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手术刀就是武器--白求恩传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记录了白求恩成长的全过程:白求恩的一生是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的一生。他在追求真理中不断成长,又为真理而慷慨献身。白求恩不怕鬼,不信神,勇于探索,勇于追求。因而不论在医学领域,还是在思想、政治领域,他都能冲破一个又一个禁区,从一个境界上升到另一个更高的境界。

目录

1 序 言 宋庆龄

5 致中国读者 [加]泰德,阿兰

7 修订版前言

9 第一版前言

1  第一部 死与生

59  第二部 敌人——肺结核

135 第三部 敌人——法西斯主义

209 第四部 敌人——制造创伤的人们

379 尾 声

383 译后记 巫宁坤

试读章节

1

中国北部,河北……

他们沿着蜿蜒的羊肠小道把他从山里送了出来。在那些小道上敌人是不敢插脚的,马儿也不能骑,只能让人牵着走。

他们把他抬在一副载伤员的担架上。起先他曾生气地摇摇头,让担架员走开,跨上了他的栗红色的马,耷拉着左臂坐在鞍子上。但是他们从摩天岭走了没有多少里路,他就昏迷过去了。等到他醒了过来,发觉自己给抬在一副担架上,随担架员的动作有节奏地移动着,他只转转眼睛望着他们,没有表示反对。

他们这一队沉默而顽强的人员和骡马,在河北西部山地的荒原上爬上爬下走了一天一夜。白天,11月的太阳仿佛是一只孤零零的大眼睛,蒙着一层泪水,透过密云的愁眉凝视着他们。夜晚,星星低垂在悬崖的上空,仿佛以一种有寒意的温暖抚摸他们,并给他们照路。不分白天黑夜,他们似乎只要一伸手就可以碰到天空。背后仍然回响着像远雷似的炮声,他们踏着尘土向前行进,穿过了笼罩在山谷上的像银色小湖似的浓雾,从悬崖峭壁中辟出的小路,以及寸步难行的丛林。然后他们脱离了崇山峻岭。矮胖的董翻译,这时骑在栗红色的马上带着队,他举起了手。他们站住了,凝望着下面开阔的山谷。

“那儿就是黄石村了。”方医生指着下面说,接着他们便开始下山。

他们在山腰上转来转去地向下走了一个小时,终于可以清楚地看见黄石村棕褐色的房屋和从地里往回跑的很小的身影。等到他们到达山谷,已经有一群人聚集在村子的北口了;他们快到村子的时候,一阵兴高采烈的欢呼声响彻了山谷。

“白求恩!白求恩!”

在村边,人们高呼着这个名字,喜笑颜开地挥动着手。但是当栗红色的马到达村口,队伍进村的时候,欢呼声从他们的嘴边消失了。他们满脸不安地望着方——他身子向前骑在马上,低着头,眼睛里充满了痛苦和颓丧的神情。他们闪开让方过去,同时他们自己嘀咕起来。白求恩在哪儿?为什么队伍这样沉默地走进村子?为什么担架员走路时眼睛盯着地上?然后他们看着担架慢吞吞地进入村子,他们由于烦恼和惊愕都变得愁眉苦脸了。

董勒住马,队伍停了下来,担架员跪下去小心翼翼地把担架放到地上,低着头,仿佛他们感到把他这样抬回来是他们的过失似的。  

村里的人慢慢聚集在担架周围。是的,是白求恩,外国人,白求恩。两星期以前,他刚刚像一阵旋风似的经过村子,昂着雪白的头,领着队伍向山中疾驰而去。两星期以前,他刚刚出发到前方去,而现在他躺在他们面前,头向后仰,眼睛闭着,胡子朝天。他们一言不发地看着,摸不着头脑。是的,是白求恩,但是这怎么可能呢一一他竟会像死人一样躺在这儿?在所有解放了的地区,他曾经创造过许多奇迹。他的面貌照亮了山西的村庄。他穿越过中原,穿越过河北和陕西。甚至在沦陷区他还捉弄过侵略者。他的名字好像刺向敌人的一把剑。这可能吗?P2-3

序言

《手术刀就是武器》,自从在加拿大和美国问世以来的二十年中。已经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它已经用二十种文字出版,从希伯来文到中文都有。我们再也不能说各大洲已经有多少万人读过这本书了。

诺尔曼·白求恩大夫,他的生平和他的事业,已经为北美的学生、英国的工人、德国的医生、意大利的知识分子,为印度的一无所有的劳苦大众,为非洲的自由战士,为中国的亿万人民,当作他们自己的遗产的一部分所接受。

白求恩一生的故事在全世界产生了如此惊人的影响,这是什么缘故?答案最好到本书中去寻找。不过在这里,不妨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

白求恩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加拿大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然而他也是由他的国家和当代世界所形成的。他真正是一个为那种要去体验和丰富全部生活的迫切需要所驱策的新文艺复兴时期式的人物。对于他来说,陈旧的框框是愚蠢的;爱是一种强烈的渴求和对人生的肯定;内科和外科是他的艺术,是他的工作,是他的承诺;我们这个世界上日益增长的残暴是一种个人的创伤。最后,他作为一个外科医生一战士一游击队员而视死如归,这是对那些挨饿的人们,那些被践踏的人们,以及一切争取自由的战场上那些勇敢的人们的呼唤所做出的自然的响应。

白求恩是一个对自己的弱点获得了痛苦的认识的人。但是他并没有向它们屈服,而是战胜了它们,从而表现出他的伟大。他背弃了寻欢作乐、酒色征逐的生活,而成为前线的医生、穿草鞋的游击队员、革命者——对于他来说,生活意味着和人民之间的同志情谊、每天几把大米以及在那些流血的和现在已著名的战役当中所施行的外科手术。他在他那巨大的改造世界的梦想中找到了他最后的、不可摧毁的力量。最后,他个人的生命与世界人民的命运融合在一起了。今天,哪里人民的事业取得了胜利,他在那里就受到尊崇;哪里人民的事业还有待于取得胜利,他在那里就是一面旗帜,一声战斗的号令。

关于本书还有几句话。

这个为美国发行的新版本使作者面临增订和修改的问题。遗憾的是,事实证明不可能深入进行这项工作。我们发现,初版以来的二十年不仅在世界上产生了许多改组,而且在两个作者之间在若干问题上也造成了意见分歧。我们发现,如果要在修订工作的许多方面取得一致,就会需要比世界的步伐所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时间。我们认为,把白求恩的故事介绍给更广大的新读者,其重要性超过等到我们在每一个细节上取得一致,并且把每一个评价都根据事后聪明的认识加以修正。读者将作出自己的判断,何况白求恩本人的生平和思想才是他最雄辩的证书。

我们当然包括了许多根据新资料所作的明显的订正。这部白求恩的故事,正如白求恩本人一样,已经为过去二十年的历史所肯定,这一事实使我们感到欢欣鼓舞。

作者

1973年

后记

半个多世纪以前,巴金先生和萧珊女士向我推荐这部白求恩传记的英文原著。这位加拿大友人,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英雄事迹令我感动不已。后来他们盛情嘱我把它译成中文,我从来没有译过这样大部头的著作,但感到义不容辞,就斗胆应命了。幸运的是,我的译文经过萧珊的精心润饰,就在1954年由上海平明出版社出版了,采用的书名是《外科的解剖刀就是剑》,副标题为《白求恩大夫的故事》。1955年重版时改用副标题为书名。1957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版仍以此为书名。1979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修订版,纪念白求恩逝世40周年,采用的书名是《手术刀就是武器——白求恩大夫的故事》。“文革”期间,白求恩曾经是一个家喻户晓、无争议的英雄人物,时过境迁,许多人今天对他的名字可能会感到陌生了。感谢上海文艺出版社,这部传记现在又要和新一代的读者见面了,改用《手术刀就是武器——白求恩传》为书名,也可告慰萧珊的在天之灵于万一。

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传记。它所塑造的白求恩不是一个钢筋铁骨的传奇式的英雄,也不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完人,而是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凡人。他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在那条道路的终点,树立着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形象。

这部传记记录了白求恩成长的全过程:白求恩的一生是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的一生。他在追求真理中不断成长,又为真理而慷慨献身。白求恩不怕鬼,不信神,勇于探索,勇于追求。因而不论在医学领域,还是在思想、政治领域,他都能冲破一个又一个禁区,从一个境界上升到另一个更高的境界。

在一个异国生疏而又无比艰苦的战场上,他没有丝毫“洋专家”的架子,搞什么特殊化,而是严格要求自己。他坚持与普通战士同吃,同住,同行军,同战斗,救死扶伤,患难与共。为了对这位不远万里前来支援八路军抗日的著名外科大夫稍加照顾,毛泽东在发给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的一封电报里指示:“请每月付给白求恩大夫一百元。”白求恩立即婉言谢绝了给他的特殊津贴,坚持把这笔钱“留作烟草费,专供伤员购置烟草及纸烟之用”。他成了一个传奇人物:

他是一个永远不知疲倦的人。他往往爬到最高的山顶上去救治受伤的战士。在他还没有给伤员想尽一切办法以前,他决不肯离开。他一个人能做许多人的工作而不需要休息。他只有在没有一点工作剩下来的时候才去睡觉——有时在露天,有时在乡村的茅屋里,有时在窑洞中。如果他的工作给耽搁了,或者他看到别人的工作没效率,他会大发雷霆,把他左右的人吓得浑身发抖。但是对于他医治的战士,他眼睛里却流露出慈爱。对于所有的伤员,他劈头第一句,总是用中国话说:“我的孩子……”

白求恩不仅全心全意献身眼前的战斗,而且高瞻远瞩关心中国的未来。在他创建的战地模范医院盛大的开幕典礼上。他语重心长地向中国战友们指出:

我们需要领导人,尤其是小领导人,作为起萌芽作用的核心,去深入广大的人民群众,唤醒他们,让他们认清现实,并且向他们指出摆脱贫困,愚昧和苦难的道路。正因为缺乏这类小领导人,所以才有独裁者,才有那些自以为我们应该佩服、崇拜,并且像羔羊一般地服从的所谓“伟大人物”、“伟大英雄”。

言犹在耳,白求恩已经离开我们65个年头了。重新回顾他所走过的道路,重温他那些用斗争实践检验过的充满生命力的思想,来激励我们献身建设自由民主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也许是对他的最有意义的纪念。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曾得到杨善荃先生的协助。虽然全书经过我统一审校,仍不免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1979年由三联书店再版前曾根据原著1973年修订版作了必要的订正,此次新版又作了一些修改。  巫宁坤

2004年11月13日

白求恩逝世65周年

书评(媒体评论)

任何时代的英雄部是这样一种人:他们以惊人的忠诚、决心,勇气和技能完成了那个时代放在人人面前的重要任务……诺尔曼·白求恩就是这样一位英雄。  

他是那些帮助我们获得自由的人中的一位。他的事业和他的英名永远活在我们中间。

——宋庆龄

白求恩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加拿大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然而他也是由他的国家和当代世界所形成的。他真正是一个为那种要去体验和丰富全部生活的迫切需要所驱策的新文艺复兴时期式的人物。

虽然白求恩起初是作为一个胸外科医生得到国际声誉的,但他在各种不同的程度上也是一个画家、诗人、军人、批评家、教师、演说家、发明家、医学著作家兼理论家。

对于白求恩来说,中国人民是亲如骨肉的。他真诚而深挚地热爱中国人民。愿他的献身精神和自我牺牲的榜样继续鼓舞伟大的中国人民。

——[加]泰德·阿兰 塞德奈·戈登

半个多世纪以前,巴金先生和萧珊女士向我推荐这部白求恩传记的英文原著。这位加拿大友人,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英雄事迹令我感动不已。

这部传记记录了白求恩成长的全过程:白求恩的一生是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的一生。他在追求真理中不断成长,又为真理而慷慨献身。它所塑造的白求恩不是一个钢筋铁骨的传奇式的英雄,也不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完人,而是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凡人。

——巫宁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手术刀就是武器--白求恩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加)泰德·阿兰//塞德奈·戈登
译者 巫宁坤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28846
开本 16开
页数 3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9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16.2
丛书名
印张 25.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53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