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凉山的人(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九篇彝族题材的散文集。以回忆的笔触,大体每篇书写一个代表性的彝族人物,如作为彝族强人的祖辈,深受彝族文化熏染的兄长,害羞的母亲,在新旧时代遭遇完全不同人生的彝族祭师、欧婆婆,等等。通过写人,写出了彝族的文化、风情,也写出了彝族社会几十年间的变迁。作品写人叙事真切自然,转圜自如,笔调看似轻松,淡然云烟下却展现出一列列厚重起伏的历史山峦。 作者简介 冯良,1963年生,四川凉山人。198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系,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藏学出版社原副总编辑。著有长篇小说《西南边》《西藏物语》《秦娥》、散文集《彝娘汉老子》等。 目录 凉山少年 喜德县 沙,沙马拉达的沙 害羞的民族 有名气的人 彝娘汉老子 病故的老阿牛 一个苏尼 欧婆婆传 导语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得主冯良九篇悠远散记。 凉山少年、彝族祭师、有名气的人、害羞的民族……写人叙事,真切自然,转圜自如,淡然云烟下展开一列列厚重起伏的历史山峦。 《凉山的人》之于四川凉山,可以媲美《湘行散记》之于湖南湘西。著名画家程丛林插图。 精彩页 凉山少年 家兄名,单字“维”,初中以前,以为是“伟”,他自己也总在课本的封皮上落以“伟”字。等到小弟出生时起名“瑜”,方知家兄名“维”,取自三国人物姜维;“瑜”也取自三国人物,东吴大将军周瑜是也。 从没问过父亲,三国人物有的是大牌,起码周瑜不如诸葛亮吧,为何给两个儿子一个名之维一个名之瑜,都算不上三国时的大英雄大机灵鬼。 忆当年,冬天的夜里围着红红的钢炭火盆,门外风呼呼。冷得浸骨,父亲给我们讲水浒说三国,演义过的,最能触发他讲述热情的,我听得多的是王矮虎和扈三娘的故事、武松的故事、浪里白条的故事、李鬼不是李逵的故事,晁盖也在其中。等我有了阅读能力,自己去读书时,才知道我父亲讲到的这些人物只是瞬间的精彩,不像他给我的感觉,他们贯穿在全本小说里呼风唤雨,是小说的灵魂所在。最让我失望的是,这些人物,比如王矮虎、扈三娘,他们不打不相识,具备了男女浪漫的基本也十分诱人的情愫,而且女强于男,反传统,按我父亲的讲述,完全是天造一双地设一对,看到终篇,原来在后面捣鼓的是宋公明,不免扫兴!随着年龄渐长,我也越来越认识到我父亲在作为讲述者时,他是在自己的立场上做了发挥的。他对讲述内容的选择和发挥令我钦佩,他虽然在日常生活里表现出崇敬大人物大事件的一面,但喜好的对象更多的是有个性的配角、小人物,对由这些小人物生发的趣事、囧事津津乐道,天性里的喜剧感让他一生不势利,心疼自己,凡事不那么在乎,跟得上时尚,哪怕一点点,所以也不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包括子女的。 说到他对大人物的崇敬,有案可稽。比如当他从某个信息源知悉司马迁为避祸,留嘱让自己的后人改姓为司或马,甚而冯时,他觉得特别荣光,想不到自己竟然可能是司马迁的苗裔,逾两千年后。 以上两个方面谈不上是家父的矛盾处,就像我们学的哲学,得辩证地、唯物地来看世界,事物都是波浪似的前进,螺旋似的上升,当然,也会反向行之,人生也如此。 总之,不知道姜维哪里打动了父亲,他用“维”来做了长子的名字。而“维”字在我们的成长阶段不具可感性,远不如“伟大”的“伟”来得通俗易懂。 或者姜维的武将身份,父亲对儿子的愿望如此吧,毕竟他是车人出身。 不论“伟”,还是“维”,1959年4月生人,母彝父汉,俗称的“彝娘汉老子”的后人,家兄,展开了只属于他的人间旅途。 家兄,包括我在内的一代人成长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军几乎是我们那偏僻山区男孩们的唯一理想,它展现的荣耀、威武、浪漫,令男孩子们神魂颠倒,孜孜以求。这个理想贯穿于他们对社会、人生的理解,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包括历来尚武的民间风气促成的。 还要更小的时候起,小学三五年级时,我哥哥每天进入梦乡前的常课基本是一个人的战斗。最常听见的是他模拟的枪炮声,嗒嗒嗒,轰轰轰,点射声啾啾,子弹随意穿行,余音尚绕梁,已然击中假想敌。随之,响起的是战死者临终前的呼痛声、倒地声。情景也模拟得很充分,你冲锋我掩护,手榴弹支援,竟然还有迂回、包抄、堵截这样的专业作战术语。能听见他的翻滚声、匍匐声。他还会压低嗓门,略带惊恐地报告连长,有条蟒蛇出现在坑道,正朝他爬来。但他表示自己把持得住,绝对不会弄出动静来被敌人发现。有时是马蜂。夏天蚊帐里赶之不尽的蚊子,他如果啪的一声打中了的话,会欣喜地欢呼自己打下来敌人的一架飞机。 P1-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凉山的人(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冯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绘画:程丛林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116155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22-01-01 |
首版时间 | 2022-01-01 |
印刷时间 | 202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44 |
CIP核字 | 2021259466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194 |
宽 | 139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