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鲤(谎言)
内容
编辑推荐

鲤主题书的这本——《鲤谎言》和大家见面,张悦然和她的伙伴们为大家精心烹制了一场波光粼粼的文字盛宴。

这期沙龙是《鲤谎言》的重头戏,一本以女性气质浓郁的读物这次却结合次贷危机、奥巴马竞选,选择了美国梦这个男性化的主题,就是希望和读者探讨美国梦在气势如虹的同时,也更容易被消解粉碎,美国的土壤才是滋生谎言的最大温床。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在采访中讲述美国梦的黑暗一面将成为对一切最好的证明。而最近热卖的《蒂凡尼的早餐》作者美国著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和玛丽莲梦露的一段私密对话,真诚地提及性、药瘾等敏感话题,向被谎言粉饰的光鲜亮丽的社会宣告他们才是内心最纯净的人。

内容推荐

在前两本取得良好的读者口碑和市场反响后,鲤主题书的第三本——《鲤谎言》又和大家见面,张悦然和她的伙伴们为大家精心奉献上(烹制)了一场波光粼粼的文字盛宴。

这期的主题谎言更能触动当代独生子女的心弦,背负太多父母希望的他们因为承受不了的爱而选择沉迷于谎言。张悦然就在见证了好朋友十年都生活在谎言中后,发出“有一代人是活在幻想的世界,只为了让生活充满光感”的感叹。

小说是鲤主题书永远的品质保证,2009年度最令人期待的外国小说《恶童日记》抢先在《鲤谎言》上做独家连载,这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震惊法国文坛的作品,第一次登陆中国,选择鲤这个平台,也正代表鲤在纯文学读物里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颇受主流文坛关注的青年作家路内,奉献了一篇高质量的惊悚小说,一切背叛都源于一个谎言。张悦然、周嘉宁、苏德这三个在文学道路上共同结伴而行的姐妹,这次也在《鲤谎言》中集体亮相。

张悦然通过一系列的探讨,向广大80后表达的是谎言并不应该被谴责的,相反它是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谎言曾带给我们兴奋和快乐,带给这个世界浪漫的光泽,让整个世界不再干涸。

目录

0 楔子

 卷首语

1 沙龙

 被梦想出卖的土地

 粉碎天使城

 美国梦也有黑暗的一面

 被电视机催眠

 美丽的女孩儿

 这不可抗拒的世界

 无人生还

 就让地球死在我们手里

 一丸桃花源

 黄粱一梦,绕粱三日

 盲眼丘比特

 被偷走的美人鱼

 以爱之名,泅渡暗河

 奥斯丁的择偶教科书

2 镜子

 睡眼惺忪的嬉戏

3 角色

 八百万个谎话

 维多利亚老小姐,或者谎言女王

 密室间的扑朔大戏

3 小电影

 见信好

4 星相

 孤独的手淫者,死于一场迟来的爱情

5 态度

 就连believe当中也有一个lie

 缩不回去的鼻子

 无缝天衣

 小谎怡情

 重启测谎仪

6 小说

 七点零一分

 恶童日记(节选)

 忆梦返

 游泳池

 烂化

 肉体标本

 女神陷阱

试读章节

被电视机催眠

每个看过《老友记》的人一定都梦想自己家的楼下,就有一只Central Park咖啡馆,也都梦想要跟好友们把房子租在对门,或者梦想那长达十年,朝夕相处的友谊。后来安妮斯顿与布拉德·批皮特分手了,我与两个美国朋友说起那些梦想,被他们嘲笑为:你以为美国人都是这样生活的吗,你以为他们不需要上班,去超市买菜,然后回家直接睡觉吗?其实我也明知,罗斯换到现实生活里,就是隔壁那个抹太多发胶,穿睡裤去倒垃圾的邻居,哪儿来性感可言,但还是心甘情愿地坐在电视机前面,被那些画面催眠,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自从《欲望都市》和《老友记》以王者的姿势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从网络慢慢渗透到中国以来,美剧的人生就开始充斥在我们身边。从校园到医院,从犯罪现场到女人的厨房。而它按季播放,一周一集的方式使人抓狂,同时又带来了诸多好处。

美剧的编剧们曾在2008年受上海的邀请与中国编剧界的人们进行平等论坛,我因此见到了《老友记》的导演罗杰·克里斯腾森,他目前还是《Hannah Montana》的导演。后者针对的是中学生甚至更小的孩子,我只看过一集就对其赞赏不已,除了性之外它几乎包含所有居家美剧的元素。另外说一点,我曾经个人把美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居家型,比如《欲望都市》、《老友记》这种建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剧:另外一种是类型剧,以《24小时》、《CSI》、《Lost》等为代表。但是在近年来,编剧们有将两者合一的念头,比如《丑女贝蒂》中就穿插着变性人的复仇、离奇的谋杀案与诡异的墨西哥预言,《绝望的主妇》这样走大龄妇女情感线的也以杀人案为总线索。

但是很遗憾。对于中国电视剧,这些统统都没有帮助,湖南台收视长红的《丑女无敌》就是典型的美剧做法,众多充满个性的副线小人物,笑点不断的台词,令人惊讶的是,它只有一个编剧去改编原本哥伦比亚的剧本,使其中国化。所以,虽然它引起了大面积的轰动,但是并没有产生深入人心的力量或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这和美剧通常都是有十个以上的编剧做法有很大的区别。看完《丑女无敌》你只会觉得这是

部还挺好笑的剧,但是看完《丑女贝蒂》我却能明白名牌对于女人的意义:贝蒂好不容易通过公司福利与好友的帮助得到了一个完美的GUCCI包包,她从背上它的那刻知道名牌原来并不仅仅是虚荣,只要使用正确,它可以给你无穷的自信和自我了解,所以,她最终还是正确地使用了它——用它去换来了父亲那些昂贵的药品。

美剧的编剧分为许多阶层,从起草编剧做起,级级上升到核心团队,我猜测这之中的人无奇不有。他们拥有套完备的保证编剧收入的体系,正是这个体系操纵了今年的编剧大罢工,使得《超能英雄》等我心仪的剧情差点没办法继续下去。《超能英雄》自然也属于类型型美剧,和起死回生的《Lost》一样,类型剧带给观众更多的思考,比如说为了弄清楚《Lost》里的时间轴理论,我就至少看了好几个十页以上的帖子反复对照,后来我索性觉得探索答案的这个部分比观看本身更有趣味,我宁愿某人看了大结局之后直接讲给我听而放弃季一季地跟下去。曾经有一个只有三集的试验剧《Lost room》也给我同样毛骨悚然的感觉。他们负责开拓思维,传达更先进的观念。

但是对人们的生活起到催眠作用的反而是那些居家型美剧。以至于后来国内电视剧《奋斗》与《武林外传》的成功都离不开《老友记》的启发,后者的导演尚敬就亲口对我承认,《武林外传》确实是和《老友记》根基相同,“你不要以为《老友记》写的都是中产阶级生活,其实和同福客栈样,都是一群无所事事的年轻人。瑞秋就是个端盘子的,莫尼卡是个厨子,还有临时演员等等,就一两个正常 点。”  所以,每当生活充满低潮和不自信的时候,或者需要实际指导的时候,我都会从美剧中寻找方向,因为在那些夸张的剧情与题材之中,充沛着细节的真实与思考。若干年后当我重看《欲望都市》,有个情节讲一道选择题:一对夫妇厌倦了枯燥的性生活,登广告找一个愿意与他们一起上床的年轻女人做调剂,你愿意做那对夫妇还是愿意做那个年轻女人。四个女人给出截然不同的四个答案,全然是生活与性格的倒映,

于是对婚姻本来就心存疑惑的我也不免在心里念叨一下,我的答案是什么。

按照社会发展的程度,看美剧是对未来生活的预告。

就好比如果你正80岁不到,那么看以85岁女人为蓝本,在美国已经过去了几年的《欲望都市》就是最好的时间点。故事也正好以一个无所事事的凯瑞为主角,在家里写写专栏,为了勾引家具设计师而赊账购买价值两万美元的皮椅子和七干美元的裙子——当然最终椅子的钱她可能没付,因为她成功地把家具设计师带回家了。虽然美国的专栏费确实不是中国可比的,但我还是知道高也是有底线的。而这夸张不会引人反感,反而会成为人们向上积极发展的目标。剧中在前几季就开始讨论的问题3P、同性恋、双性恋、弱点……在任何一个膨胀的都市里都不会过时。而且剧中同时还传递了相当实用的恋爱信息,比如租一个美丽的房子并不比买一个房子更没有安全感,比如不要害怕苍老,比如太大不好太小也不好,它甚至告诉你,就算因为乱来得病了也不要怕,因为凯瑞大学时就得过,夏洛特装27岁少女与少男乱来也得了,病是可以治好的,只要你有朋友。

当然,美剧的制度也是残忍的。只要反响不好,管你有没有结局,说停就停。对于那些无论故事好坏一旦开始看了就希望得到结局的观众来说,这是件残忍的事情。好比已经停了好几个季度的《Dirt》,我个人认为就相当有水准,娱乐杂志主编搞到一线新闻的方法我虽然无法照搬但还是相当有启发,“比生活高一点”,大概就是美剧的最终追求。

至于像凯瑞这样和不同的男人上上床,再把其中的思考写成专栏就可以漂亮地养活自己,这种事情在真实的生活里,只可能发生在木子美身上。但是木子美已经被封杀了好多年,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被催眠的,最终还是会醒的。

保持清醒地观看美剧,不要看了《实习医生格蕾》就幻想自己能和多个帅气医生上床,不要看了《老友记》就以为男女之间有真正的友谊,不要看了《超能英雄》就以为自己会飞,这大概就是最健康的观看美剧的方式。同时,这也是每一部美剧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事情——朋友是万能的,我们可以没有父母,不生孩子,但是在失败或者成功之后,和朋友坐在咖啡店里聊天才是正经事,无论是荒岛上的杰克,还是橘子镇上的男孩,友谊都是剧本里,埋藏得最深的线索。我诚意地认为很多大城市里的人正在逐渐丧失着维持亲密友谊的本能,这可能也是我们对美剧念念不忘的深层原因,原来万岁的不是爱情和性或者时间的起源,而是友谊。P15-17

序言

少年时我有一个好朋友,他有信口说谎的本事。说谎只为粉饰,活在幻想的世界里,让生活充满舞台上的光感。他虚构了自己的身世遭遇,虚构了神秘而古怪的朋友,甚至他做的梦。他用这些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一个不幸的人,一个总是被上帝选中领受故事的人。故事就是他的财富。我很喜欢他,对他说的故事总是深信不疑,它们给了我最初的灵感,使我成为一个写小说的人。

他把阿尔莫多瓦的电影和Tori Amos的音乐带给我,说他们是他的精神支柱,其实他也只是刚刚认识他们。这些不过是像胸针或徽章,别在身上,装点着他。尔后,在漫长荫翳的青春期,它们真的成为我的精神支柱。我们做了十年的朋友,十年,足够识破这些谎言。但又有更多的,层出不穷。他长大了,对谎言更加依赖。它们把他勾勒成一个见过世面有沧桑感的人。而我早已习惯,它们细琐,日常,宛如从他身上掉下来的皮脂屑。只在某天他当着一些初次见面的朋友,充分展现自己出口成真的本事,我在众人惊羡的神情里,忽然看到了少年时代的自己,她的青春就埋葬在这些漂亮的谎言之下,我已无法还它们以真实面目。我感到厌倦,找一个借口离席而去。

我必须远离他,否则就会轻视过去的自己。被骗,总是被骗甚至还一相情愿毫不发怒的人,被认为是傻子。要容纳谎言,必须越过尊严的障碍。

但我无法改变,亦不能忘记的是,那些谎言是我最初的小说中圣洁的空气。小说即谎言,我只是无数个应证和实践它的人当中的个。时间迁逝,人心陨落,文字式微,小说变得多余。谎言却永不凋谢,反倒愈加昌盛,在每个角落里开花,甚至省略了播撒种子的过程。我在想,是否因为谎言变得太轻易,小说才失去了它的位置。在所有人都可以信手捏造,杜撰一个漂亮故事的今天,人们还需要小说吗?

我们谁都无法否认,谎言让我们兴奋和快乐过,它给世界带来一种浪漫的光泽。我和我少年时的那位朋友没有再来往,但我必须承认,从那之后,我的生活变得寂寞了许多。他是出色的小说家,是影响过我的第一位作家。他曾令我相信,生活天天都有奇迹,世界像一只神奇的万花筒。

所以不要离席,宽恕那些杜撰的人吧,没有他们,世界早就干涸。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鲤(谎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悦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30787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1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5
16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