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正德配天--先秦儒家君道观研究/中国哲学青年学术文库
内容
内容推荐
所谓“先秦时期”,亦即中华有文明之发端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这一历史时间。就学术思想而言,我国先秦时期是诸子百家思想交流争鸣十分激烈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皆提出自己的不同学说。何谓儒家“君道”?简言之即“为君之道”,集中体现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主张。
本书所致力于的“君道观”研究,实际上也就是我国身处不同历史分期中的人们对君道由何而始、君道何所尊奉,君道所行何之等一系列关涉君道的基本问题的权衡评判以及其中有无深意的探讨。探讨先秦儒家君道观,对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和先秦哲学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君道之始——君位传承之原初探问
一、传说时代的帝位传承谱系
二、尧舜禹之间的禅让传承
三、夏商西周的血脉承继
四、汤武革命的改朝换代
五、“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
第二章 君道之基——君权天授之神道信念
一、万物有灵与作为至上神的天
二、天与人的相通与交感
三、天与天子观念的逐步完善
四、五德终始下的“天命”改易
五、儒家之“天命德延”
六、其他学派对君道合法性的分说
第三章 君道之本——“以德配天”之政道诉求
一、“予一人”的政治担当
二、《洪范》之“君德三应”
三、“和实生物”的政权真意
四、孔子的“北辰”之冀
五、孟子的“保民”之释
六、苟子的“现实”诠解
七、其他学派对“君德”之分疏
第四章 君道之正——典制礼法之治道纲要
一、传说时代的典制初立
二、《周礼》的典制沿革
三、西周后期的政治实践
四、孔子对周朝典制的“礼”之扩展
五、苟子“隆礼重法”的现实革易
六、其他学派对典制礼法之疏解
第五章 君道之助——贤正士人之治道凭依
一、历史记述中的“周公”
二、孔子言谈中的治政“君子”
三、《大学》《中庸》的“为政”之路
四、孟子的“大人”形象
五、苟子以“雅儒”“大儒”为代表的理想治政人格
六、其他学派对贤正辅臣作用的理解
第六章 君道之宜——仁民教民之政治根本
一、《尚书》文本中的“亲民”与“天民合一”
二、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德礼化民”
三、孟子的“仁政保民”之教
四、苟子礼法并重的“裕民”之道
五、其他学派对君民关系的评述
结语 君道之冀
附录 先秦大事记兼诸子部分活动年表
参者文献
导语
本书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经过多年的修改完善而成的学术论著,采用哲学与史学相结合的方法,将儒家君道思想与先秦诸子相关思想相参照,广泛搜集和研读了先秦诸子经典文献中有关君道的论述,围绕先秦儒家君道理论,从君位传承、君权神授、以德配天、典制礼法、贤能辅佐、仁民教民六大方面展开系统而深入的梳理和探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正德配天--先秦儒家君道观研究/中国哲学青年学术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237435
开本 32开
页数 3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21-09-01
首版时间 2021-09-01
印刷时间 202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98
CIP核字 2021184273
中图分类号 B222.05
丛书名
印张 10.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