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马伦著的《彩虹尘埃(与那些蝴蝶相遇)》将蝴蝶在艺术、文学、广告和科学中的地位,以及人类近年来为保护它们所做的努力纳入了思考范围。
蝴蝶影响着那些特立独行的人格,激发博物学家约翰·雷的研究热情,唤醒著名小说家纳博科夫的创作灵感。
作为一部文化研究与自然写作的典范,这是一次发自肺腑的致敬,献给让我们沉浸在蕴含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蝴蝶之力。
图书 | 彩虹尘埃(与那些蝴蝶相遇)/自然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彼得·马伦著的《彩虹尘埃(与那些蝴蝶相遇)》将蝴蝶在艺术、文学、广告和科学中的地位,以及人类近年来为保护它们所做的努力纳入了思考范围。 蝴蝶影响着那些特立独行的人格,激发博物学家约翰·雷的研究热情,唤醒著名小说家纳博科夫的创作灵感。 作为一部文化研究与自然写作的典范,这是一次发自肺腑的致敬,献给让我们沉浸在蕴含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蝴蝶之力。 目录 前言小红蛱蝶 第一章 初见蝴蝶 第二章 追寻红点豆粉蝶 第三章 美希眼蝶:热爱的诞生 第四章 提托诺斯火眼蝶:与让·傅华萨、约翰·福尔斯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同行去采集 第五章 格兰维尔女士的豹蛱蝶 第六章 在银弄蝶的招牌之下 第七章 金猪蝶:那些蝴蝶们的芳名 第八章 看见红色:将军蝶 第九章 烈火与硫黄:蝴蝶与想象 第十章 绿豹蛱蝶和珠缘宝蛱蝶:有关蝴蝶的绘画 第十一章 尾声:嘎霾灰蝶及其他掉队者 第十二章 赭眼蝶:如何保护一种蝴蝶 第十三章 告别:红襟粉蝶,黎明的女儿 附录:英国的蝴蝶 致谢 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导语 《彩虹尘埃(与那些蝴蝶相遇)》以作者彼得·马伦年少时与一只蝴蝶相遇,从此开始饲养和研究蝴蝶的故事作为开端,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来认识蝴蝶和整个博物史中钟情于蝴蝶研究的人们。这本书不仅可以作为一本赏蝶指南或蝴蝶博物志,还再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蝴蝶以怎样的方式启迪和愉悦我们所有人——包括博物学家和普通人的生活。此外,作者还就蝴蝶在艺术、文学、广告和科学方面的特殊地位,以及它对我们的心灵、生活和想象力等方面的影响做了生动的阐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彩虹尘埃(与那些蝴蝶相遇)/自然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作者:(英)彼得·马伦 |
译者 | 译者:罗心宇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578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24 |
CIP核字 | 2018023613 |
中图分类号 | Q964-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0 |
宽 | 159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