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唐代女道士的生命之旅 |
内容 | 商品特色 女道士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在唐代崛起,这在中国妇女史上前所未见。本书稿对唐代女道士这一群体展开完整而全面的研究。首先通过还原历史情境,细致地描述女道士在唐代崛起的原因,包括朝廷政策和性别关系的变化,然后以皇家公主和普通家庭出身的女道士为例,具体分析她们入道的原因,以及她们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权力关系、仪式活动,接着以柳默然和胡愔两位女道士理论家以及李季兰、元淳、崔仲容、鱼玄机四位女道士诗人为例,运用碑刻铭文、敦煌文献等,论述她们在各自领域的成就,她们已突破那个时代的限制,寻找自我,最后得出结论:虽然中国社会的传统结构对女性不力,但她们并不是牺牲品,而是有可能成为生机勃勃的力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参与性别关系的重组、权力构成的交涉,及社会发展的运作,唐代女道士即为这一代表。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性别化的社会宗教群体:唐代女道士的崛起 一 唐代皇室对道教的扶持 二 道教的整合和宫观制度的建立 三 变化中的性别关系模式 四 女道士作为性别化群体的崛起
第二章 唐代皇室入道女性的命运和权力 一 命中注定抑或自主选择:入道公主及其他皇室和宫廷女性 二 权力和成就: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 三 结语
第三章 宗教领袖、实践及仪式活动 一 唐代女道士的宗教经历综述 二 领导能力和道观管理 三 宗教实践和社会责任 四 仪式活动 五 结语
第四章 柳默然与道教内修理论 一 柳默然的生平和宗教经历 二 两篇《坐忘论》的作者归属问题 三 碑刻《坐忘论》的主题 四 薛元君碑铭的观念 五 结语
第五章 道教修炼和医学养生:女道医胡愔的遗产 一 胡愔的生平和《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的撰写 二 五脏与五行宇宙论的关联 三 胡愔对脏腑神形象的描述及其影响 四 胡愔的季节性脏腑养生体系 五 结语
第六章《瑶池新咏集》与三位女道士诗人 一 《瑶池集》重辑 二 李季兰的生平和诗歌 三 元淳的生平和诗歌 四 崔仲容的生平和诗歌 五 结语
第七章 女道士诗人鱼玄机的生活和诗歌 一 重构鱼玄机的传记 二 爱和激情:欲求的主体 三 性别觉醒和自我认可 四 结语
结论
附录 杜光庭与唐代道教女性圣传 一 《墉城集仙录》的编纂时间及目的 二 《墉城集仙录》中唐代道教女性圣传考述 三 杜光庭对道教女性形象的重塑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唐代女道士的生命之旅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贾晋华 |
译者 | 译者:贾晋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8706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9 |
出版时间 | 2021-12-23 |
首版时间 | 2022-01-01 |
印刷时间 | 202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28 |
CIP核字 | 2021147340 |
中图分类号 | B957.2 |
丛书名 | |
印张 | 2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42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