的一次重新理解。本译本所依据的是企鹅出版社1972年版的英译本,本人反复研读原文,以保证不出现错译或误译。本译本在力求保留原文的叙事风格的基础上,行文时字斟句酌,尽量符合中文习惯,以期拿出质量较高,且能够受读者喜爱的译本。当然,这只是本人的主观愿望而已,算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若有错误或疏漏之处,敬请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娜娜(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左拉
译者 傅琴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730347
开本 16开
页数 3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1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4
16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