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语保故事
内容
内容简介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简称语保工程)是由国家财政支持、教育部和国家语委组织实施的重大语言文化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大规模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历经五年建设周期,工程一期完成了1700多个调查点,调查范围涵盖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所有省份;调查收集到123种语言和全国各地方言的原始语料数据1000多万条,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和展示平台。

为了记录语保工程一期的建设历程,回顾工程建设者筚路蓝缕的足迹,工程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和语言文字工作者等编写《语保故事》一书。本书通过真实生动的内容和形式呈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语言资源保护事业的重大战略和卓越成就,描绘了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为保护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而奋斗的宏大画面。本书将带领广大读者走进绚烂多姿的中华语言瑰宝殿堂,回顾五年语保路上发生的动人故事。

作者简介

王莉宁,女,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方言学、语言资源学。

目录

语保故事目录

第一章 初心

我和语保/ 002

孙宏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学习去解决问题/ 006

张惠英(海南师范大学)

毕力格印象/ 009

丁石庆(中央民族大学)

坚守与希望/ 013

—记语保工程中的一老一小

王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语保与疫情/ 017

汪国胜(华中师范大学)

在“宝岛”做语保/ 021

庄初升(浙江大学)

语保工作带来的惊喜与收获/ 025

林亦(广西大学)

任重道远,苦尽回甘/ 030

乔全生(陕西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一个好朋友/ 035

王莉宁(北京语言大学)

乡音谁可托/ 040

汪涵(湖南广播电视台)

《桃源遗音——边境独龙语》纪录片拍摄记/ 044

徐蓉(上海子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给乡音安个家/ 049

邓玉荣(贺州学院)

留住温暖的乡音/ 054

陈惠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李晓云(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

挽住乡音牵系乡愁/ 058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方言调查项目散记

崔淑桃(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语言文字应用管理中心)

江苏语保·先行先试/ 061

赵晓群(江苏省教育厅)

上海语言资源建设纪略/ 066

张日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语保中的“原汁原味”/ 071

——记苏州话方言发音人的遴选工作

马培元(江苏省苏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泉城寻“人”/ 075

杨静(山东省济南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走进玉树,感悟“语保”/ 079

哈澍(中国传媒大学)武晶平(北京外国语大学)

青山绿水记方言/ 084

——四川青川县方言调查札记

周及徐(四川师范大学)

一位优秀“语保人”/ 089

莫超(兰州城市学院)

在调查和翻译裕固族语言的日子里/ 091

贺继新(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文联)

邱伦阔和他的“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 095

郄远春(西安工业大学)

两位口头文化发音人/ 099

肖萍(宁波大学)

不图麸子不图面,录好方言做贡献/ 103

赵致平(山东济南方言发音人)

第二章 守护

麻烦种种/108

钱曾怡(山东大学)

语保的宝/111

张世方(北京语言大学)

丹巴县的语保达人/116

—记拉尔吾加先生

李大勤谢颖莹(中国传媒大学)

追逐寿星,问礼布衣/120

—寻找发音合作人

包玉柱(中央民族大学)

一波三折,好事多磨/126

吴继章(河北师范大学)

语保田野一日/129

胡松柏(南昌大学)

找寻远去的辉煌/ 133

——贵州龙里羊场布依语调查札记

周国炎(中央民族大学)

长途跋涉,一人难求/ 137

——阿里语保调查手记

龙从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方言守护者李德俊:这是深入骨髓的爱/ 141

岳立静(山东大学)

寻甸语保回忆/ 147

涂良军(云南师范大学)

哀牢山下的牧羊老人/ 150

——记新平彝语中部方言腊鲁话发音人李贵明

王国旭(云南民族大学)

寻寻觅觅语保路/ 153

姜莉芳(怀化学院)

语保酸甜苦辣那些事/ 157

项菊(黄冈师范学院)

语保工程,人生印记/ 162

王俊(江西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在阳光“普”照下,保一“方”平安/ 166

朱鸿飞(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一步之遥/ 170

朱广秀(安徽省淮南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寻找发音人/ 174

罗瑛(四川省江油市教育发展中心)

尽职尽责做“语工”/ 179

——我的“语保”工作小记

石才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教育体育局)

语保老男趣事三则/ 183

辛永芬(河南大学)

语保中那些无法忘却的人/ 187

冯法强(海南师范大学)

可爱的老钟/ 192

张勇生(江西师范大学)

义都语调查回忆/ 196

——我的语保情缘

米古丽·米熊(西藏察隅义都语发音人)

芦山方言调查手记/ 200

袁雪梅(四川师范大学)

在海岛过生日/ 203

甘于恩(暨南大学)

浓浓乡语情,寄语相遇亲/ 208

——河北涿鹿方言发音人招募遴选补记

盖林海(石家庄学院)

第三章 成长

语保之缘/212

刘宏宇(河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一点一熔金在炉/215

李冰(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木棉花树下的语保人/219

董光柱(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当好照料人,呵护“语宝宝”/222

—我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四川汉语方言调查项目的那些事儿

王运芳(四川省教育厅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遇见语保/226

曹军平(陕西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语”,你同行/ 230

朱德康(中央民族大学)

灵宝歌谣《鹦哥儿吃食》调查手记/ 233

段亚广(河南大学)

一次一波三折的调研经历/ 237

孙红举(西南大学)

我与拉坞戎语业隆方言调查/ 241

尹蔚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思君忆君,魂牵梦绕/ 245

——义都语抢救性保护记

刘宾(聊城大学)

高山流水易得,知音难觅/ 249

陈龙(云南财经大学)

清水黟山马头墙/ 252

栗华益(安徽大学)

语保调研的“结赖”与“停当”/255

林芝雅(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山西乡宁语保的“特别”印象/259

王晓婷(山西大学)

三十而立,语保有约/263

黄修志(鲁东大学)

奔跑的行李箱/267

——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筹备工作花絮

李文杰(鲁东大学)

语保工作见闻/270

张广村(鲁东大学)

语保花开别样红/273

王长武(重庆文理学院)

关于一条路的一些事/278

宋成(江苏师范大学)

温和而意志坚定的文化守护者/ 281

杨银梅(中央民族大学)

初识语保:墨脱之行/ 285

林鑫(中国传媒大学)

语保之火,志愿者之路/ 289

杨慧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听见/ 294

邵美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言里透着“情”/ 297

黄明艳(重庆市渝北区汉渝路小学)

锵锵青岛行/ 300

吴茜凤林佳庆(清华大学)

第四章 传承

上海金山方言调查略记/306

游汝杰(复旦大学)

他们是真正的语保人/309

黑维强(陕西师范大学)

“语保”情趣,念念于心/314

邹德文(长春师范大学)

一个传统节日的升华/319

李锦芳(中央民族大学)

语言调查的另一面/323

——忆甲波牙和郎加他黄成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王保锋(中央民族大学)

“语保”在巴尔虎草原/326

哈斯其木格(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澜沧江畔的语保人/ 330

赵金灿(云南民族大学)

方言的温度/ 335

刘鸿雁(宁夏大学)

延安语保人/ 339

高峰(西安文理学院)

建水祭孔人:王阿叔/ 343

王仲黎(云南大学)

弥足珍贵的语保记忆/ 348

陈小燕(桂林旅游学院)

淳朴的海南阿叔/ 352

冯冬梅(海南师范大学)

与非遗结缘/ 356

原新梅(辽宁师范大学)

有缘庄河语保/360

孙德宇(辽宁庄河方言发音人)

走进金秀瑶寨, 探访坳瑶文化守护人/364

盘美花(广西民族大学)

荔波语保行记/367

梁敢(广西民族大学)

“扳藕”、篾匠、纺车及其他/371

罗昕如(湖南师范大学)

荒茶——遂昌方言文化的净土/374

王文胜(浙江师范大学)

密语寻踪/378

王洪钟(浙江师范大学)

轻撷乡音,叙谈乡情/382

孙稚(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汉语委办公室)

保方言留乡愁/385

——语保调查协助随感盛寿良

(江西省上饶市教育局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难忘的语保经历/388

唐爱华(宿州学院)

蔚县语保札记四则/392

李旭(天津外国语大学)

它们在倾诉什么/396

王亦杰(吉林珲春方言发音人)

乡音不改情依旧/400

李天喜(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东关小学)后 记/405

精彩书摘

我和语保

孙宏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语保工程作为国家开展的一个大项目,让全社会开始重视少数民族语言逐渐走向濒危的问题,对整个少数民族语言包括传统文化的保护具有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因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情况了解比较全面、认识比较深入,所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开始的阶段,曹志耘教授首先来找我一起做语保工作。在前期该设置哪些语言点、哪些语言濒危、哪些语言不濒危的问题上,我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知道的情况。每年的计划我都参与并提出具体意见。语保工程第一年我申请了濒危语言阿侬语的保护。2015年秋天,为了完成语保工程濒危语言调查研究项目,我们再次对这种语言开展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这是我第 10 次对阿侬语进行调查。之前做调查时,我在当地住了很长一段时间,跟当地的群众比较熟悉。因此,这次是在有一定的语料和群众基础的情况下开展调查的。记音原来有词表,只是内容和顺序与语保工程的大纲有些不一样,我自己对阿侬语也比较熟悉,可以提醒发音人一些词。因此,很快按照语保工程的要求完成了 3000 词词表和 100 个句子的记音工作,工作整体来讲比较顺利,但这中间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首先是交通不便,阿侬语分布在中缅边界怒江一带,需要先到昆明,再寻找交通工具。阿侬语的摄录工作请了中央民族大学的专业团队来做,但由于摄录标准严格,在寻找摄录场所时不太顺利。原来考虑租用当地一个公司的录音室,但收费一天 500 元,价格太贵,又因录音室距宾馆很远,往返需要打车,就放弃了。后来宾馆的负责人特意为我们腾出来一个比较封闭的仓库作为录音室,四周门封起来后杂音能少一些。但因为是宾馆,楼上放水、擦地、人员走动都会产生杂音,因此,我们等半夜大家都睡了,没有噪声时才起来工作。9、10月份的气温还好,但在封闭的环境中,加之我和夫人的年龄较大(分别是 82 岁和 78 岁),还是比较辛苦。环境的困难相对比较容易克服,最大的问题是阿侬语是一个濒危语言,所以寻找发音人非常困难。最初 1960 年调查时的发音人及之后多次调查的发音人,有的已经去世,有的因病无法参与,所以需要重新物色发音人,但是好不容易找到的发音人(老年男性)汉语不好,听汉语有困难,后来又找了一个年轻一点(50 多岁)的男性发音人,汉语比较好,阿侬语也还可以,但是有些词和句子就不像年龄大的发音人知道得多,最后是几个人在讨论中才完成了 3000 词词表的调查。句子的调查录制相对容易一些,提供材料的主要是不会汉语的老年发音人。记音及摄录工作完成之后是濒危语言志的写作,为此,第二年我又前去调查。没想到这次去遇到了新的问题,参与工程的发音人眼睛瞎了,再物色别的发音人根本不可能。考虑到我已经出版了《阿侬语研究》《阿侬语语法》等,同时怒江州也把我的阿侬语词表做成了《阿侬语简明词典》,有 6000 多词,无奈最后放弃了新阿侬语志的写作。这是我比较遗憾的。

这次调查收获比较大。我到村子里先开了一次座谈会,跟村干部了解了语言的使用情况和当地近几年的风土人情,对阿侬语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我调查的语言很多,阿侬语是我调查的几十种语言中的一种。我从 1960 年开始对阿侬语进行了十几次的语言调查,每隔几年就去一次,最后一次是 2015 年,从 1960 年到 2015 年一共 55 年,对阿侬语如何走向濒危的过程了解得比较具体,语言结构的逐渐变化观察得比较细致。也许我是唯一一个 50 多年对这种语言持续跟踪调查的人。

我们调查时是带着文件下去的,让被调查民族知道这是一个国家行为,他们也意识到自己本民族应该重视保护语言资源,在这个问题上语保工程意义重大。当地的一些本民族年轻人觉得这个工作非常重要,之后开始培训本民族的一些人来做这件事。这说明语保工程的后续工作已经受到了本民族群众的重视。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大家也是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地往下进行,总体来说比较顺利。

我还负责管理一期语保工程濒危语言调查项目的 21 个点,后来这 21 个点又要出濒危语言志。在濒危语言志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我提供了很多意见。遗憾的是,在濒危语言志的审查阶段,我因病未能参加,之后的工作便让李大勤老师帮忙,在这个过程中,我跟大勤老师经常交换意见。最后确定出版 24 本图书,目前已经出版了 20 本,还有 4 本商务印书馆也答应出版,但还需进一步审核。

语保工程一期建设在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方面着重点在濒危语言点,而整个少数民族语言,像蒙、藏、维、哈、朝,有些语族的主要语言点暂时没有设调查点,所以我希望今后语保工程要着重对重要的语言做详细的调查、记录、描写,过去薄薄的一本语言简志是不够的。我们在做新发现语言时就感受到一些主要语言调查的深入程度相当不够,现在语言学方面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要求民族语言挖掘更深的东西,每一个语法范畴都值得深入挖掘,这方面还是任重而道远,所以年轻人对整个语言学界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学界是一个重要的新生力量,应该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来做这样的事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语保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莉宁
译者
编者 王莉宁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462772
开本 16开
页数 4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8
出版时间 2021-11-01
首版时间 2021-11-01
印刷时间 202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图书小类
重量 912
CIP核字 2021175969
中图分类号 H0
丛书名
印张 2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2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1: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