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众神的怪兽(在历史和思想丛林里的食人动物)/自然文库
内容
内容推荐
当人兽冲突无法避免,当荒野中没有猛兽在游荡,我们该如何寻回对自然最初的畏敬?
我们内心深处有一种原始的东西,正随着我们的无知而消失。
几千年来,狮子、老虎和其他大型掠食动物的存在让人类心存畏惧,因此它们的凛凛威风成了史诗和传说的素材。但是如今,这些动物可能只存在于玻璃屏障或铁围栏的一端,而我们则高高在上地端详它们。这种变化正在改变我们对自然的态度,忘记自己和大型掠食动物属于一个生态系统,这同时也改变了我们对待它们的方式。
因此作者将专业的目光投入到因人类扩张而在迅速消失的荒野,去追踪大型掠食动物的故事和文化,以期重新审视我们对吃人动物所保有的恐怖,进而反思人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并对顶级捕食者目前不乐观的处境发出呼吁。
作者简介
刘炎林,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大型兽类调查和保护工作;现供职民间环保机构猫盟CFCA,致力于调查和保护中国的野生猫科动物。出版过野外调查记录《发自荒野的情书》,译有《濒临灭绝: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目录
力量与荣耀的食物链
曾有狮踪
麝鼠难题
鱼钩上的利维坦
九趾棕熊的阴影
牙齿与肉
新思维
科学幻想的终结
引用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序言
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参观
吉尔森林的时候,我满脑
子都是写这本书的念头。
吉尔的狮子是这本书的起
点。印度野生动物研究所
的拉维·切拉姆带我观察这
些狮子,慷慨分享他多年
的野外经验。从他已发表
的作品以及未发表的数据
和见解中,我获益良多。
因此,我欠他一份特别的
感激,在此我欣然承认。
还有许多科学界和非科
学界人士为我提供诸多帮
助。在书后我将一一致谢
导语
关于食肉怪物的书往往耸人听闻,但戴维·奎曼给这个主题带来了他标志性的睿智,以及对生态和社会真相的敏锐感知。这是一本关于狮子、老虎和熊的呱呱叫的好书,对了,还有咸水鳄。奎曼,这位著名的科学作家,甚至做了一些现代作家不敢做的事情:他对猎物(比如印度吉尔遭到狮子侵袭的村民)的同情,就像对仅存的捕食动物的同情一样多。
精彩页
力量与荣耀的食物链
长久以来,巨大而可怕的食肉动物始终与人为邻。它们是智人演化的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它们是人类认识到自身是一个物种的心理背景的一部分,它们是我们为生存而创建的精神体系的一环。大型食肉动物的尖牙利爪,它们的凶猛残暴和饥饿环伺,是人类努力避免但永难遗忘的冷酷现实。每隔一段时间,总有可怕的食肉动物从森林或河流的暗处现身,将人类杀死并吃掉。这是人类所熟知的一种灾难,就像是今日的车祸,尽管司空见惯,却鲜活在目、触目惊心,思之毛骨悚然。这种灾难寓意深长。在人类最早的自我意识中,必然包含了“身为鱼肉”的部分。
如今,“食人动物”(man-eater)一词可能有些不合时宜,以至于关心食肉动物的人士希望彻底废弃它。一种看法是,这个词带有性别歧视的味道:食(男)人兽。另一种看法是,这个词哗众取宠,误导公众。那些物种的某些个体确实会偶尔杀死并吃掉人,但称它们为食人动物有点言过其实,这强化了人类对它们的极度恐惧。第一种反对意见——涉嫌性别歧视——是有关语义的争议,我们留待语义学者去讨论。第二种反对意见——涉嫌煽动恐惧——则是本书要讨论的。对食人动物一词的不适,并非捕风捉影。食人动物形象的惊悚价值已被充分挖掘。我办公室的书架上塞满了有关捕食的文学作品。一些书名骇人听闻,丝毫不加掩饰,诸如《死亡的利爪》《鳄鱼来袭》《人类即猎物》,甚至简单粗暴地取名《袭击!》。最后一本书的封面是龇牙咧嘴的灰熊,嘴唇后翻,露出巨大的犬齿和粉灰斑驳的舌头,像是在低声咆哮(但也可能是打哈欠,或是生物学家所谓的性嗅反射,一种嗅觉动作)。这是一张近距离的特写,你甚至可以看到灰熊的喉咙,想象自己葬身熊腹,跟它吃下的“杨帕根”(禾羽芹属植物)、美洲越橘和美国白皮松果搅合在一起。杂乱的藏书中还有另外三本,《食人动物》(Maneaters)、《食人动物》(Man Eaters)和《食人动物》(Man-Eater),封面也都是龇牙咧嘴的猛兽,其中一本的副标题是“动物追踪、撕咬、杀死和吃掉人类的真实故事”。我手里还有一本《察沃的食人动物》(The Man-Eaters of Tsavo),算是这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作者J.H.帕特森(J.H.Patterson)中校在1898年监理乌干达铁路建设时,射杀了两头四处劫掠的狮子。装点帕特森一书封面的——你能猜到了吧?——又是咆哮的狮子。使用这些咄咄逼人的照片,再加上咄咄逼人的“食人动物”一词,无非是为了消费动物而演出的一场通俗闹剧。不客气地说,我们甚至可以称之为猛兽色情作品。事实上,大型食肉动物与无处不在的灵长类关系历来紧密——虽然后者有时也因为鲁莽而绝望地沦为猎物——源远流长而充满张力。但是,这些随处可见的通俗闹剧、“利齿毛片”,无疑是对这种密切关系的扭曲。
尽管有这些反对意见,我还是不愿从字典中抹去“食人动物”一词。
P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众神的怪兽(在历史和思想丛林里的食人动物)/自然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戴维·奎曼
译者 译者:刘炎林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201162
开本 16开
页数 4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2-01-01
首版时间 2022-01-01
印刷时间 202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86
CIP核字 2021234793
中图分类号 S863
丛书名
印张 2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9: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