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华杉讲透论语(修订版上下)
内容
内容简介

华杉先生精研《论语》30多年,综合了朱熹、王阳明、张居正等先贤的经典阐释,用429篇轻松畅快的解读文章,带你回到2500年前孔子讲道理、讲故事的教学现场,平白如话,亲切有味,读起来毫不费劲。
   

本书在着力讲透《论语》原意的同时,对于人们因为2500多年的语言和时代隔阅造成的普遍误读、误解,作了正本清源式的详解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华杉对全书进行修订,引文、篇日标题、标点符号等一一更新! 
   

翻开本书,逐字逐句读懂《论语》原文,切身体会两千五百多年来,中国人得以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智慧箴言。

作者简介

华杉,生于1971年,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理事长,知名财经及史哲作家。华杉与弟弟华楠在2002年共同创立的华与华,是中国知名的战略营销创意咨询公司。2006年,兄弟俩再创办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也成为中国民营图书业领军企业,连续四年跻身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榜。华杉经商不忘治学,坚持夜不外出应酬,每天清晨5时即起,读书写作两小时,日日不断,长达十余载,成就多部畅销书,包括:与华楠合著的《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以及《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华杉讲透〈论语〉》《华杉讲透〈孟子〉》等,其中《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发行量达40万册,并在韩国出版,引起广泛反响。

目录

第一章 学而第一 / 001

学《论语》就是要在行动上模仿圣人/001

不被理解也不生气,才是君子/004

孝悌是为仁之本/005

圣人辞不迫切/006

每天要问自己的三件事/008

待人要有“父母心”/009

行有余力再读书/012

人伦品格是大本,读书学习是末技/013

有错就改,就是君子/014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来自祖先的付出/016

温良恭俭让,不是让人服你,而是让人喜欢你/017

子欲孝而亲不在,非孝子之言也/018

礼以和为贵,和亦以礼为贵/019

慎始才能善终,不搬起石头就不会砸到自己的脚/020

儒家论学,一是读事、二是读书、三是交友/022

贫富的价值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023

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我不了解别人/024

精彩书评

2016年,华杉位列企业家作家榜第九,是榜单上少有的“超出具体的商业领域,而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解读的作者”。

——华西都市报

华杉对国学经典的精彩解读,是知行合一式的心得感悟,比起一般纯学术解读更接地气,在写作手法上也更通俗易懂,年轻人容易接受理解,我认为价值非凡,具有标杆意义,至少能流传一百年。

——“中国作家富豪榜”创始人吴怀尧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学而第一

学《论语》就是要在行动上模仿圣人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华杉详解

这是《论语》的第一句,第一句要学好,才能学这本书。或者说,这本书的一半都在这第一句话里面。第一句学明白了,终身都会学;第一句没学明白,这本书也不用读了。

程颐说,读圣人书,要对每一句话熟读玩味,“将圣人言语切己”。他的意思是,要学以润身,放自己身上,切己体察,不要以为这句话好理解,就轻飘飘放过了。

学习,什么是学?什么是习?

学,是行动反射,不是晓得些说法,而是学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朱熹说:学之为言效也。学就是效法,就是模仿,我要学他,就是效法他,模仿他。学习《论语》,就是模仿孔子。孔子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孔子怎么做,我也怎么做,这就是模仿。

所有的学习都是模仿。我们从小牙牙学语,就是模仿大人说话。每个人都是在模仿中长大的。你可以注意观察孩子对大人的模仿。我有两个儿子,小儿子三岁的时候,模仿他哥哥弹钢琴,也拿一本琴谱架在那里,叮叮咚咚敲两下,然后翻一页,又叮叮咚咚胡乱敲几下,再翻一页,这就是模仿。他也不知道那琴谱是干什么的,但他观察到钢琴是这样弹的。

模仿,是学习的根本,因为模仿是行动,不是空谈,而是照着去做。模仿定律,就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根基。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都在于修身。只要我做好自己,别人自然会模仿我,从一家模仿,到一国模仿,到全天下都模仿,这就是“王天下”。

所以万事只在率先垂范,我做到了,下面的人自然跟上,这就是领导力。

我如果没做到呢?上梁不正下梁歪,肯定天下大乱。

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他不听我的,一定是我的表率作用还不够。

儒家是君子之学,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也指在上位的领导者。所以,儒学首先是学习学,讲怎么学习,然后是自我修养和领导力。这是我们学《论语》的主要内容。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G. Tarde)最早对模仿进行了研究。1890年他出版了《模仿律》一书,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社会行为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模仿”,并提出了三个模仿律:

一、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

二、几何级数律: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

三、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先于外域文化及行为方式。

这模仿三定律的前两条,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学原理。

所以,学就是照着做。学《论语》,就是一句一句地落实,不愿意照着做,就不要学,浪费时间。你愿意按谁说的做,就去学谁,把全部时间花上去都不够用,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你不愿意照做的东西上。

有人会说,多学点不好吗?就了解一下嘛,增加一点“国学素养”。

不好。我们小时候教室挂的标语“学海无涯苦作舟”,原话是庄子说的,但并不是这个意思。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非把自己累趴下不可!所以要聚焦,不准备做,就不要学。

照着做,就是习。学习的习,不是复习,而是练习。

习的繁体字是“習”,上面一个羽字,是说鸟。《说文》:“習,数飞也。”那小鸟跟妈妈学飞行,反复练习,终于飞起来了!这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是喜悦。飞起来了,多高兴啊!

你照着圣人说的做,最后证悟到了,果然是这样!身修了,家齐了,国治了,天下平了!那样的快乐,无与伦比!

我们到不了治国、平天下那位置,但你总有一个家庭,有公司,有客户,有一个小团队。《论语》的自我修养和领导力之学,你真的学到了,用上了,改变了自己,改变了你的小团队,改变了公司,改变了客户,周围的世界都在回报你,你就改变了世界,这时候“不亦说乎”!

所以这“习”不是复习。你学《论语》,反复复习,全会背诵了,又怎样?《朱子近思录》里说:“明道先生以记诵博识为玩物丧志。”明道先生是程颢,他说读的书都背得,那是玩物丧志!为什么?因为你把它背得,往往是为了当众表演,是学以为人,以图人知,而不是学以润身,落实行动。王阳明也说了:“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论语》是“行动学习”。

如何行动?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人人皆可为圣人。如何做圣人?你把圣人说的道理都记住,用在自己的日用常行、应事待人接物中。每应一事、接一物、待一人,比如洒扫应对、端茶倒水、迎来送往,都想一想,如果是孔子,他会怎么做?比如送客,孔子是要站在大门口眺望,一直到客人走远了,不回头了,看不见了,才转身进屋。那我送客,就也等到客人的车转弯看不见了,才停止挥手告别,转身进屋。这样一来,今天我送客这件事,就算是孔子来做也不过如此,那在这件事上,我就是圣人了。如此形成意识习惯,每件事都这样落实下去,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修身精进妙不可言。

学习是一种行动,决定行动了,就可以接着往下学习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华杉讲透论语(修订版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华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457561
开本 16开
页数 7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35
出版时间 2022-01-01
首版时间 2022-01-01
印刷时间 202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122
CIP核字 2021212621
中图分类号 B222.25
丛书名
印张 46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1
167
4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6: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