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盖世太保--希特勒的秘密警察史(1933-1945)
内容
编辑推荐

盖世太保是德语“国家秘密警察”的缩写Gestapo的音译。盖世太保由党卫队控制。它在成立之初是一个秘密警察组织,后加入大量党卫队人员,一起实施“最终解决方案”,屠杀无辜。随着纳粹政权的需要盖世太保发展成为无所不在、无所不为的恐怖统治机构。纳粹通过盖世太保来实现对德国及被占领国家的控制。

《盖世太保--希特勒的秘密警察史(1933-1945)》(作者鲁珀特·巴特勒)深入揭示盖世太保的形成发展,消亡,以及被他们所迫害的人,以及给人类历史留下一道道伤痕。

内容推荐

盖世太保是杀人的凶手,最阴险、残忍的国家警察。他们要消灭一切与纳粹为敌、对抗希特勒的人!

《盖世太保--希特勒的秘密警察史(1933-1945)》(作者鲁珀特·巴特勒)深入揭示盖世太保的形成发展,消亡,以及被他们所迫害的人,以及给人类历史留下一道道伤痕。

《盖世太保--希特勒的秘密警察史(1933-1945)》包括初创、竞争、海德里希掌权等八章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初创

 旧秩序

 掌权

 “为了保护人民” 

 戈林的崛起

 啤酒馆暴动

 “体面的囚禁”

 最后的权力

 狄尔斯崭露头角

 插文:魏玛共和国

 自由军团

 授权法案

第二章 竞争

 莱因哈德·海德里希的起用

 艰辛的工作

 在巴伐利亚巩固权力

 海因里希·米勒

 保卫元首“

 插文:希姆菜的王国

 1933年——至关重要的一年

 元首

第三章 海德里希掌权

 冲锋队的覆灭

 施特拉塞尔之死

 帝国的扩张

 勃洛姆贝格一弗立契事件

 备战

 秘密行动

 袭击

 暗杀尝试

 文洛事件

 插文:沙龙小猫

 格莱维茨突袭

 “他的野心永无止境” 

第四章 大权在握

 盖世太保无处不在

 国内的反对者

 监视

 对犹太人的迫害

 水晶之夜

 阿尔布雷希特王子大街

 阿道夫·艾希曼

 吞并奥地利

 占领苏台德

 插文:安全机构

 盖世太保的办公室

 向哈拉德卡尼城堡全速行进

 《我的奋斗》 

第五章 战争开始

 东部“德意志化” 

 占领低地国家

 迫害

 法国的沦陷

 临近“最终解决”

 处决苏联红军政委的命令

 帝国保护者

 布拉格屠夫

 万湖会议

 插文:犹太人隔离区

 安妮·弗兰克

 贝·当和法国维希政府

 特别行动队

 最终解决

 集中营

第六章 占领地

 代码“类人猿”

 刺杀海德里希

 报复

 刺客身陷绝境

 在法国的镇压

 挪威行动

 丹麦的胜利

 波兰的抵抗

 插文:利迪斯

 秘密战地警察

 奥托·奥伦多夫供词

第七章 镇压抵抗力量

 秘密计划成形

 闪电行动

 朔尔兄妹

 学生运动

 情报局的衰落

 瓦尔克里计划

 刺杀希特勒

 处决

 法兰西阴谋

 人民法庭

 普勒成泽监狱的处决行动

 卡纳里斯的倒台

 幸存者

 插文:威廉·卡纳里斯

 “白玫瑰”小组

 红色乐团 

 克莱骚集团

 审讯

 恩斯特·卡尔滕布龙讷

 吉泽维乌斯出逃

第八章 帝国末日

 生存的希望

 希姆莱寻找出路

 背叛

 自杀

 希姆莱逃跑

 希姆莱被拘留

 清算

 纽伦堡之外

 最后的审判

 插文:秘密接触

 纽伦堡审判

 米勒消失

 德朗西

附录

 夜雾命令

 制服

 军衔对照表

词汇表

后记

试读章节

2月24日,即纳粹上台不到一个月的时候,随着新的选举制度的颁布,一队普鲁士警察对卡尔·李卜克内西大厦,即柏林共产党总部发动了一次闪电式袭击。警察头目赫尔曼·戈林宣读了他发现共产党有罪的文件,“证明”共产党人很快就将发动一场计划已久的政变。他用一段普鲁士政府的官方陈述来证明其言论是有根据的,该陈述说:“政府大楼、博物馆、住宅大厦和重要的工厂都将被烧毁,妇女和儿童都将被送到恐怖主义组织面前……”。但他丝毫没提这种官方陈述的来源出处。清晨,当潜伏在私人住宅和公寓大楼前的特务们被呼啸着穿过街道的汽车接走时,嫌疑犯也被集中押上了军用卡车。但被捕的不仅仅是主要的左派拥护者,嫌疑犯的亲人们也被集中起来,关押在位于哥伦比亚丹大街的哥伦比亚大厦的地下室里。这个地方在盖世太保人员中以其令人生厌的外号——“哥伦比亚酒吧”而闻名。

不管戈林对于卡尔·李卜克内西大厦的突然袭击事件有多满意,三天后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使得他的事业又迈进了一大步。这晚九点不到,一个男子在穿过宏伟的国会大厦前的广场时,突然听见一阵玻璃破碎的声音,这时他看到一个挥舞着熊熊燃烧的火炬的人影出现在国会大厦一楼阳台附近,他愣住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然后跑去求救。但在消防队赶到之前,大楼的餐厅和大会议室已经在熊熊大火之中了。当三个警察持枪冲进大厦时,注意到一个赤裸着上身的人影。他躲在会议室后面,被发现时没做任何抵抗就投降了。其中一个警察大声质问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抗议,”这个男人小声咕哝道。就这样,发觉有人纵火后仅仅24分钟,来自荷兰莱登的24岁的马里努斯·范·德·卢贝就被从大厦中拖了出来。

戈林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公开宣称共产党人是纵火犯,并指控这个昏头昏脑、意识恍惚的范·德·卢贝是他们的间谍。他疯狂的叫嚣:“这只是共产党政变的开始!我们不能再坐等了!决不能手软,共产党首领都该被枪毙!”希特勒一到达就被领着穿过尚可过人的走廊,他抓住这个机会叫嚷道:“这是上帝的旨意!现在没有任何人能阻止我们用暴力来镇压共产党人了!”

柏林的恐怖时期由这一刻开始了,甚至连最轻微的反纳粹分子也要被逮捕入狱。在希特勒的请求下,兴登堡总统被说服并签署了一个紧急条令——“保护人民和国家法”,意欲“对共产党人的危害国家安全的暴力行为采取防卫措施”。法令规定:“人身自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都要受到限制,拆看私人信件,窃听电报和电话联系,搜查私人住宅以及没收和限制私人财产等命令都得到法律限制外的许可。”所以,大批共产党的领导人跟范.德.卢贝一样被起诉,但最后只有这个可怜的荷兰人被判有罪,并在来年的一月初被推上断头台。

国会纵火案的真相以及可怜的范·德·卢贝是否真的是主犯将永远不得而知。认为他是主犯的历史学家指出他曾试图烧毁其他大厦,但未能成功。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大火为戈林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借口,他开始名正言顺地发动对共产党人的镇压行动。

纳粹掌权为那些野心家们提供了机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服过役,并且难以适应平民生活。

这还仅仅只是个开端。五月初,《德意志汇报》用连续的标题宣称“民族社会主义党接管了工会!领导人都被逮捕!整个德国都行动起来了!”普鲁士的众多警察分遣队挥舞着赫尔曼·戈林签署的命令,很快地占领了工会总部。很明显,此时的警察已经在新名称“盖世太保”(国家秘密警察)的控制之下了。与盖世太保一道执行任务的还有由第三帝国的地痞流氓组成的、以身着褐衫而闻名的冲锋队,后者的成员主要来自战前民族主义半军事性秘密私人组织、强盗和自由军团。冲锋队的领袖是脸上有道疤的恩斯特·罗姆,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加入了纳粹党。但事实很快证明,一同开展这项工作的盖世太保和冲锋队并不是一个和谐的联盟。  赫尔曼·戈林是一个殖民地官员的儿子,来自上巴伐利亚的罗森海姆。他先是作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在空军中迅速获得良好的声誉,然后在1918年成为著名的“飞行团”战斗机中队的指挥官。这个中队因巴龙·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而闻名。戈林在一战中崭露头角,获得普鲁士军功章和一级铁十字勋章。在结束了福克飞行公司的短期工作之后,他成为丹麦政府的一名顾问,接着成为一名特技飞行员,后来成为瑞典汉莎航空公司的一个商业飞行员。就是在这个时期,他巨大的野心引起了德国驻斯德哥尔摩大使的注意,他向柏林报告说戈林自称是德国总统的候选人。

但是戈林没有足够的钱和资历使他能够得到一份飞行员和军人以外的工作。他的命运因他与瑞士籍的离婚女人卡琳·冯·康卓的结婚而发生改变。卡琳的第一任丈夫在离婚时给了她一大笔补偿金,让这对新婚夫妇可以在距慕尼黑80公里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脚的霍赫克罗伊特安家。在此期间,为了弥补自己在学识上的不足,他并非很专心地进入慕尼黑大学学习,选修了政治学和历史。但是他不安分的性格使他对任何形式的学院纪律都无法忍受,他更愿把慕尼黑当做像巴伐利亚其他城市一样,期待它充满了极端民族主义,用游行示威来反对战胜国1918年强加给德国的不公正待遇——裁军和经济赔偿。这些煽动者们宣称这个过失应该由那些缔结1918年11月11日停战协定的人来承担,他们称这些人为“11月罪犯”。

尽管在魏玛共和国时期一些恶性的政治组织迅速发展起来,但是看上去似乎大多数政治组织都没有突出其清晰的政治战略,唯一例外的是一个激进的政党——由一些不满现状者联合组成的“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NsDAP)”。他们极其恶劣地蔑视逐渐改变现状的提议,他们的政治主张十分明确:进行暴力革命,建立一个新国家,对社会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造。1922年,几乎每一位住在慕尼黑的人都无法漠视这位纳粹党滔滔不绝的讲演者的活动。正是在这年年底,在一队反对协约国要求引渡德国战犯的游行队伍中,戈林第一次见到了阿道夫-希特勒。希特勒认为仅凭夸大其辞的言论是没有力量去支持这种特殊抗议的,因此拒绝讲话。不久后,他们俩碰面了,一场戈林与纳粹党核心人物的有计划的密谈就这样开始了。

对于这件事,戈林后来回忆道:“希特勒谈到游行示威,谈到凡尔赛条约,谈到对条约的反对……他说到的所有指控就仿佛从我自己嘴里说出去的一样。后来,我来到纳粹党的办公室。开始我只是想对他说也许我能帮他做点什么,但当我介绍完我自己后,他马上就接受了我,并说是命运安排我们的会面……他一直在寻找一位领导人物,这个人必须在过去的战争中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这样他才能有必要的权威。因此在他看来,我,尤其是作为里希特霍芬中队的最后一位指挥官,能够听从他的安排,实在是一个意外的惊喜。”P6-9

后记

在本译稿即将付梓之际,笔者就本书的翻译提出几点说明。首先,遣词用句遵照“信”、“达”、“雅”的翻译要求,并尽量地忠实于原文。尽管在过去的相关译著中,一般按英文发音来翻译德国人名是不妥当的,但是,为了避免造成读者理解上的混乱,在本译著中对一般德国著名人物的名字翻译并没有按照德语发音译出,而是按照约定俗成的、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的名字译出,如“Rommel”不是“罗默尔”,而译成“隆美尔”;“Neurath”不是“诺伊拉特”,而译成“牛赖特”;“Bormann”不是“博尔曼”,而译成“鲍曼”;“Moltke”不是“莫尔特克”,而译成“毛奇”,等等,不一而足。需要指出的是,不太有名的普通的德国人名或者已经按德语通译的德国人名仍然是按照德语发音译出,如“Blomberg”译成“勃洛姆贝格”,而不是“勃洛姆堡”。

其次,我的研究生王倩、余欢、刘亦明及2005级本科基地班学生李群和鄢丽几位同学参加了小部分的翻译练笔工作,全书翻译及审阅、校对统统由我一人承担,若出现问题则由我负责。

最后,湖南人民出版社的李林副编审为本译著的出版作了大量的工作,逐字逐句地校对,与我商讨具体的翻译问题,并作了一定的正确的编辑修改。

总之,尽管译者本人已经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希望将这项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但是,由于本人能力所限,因此译著中仍然会有一些瑕疵和纰漏,难免挂一漏万,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译者:罗衡林

2010年8月14日

于岳麓山下向阳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盖世太保--希特勒的秘密警察史(1933-1945)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鲁珀特·巴特勒
译者 罗衡林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62937
开本 32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51.636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0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Pen Sword Books Lt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