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管控升级,近期部分地区仓库及快递因疫情管控,导致物流时效暂缓,您的订单包裹可能产生延迟。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客服电话4006666505
图书 | 人居北京:唤醒工业遗产 |
内容 | 物流紧急通知 由于疫情管控升级,近期部分地区仓库及快递因疫情管控,导致物流时效暂缓,您的订单包裹可能产生延迟。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客服电话4006666505 亮点展示 编辑推荐 ?人居环境的守护和营造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工业遗产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也必将随着城市的更新而被唤醒。 ?作者以“老单日记”的第一角度,把参加北京卫视《我是规划师》节目录制中关于北京工业遗产的交流、体验与沉淀以解读的形式一一呈现。穿越时空,一起深度了解北京工业遗产打卡地的前世今生,看百年首钢的锐变、城东751的转型创新 …… ?北京工业遗产转型升级下,最酷潮流打卡地—— 首钢三高炉,震撼中感受钢与火的穿越重生! 首钢秀池,一个工业晾水池变为波光粼粼的公园,举办的晚会有无与伦比的湖中冰上舞台效果! 首钢园区的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办公区、冬奥会滑雪大跳台,惊艳出世! 751大型煤气储气罐,举办新型手机发布会 …… ?一本关于北京城市规划中工业遗产转型代表案例的读本,一场重新认识北京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漫游。让人们更深入地感受、热爱北京这座城市! 内容简介 本书从城市规划视角讲述了首都北京城市建设中,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故事。上篇讲述了首钢老厂区从钢铁工业龙头转型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多功能文化园区,并变身为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办公区及冬奥会举办场地之一的“冰与火之歌”;下篇以 751 工业遗产转型为城市东区文创聚集地为切入点,将现实探访与理念溯源相交织,讲述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的历程。 作者简介 单霁翔,研究馆员、高级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工学博士。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历任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房山区委书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前言/序言 序言? 人居北京 我在北京的四合院里长大,在四合院里学会了说第一句话,在四合院里学会了走第一步路。我想这可能就是我讲话时经常会带一些北京“土语”的原因,这也可能就是我穿了 30 多年北京“懒汉”布鞋的缘起。从 1954 年起,我先后住过 4 处四合院,分别在崇文区(现在是东城区)的东四块玉、西城区的大门巷、东城区的美术馆后街和西城区的云梯胡同。 记得少年时代,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登上景山,四下望去,成片成片富有质感的四合院灰色坡屋顶、庭院内高大树木的绿色树冠,形成一望无际灰色和绿色的海洋,烘托着故宫红墙黄瓦的古建筑群,协调和联系着中轴线两侧传统建筑,极为壮观。这是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最具北京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也是我心中真正意义的古都北京。 每当看到或听到又有一条胡同或一座四合院消失,总有一种悲情涌上心头。对于四合院的感情,不仅是一种寂寞的乡愁,更是驻留在心灵深处的思念。因为,那里收藏着我的童年梦想。 我的专业是城市规划,毕业后就到城市规划部门工作。参加工作以后,正赶上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当年豪情万丈的少年梦,在工作后化为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露。北京历史城区的胡同四合院正在一天天地减少,而幸存下来的一些四合院也普遍存在修缮不及时、人均居住面积低、居民生活条件恶化等问题。 我在日本留学时的毕业论文题目就是关于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的研究。工作后数次在城市规划部门和文物保护部门之间调动。这样的经历使我常常将城市规划工作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结合在一起思考问 题。我们在北京中轴线两侧设立胡同四合院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我们在故宫、天坛两侧规划出建设控制地带(也叫缓冲区),防止新建的高大建筑或大体量建筑群的不和谐侵入;我们发起“爱北京城,捐城墙砖”活动,呼吁大家把过去拿回家的城墙砖送回来,一起维修明城墙遗址……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我对北京城市规划的体会已不止于儿时的淡淡乡愁,更多的是在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性思考和深切体会。 在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的指导下,我将多年工作体会加以系统整理,完成了博士论文,也收获了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文化建设的新认识。吴良镛先生深入研究了北京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用最低的成本改造菊儿胡同 41 号院,既改善了四合院居民的生活条件,又延续了城市原有的历史环境。这是对旧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创新探索,吴良镛先生也因此获得了“世界人居奖”。近年来,先生年事已高,出行要坐轮椅,但每当《千里江山图》在故宫博物院展出时,他总是要到现场,站起来长久地凝望。或许这就是他心中美好的人居意境。吴良镛先生与北京城市规划有着颇深的渊源。从院落细胞到胡同肌理,从长安街筋脉到中轴线脊柱,从“大北京规划”到“京津冀协同”,无不渗透着吴良镛先生对“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和“匠人营国” 理念的实践,更使我受益良多。 2017 年 9 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正式发布,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古老的北京,开始了新一轮的变化和成长。拥有“规划人”和“老北京”的双重身份,我对北京城市规划可以说既有满满回忆,又有无限期待。因此,当 2019 年北京电视台邀请我参加一档“城市复兴”题材节目的创作时,我欣然应允。 节目的名字叫《我是规划师》,创作初衷是向老百姓介绍首都的城市规划故事。在节目创作过程中,我和节目嘉宾以“探访人”的身份深入到一个个特定的街区,与当地居民互动,与 20 余位规划师交流,深入体察、研究具体规划项目的前世今生,解析这些项目和案例对城市、城市人和城市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节目创作很不容易,其间又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户外创作因此而一度停滞。节目组本着匠人精神,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终于让第一季节目于 2021 年 1 月 19 日在北京卫视与观众见面。4 月 13 日,第一季的 12 集全部播出完毕。节目在社会公众中,以及规划界、媒体界反响强烈,获得好评。 对我而言,节目创作的过程,也是在行走、交流和体验中,对熟悉的“旧事”产生新理解的过程。因此,我将在节目创作过程中的回忆、思考和体会写成了系列书稿。 人居环境的守护和营造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也为系列书的书名提供了灵感。首都北京生活着千万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不仅仅是面向规划界提出的问题,更是面向每一个在首都的奋斗者而提出的问题。 愿每个人都能从实践中寻找到自己的答案。 单霁翔 2022 年 1 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人居北京:唤醒工业遗产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单霁翔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20996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22-01-01 |
首版时间 | 2022-01-01 |
印刷时间 | 202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12 |
CIP核字 | 2021256331 |
中图分类号 | TU27 |
丛书名 | |
印张 | 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