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理识别术/白话劳动科学之用案例说话
内容
编辑推荐

《心理识别术》作者徐斌、赵喜刚从事管理学、心理学的实践与研究二十多年。本书体现了作者长期的实战经验积累的概括。

读完本书,读者在掌握了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对方的言谈举止中看到他的内心。

内容推荐

  《心理识别术》展现了精微的结构,体现了作者徐斌、赵喜刚长期的实战经验积累的概括,展现了作者对心理学、方法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的深刻理解。

《心理识别术》的内容来自作者数百场培训与咨询的观察与提炼。笔者在企业竞聘,招聘、培训中大量地进行实地摄影、摄像、录音,对相关案例进行细致分析,总结了在国外的同类书籍中没有的规律,更适合中国人的心智模式与行为。

目录

1 “调”侃人生,火眼金睛

 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语调——正常语调

 刻意的语调变化——引人注意

 不想受伤?变语调——自我保护

 通过语调达成目的——利用

 语调反映你的情绪——和情绪相关

 瞻前顾后无信心——和信心相关

2 祸从“口”出,莽言真意

 说出的话=诱导的方向——利用

 “自以为是”,内在空虚——引人注意

 择出责任,不担风险——自我保护

 指桑骂槐,难言情绪——和情绪相关

 有的放矢,有时等于“无的放矢”——和信心相关

 内心邪恶,肆意蔓延——自私

3 百“面”之变,不离其宗

 忧郁的外表,痛苦的内心——哀伤

 心有所愤,无法言表——愤怒

 惊慌失措,极力掩盖——惊讶

 头皮发麻,强作欢喜——恐惧

 虚与委蛇,内心厌恶——厌恶

 众人皆醉我独醒——轻蔑

 喜形于色,无法掩饰——开心

 万般情绪,有面可循

4 “手”舞“足”蹈,尽收眼底

 手由心生,细细分辨——手

 由手及臂,心手相连——手臂

 以手影面,无法掩饰——手与脸的组合

 腿脚意心,形迹可循——腿与脚

 由近及远,亲疏可查——个人空间

 简单总结,由君明辨——几种常见姿势(组合)

案例分析练习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语调反映你的情绪——和情绪相关

当人们愤怒的时候,音调会不由自主提高;恐惧的时候,音调会不由自主的颤抖;开心的时候,语调会很欢快,为什么?这都是因为我们的情绪。

我的下属怎么了

1.第一次沟通

石磊是某企业一名优秀的业务主管,平时也很注意与下属的沟通。但是最近他发现下属的工作效率下降,他想弄清楚自己的团队出现了什么状况,于是石磊安排了时间与他们进行一对一沟通。

然而这次沟通似乎不是很顺利,石磊向三名下属询问最近的情况时,他们都表现得吞吞吐吐,但是都推说没问题,石磊特别郁闷,这样无效的沟通没有搞清楚问题所在不说,定时炸弹随时会引爆,自己的团队怎样去创造更好的业绩呢?

2.语调的变化

不过,这次沟通仿佛也有一点收获。石磊注意到他的三个下属的不同表现。同往常相比,这次他们的语调特征越来越明显了。老张说话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是带鼻音了,还总是牙关紧咬。小李的嗓子也哑了,音调也高了;小吴最夸张,说话颤抖得越来越明显了。

3.第二次沟通 石磊决定第二天再进行一次沟通,这次从下属最近的情绪问题开始,重新搞清楚到底他们三个怎么回事。

石磊是这么同三个下属开始谈话的:“老张,你最近说话的时候吐字特别重,感觉是不是有什么不顺的事情啊?”“小李,最近工作压力很大吗?嗓子都哑了。”“小吴,你是一个对工作很有激情的员工,咱们团队最近完成任务方面压力很大,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可以贡献出来吗?”

4.真实内幕

第二次的沟通,石磊听到了真实内幕。本来三个人合作挺好的,但是最近不知道怎么了,老张开始挑小李的毛病,处处和他作对,当着小吴的面指桑骂槐,甚至还抢了几个小李的客户。小李一开始想忍忍就算了,但是觉得老张越做越过分,两人私下还吵了一架。

老张对小李有意见是因为他们部门的半年奖本来是给老张的,但最后却换成了小李,而小李居然都没解释,老张心里一直觉得小李这事儿做的不地道,不够意思。至于小吴,向来是个老好人,夹在两人中间挺难受的,但是又不能去“告密”。三个人都很郁闷。

问题

1.从他们的语调中能了解到什么信息?

2.作为他们的主管,石磊应该怎样解决他们的矛盾和问题?

案例分析

1.老张说话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是带鼻音了,还总是牙关紧咬。通常人有愤怒情绪的时候面部神经容易紧张,说话咬紧牙关。而当石磊问到小李的时候,他的嗓子也哑了,音调也高了,说明他也在努力掩饰自己的情绪,可能想辩解或者其他吧。至于小吴说话颤抖,设想一下这种情景,无端被牵扯进同事之间的大战中,谁的心情都不会很好,也会觉得委屈吧。

2.工作中,同某个同事产生矛盾也是不能避免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人应该积极主动的沟通,同时,从员工的立场来讲,一般不愿意让上级知道这些事情。但是案例中,这个矛盾已经影响到了团队的工作,石磊两次同他们沟通,才知道事实的真相。

作为主管,处理所有事情应该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对事不对人”,石磊应该为老张和小李创造一个沟通的机会和平台,很明显之前他俩没有有效的沟通。只有双方积极、主动、坦诚的沟通才能化解矛盾。作为上司,应该注意下属的情绪变化,把矛盾扼杀在萌芽阶段。

参考建议  人是可以说谎话的,语言表达的未必是其本意,这时候就需要敏感的辨别其声音里所包含的情绪。

语音语调特点15:牙关紧闭、用鼻音说话发牢骚

1.行为特征

说话时咬牙切齿的,还用鼻音发音。

2.思维特征

·比不咬牙的人火气还大、更爱抱怨、更急于作出判断。

·这是一种被压抑的愤怒。

3.原因

长期不受重视,认为自己被不公平对待

语音语调特点16:沙哑刺耳

1.行为特征

·说话声音沙哑却用较高的声调。

·很难相处。

·爱欺负人。沙哑的音调说明过于劳累,话多、音调较高说明有种愤怒在心中,但是没有办法发泄,长期劳累、愤怒。这类人自然很难和人相处,唯一可以平衡内心的方式就是通过欺压不如自己的人来得到满足感。

2.思维特征

·吝啬、狂暴、专横的人。

·好斗,且控制欲望强烈。在这类人的内心深处一般和愤怒可以挂上钩的情绪都可以体现出来,吝啬、狂暴、专横、好斗、具有控制欲望等,这一切都是在长期压抑愤怒后的结果,同时也说明这种人很少得到他人的理解与支持。

3.原因 童年时期得到的爱太少。得不到爱的人,自然不相信爱,也不会给予别人爱,那么这类人给人的感觉自然很少可以看到爱的痕迹,只有愤怒的情绪在其内心深处。

语音语调特点17:说话帝鼻音

1.行为特征

·说话的时候空气从鼻腔呼入和呼出。

·爱抱怨。

·同样这种人也容易让人发笑。

2.思维特征

通常是在表达心中不满。这类人需要表达不满,但是实力不够,也不敢明说,只能通过语气表达出来。但是大多数是在发言结束后。

3.原因

自卫性很强。有愤怒的时候无法直接表达,在下边做些小动作很有意思,但是只能透露出他既想要发泄自己的情绪也要保护自己,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活动。

语音语调特点18:颤抖饷声音

1.行为特征

说话的时候话音颤抖。

2.思维特征

·不安、紧张。

·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担心自己会发生什么情况(药物原因除外)。

·他们畏惧生活中的一切。颤抖,本身就代表害怕,但是在分析对方时首先要确定的是,对方是否在嗑药或者在吃什么精神类药物等,如果不是,那么表达出的自然就是不安、紧张、害怕、担心被人在意自己,对自己品头论足,对很多事情都是比较担心、畏惧的,生怕出现问题。

3.原因  小的时候没有被家长称赞或是肯定过。

P29-34

序言

人的最大风险就是你身边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人。

不会观察只是无知,不会心理甄别确实称不上能人。

善于观察的人是善于保护自己,同时又善于保护别人的人,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

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说:心理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实用,而在文化。笔者认为,心理学实际是人心文化。使用得好可以释放巨大无比的能量,使精神得到充实再充实,使人们在风险跌宕的社会中增加自信,使我们在“野蛮”中文明生存。

笔者与赵喜刚老师从事管理学、心理学的实践与研究已经有20多年,在与企业家、政府官员、员工、大学生的交流中,我们刻骨铭心地感受了非常多的案例,有的找错了人;有的上了当;有的因此影响了职业发展。我们没有理由不写一本书,把这些经验体会与大家分享。

在数百场培训与咨询中,我们无数次看到学员们眼睛里求知的欲望:

学员:“老师,《心理识别术》最有用的是什么?”

我们会说:“你在招聘、培训、管理员工吗?你想识别的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技术,你面对的就如同伪装的潜伏者,你能识别他的真面目吗?所以,这套技术最有用的地方是拆穿伪装与骗术,你们只要学到一部分,就可以防范很多虚伪的谎言。”

我们还会说:“你在与客户交流、与他人交流中,最需要的是什么?对,是使用正确的方法了解他人,正确识别内心的想法,先想一步,多想一步,打动他,促进合作早日到来啊!”

我们还会说:“你在交往男女朋友中,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找到最合适的一半吧?你不希望上当受骗吧?你怎么知道他做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简言之,在现今的人类社会最需要的是信任,最缺乏的也是信任。建立信任的基础是我们如何知道周边的环境是否值得信任。如果在关键时刻我们不知道危险,我们就是盲目,就会遇到不可知的世界。难道还有比这更值得警觉的吗?

本书展现了精微的结构,体现了作者长期的实战经验积累的概括,展现了作者对心理学、方法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的深刻理解。

本书的内容来自作者数百场培训与咨询的观察与提炼。笔者在企业竞聘、招聘、培训中大量地进行实地摄影、摄像、录音,对相关案例进行细致分析,总结了在国外的同类书籍中没有的规律,更适合中国人的心智模式与行为。

笔者使用这些方法进行的竞聘效果非常好,几乎100%地找到了适合岗位需求的候选人。远比一般的心理测评和面试精准。企业老板很惊奇地说:“要是企业早使用这些技术,发现优秀人才、激励优秀人才、调整不合格人才的几率就会成倍增长!”

艺高人胆大!读完这本书,理解了关键技术,读者就可以在笑谈中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练就一双慧眼。

心理识别是艺术也是技术,无论如何需要练就一身真功夫。“灵活”、“敏锐”、“智慧”最能代表这本书的实质,是跟各位读者一起探讨闪展腾挪的人生生存术,这种“灵活”、“敏锐”、“智慧”可以开阔精神领域、活跃思想、驰骋心理领域。

套用很俗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我们不断超越前人;也是一个最差的时代,因为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鱼目混杂,我们也面临很大风险。没有一套护身术是不可思议的。”  四

这本书的出版应感谢我们值得称道的咨询团队:乌兰托娅、房春杰的整体协调,有了她们,整体架构才够清晰;魏婕极其耐心的资料调整与完善,出色的构思与优异的沟通工作,加上精细化的文笔,才有了本书的色彩;张士成、郭琳的补充修稿,有了她们的工作,本书收尾更完美,还要感谢马冬雪、辛愿作为团队成员的支持。

还要特别感谢的是出版社的何宁编辑,她的认真和细致令我们所有参加本书著述的人感到敬佩!

非常感谢我们的客户、学员,没有他们的鼓励、信任、参与编排、拍照等非常琐碎但又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本书不可能诞生!

徐斌(国际劳工组织专家)

赵喜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11年9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理识别术/白话劳动科学之用案例说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斌//赵喜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112016
开本 32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3-05
丛书名
印张 6.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5
12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8: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