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别说你懂心理学(你所不知道的10个心理学真相)
内容
编辑推荐

《别说你懂心理学(你所不知道的10个心理学真相)》由张友源所著,每一次产生美丽错觉的背后,每一次挑战行为怪圈的背后。

都有一种潜在的力量在推动我们不断思考。

通过现象看本质,解读职场与生活中奇特的行为模式。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当你学会认识自己、学会自我控制的时候。

你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内容推荐

《别说你懂心理学(你所不知道的10个心理学真相)》由张友源所著,从晕轮效应、惯性效应、稀缺原理、留白效应、喜好效应、刺猬效应、手表定理、熟人效应、互惠原理和最后通牒效应等心理学原理角度,解读了很多工作和生活中的行为怪圈,让读者更好地认清自己,平和心态,进而掌控好自己的行为。本书集趣味性、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在翻阅这本《别说你懂心理学(你所不知道的10个心理学真相)》图书时,你能感受到有趣的心理学散发出来的巨大力量。

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人会因为一把菜刀而爱上整个厨房?——晕轮效应&生活

 1.把“晕轮效应”放在解剖台 2

 2.看了辛巴,你会认为所有狮子都是狼养大的 6

 3.喜欢一个人,也就意味着要接受他的缺点 9

 4.为什么人们会因为想要赠品而买下不需要的正品? 13

 5.在你的眼里,偶像总是完美的 18

第二章 为什么嘴里还没来得及喊“停!”脚就冲过去了——惯性效应&行事

 1.想想你每天重复最多的一个动作 22

 2.惯性是行为因素导致,还是心理因素导致? 26

 3.不要让惯性束缚了你的思维 29

 4.你的想法别人怎么会知道呢? 32

 5.别让惯性左右你的行为! 36

第三章 稀有→哄抢→涨价→再哄抢,谁是幕后黑手——短缺原理&消费

 1.为什么有些东西越是涨价,人们就越想购买? 40

 2.为什么有些东西那么廉价? 45

 3.“限时抢购”为什么这么有效? 50

 4.机会越少,越要快抢,高价也就产生了 54

 5.“需要”为何成为“必须要”? 59

第四章 为什么给半块糖最让人迷恋,让人沉醉?——留白效应&恋爱

 1.吃到一半便没的吃的糖是最勾人魂魄的 66

 2.给别人留下适度的空间 70

 3.没有结尾的故事,往往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 75

 4.情人之间的话“点”透,不“说”透 79

 5.为什么你对一些“一知半解”的东西很好奇? 83

第五章 鱼会不会上钩,那要看鱼钩上的饵对不对它的胃口——喜好效应&兴趣

 1.为什么兴趣的浓度可以达到让人失控? 88

 2.为什么有的人因为太喜欢,而情不自禁地去“犯错”? 93

 3.为什么兴趣会变成弱点,成为别人利用你的武器? 97

 4.为什么兴趣也会令人喜新厌旧? 101

 5.对着喜好“拍马屁”的效果 104

第六章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刺,要想不受伤,就请保持距离!——刺猬效应&工作

 1.保持最佳的距离——刺猬效应 108

 2.不要轻易闯进职场交往的禁区 114

 3.“亲密无间”不如“亲密有间” 120

 4.对顾客过度热情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125

第七章 一只手表一个方向,手表多了,也就没有方向感了——手表定理&目标

 1.看着两只或几只手表时为什么会让人对时间变得不确定? 132

 2.这么多领导!你到底听谁的呢? 137

 3.选择一种,你将会过得更好! 141

 4.认准一个,心便会变得执着了 148

第八章 人们为什么不断地把陌生人变成熟人?——熟人效应&交际

 1.“哦,我认识你,你是……”——为什么人们总爱以此为搭讪的开场白? 154

 2.为什么熟人更容易让人放下防备? 158

 3.一些人在有选择性地把陌生人变成熟人 162

第九章 当你在说“给我……”时,对方在想“我能从你那里得到什么?”——互惠原理&利益

 1.你不给他牛奶,他凭什么给你面包 168

 2.一个人主动给予,实际是在向你索取了 173

 3.是什么让你有一种负债感? 177

 4.为什么他人让步后,我们也有义务做出让步? 182

第十章 一个人在被“枪指着脑袋”时,效率反而是最高的——最后通牒效应&效率

 1.什么是“最后通牒效应”? 188

 2.“差一点,我就是第一名了!”为什么你总是差一点? 195

 3.心中总想着退路,就永远达不到目标 199

 4.在最后期限,人们会不顾一切 204

试读章节

在生活中,如果认定了这个人是好人,那么,即使这个人做了坏事,也会为他找借口开脱,而且把这个人身边的人也想得很好。可是,如果认定了这个人是坏人,那么,即使这个人做了好事,也会满不在乎地认为这个人做这件事出于歹毒的目的,而且这种不好的印象也会牵连身边的人。

真的是好人身边都是好人,坏人身边都是坏人吗?

“杰瑞,这就是我给你说的我的朋友哈维。”

迈克带着哈维来到杰瑞的工作室。

“哈维什么时候可以上班?”

“如果不介意的话,明天就可以来上班。”

“需不需要考核一下?”

“考核?嗨,伙计,我可是非常相信你的。好了,明天来上班吧。”

杰瑞和迈克是非常好的朋友,杰瑞有了自己的工作室,迈克的朋友哈维又想找相关的工作,于是,迈克就把哈维推荐给了杰瑞。杰瑞认为,迈克是值得相信的,他的朋友当然也值得相信,所以,哈维享受特权,进了杰瑞的公司。可是,后来发生的事让杰瑞很是吃惊。

哈维在工作上是有一定能力,可是品行却让杰瑞有些无法接受。杰瑞接到了很多女员工的投诉,哈维常说一些不堪入耳的话骚扰女员工。杰瑞有些不相信,他想,迈克可是一个正人君子,哈维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的。但是,他错了。有一次,他无意间听到了哈维对女同事说的话。

哈维的“恶行”还不止这些,比如上班时间不停地用公家电话播打私人电话。由于是通过特权进公司的,哈维自认为高人一等,不把同事放在眼里。全盘考虑后,杰瑞不得不辞退了哈维。

看完这个事例,你可能会对于以前的看法有所改变。杰瑞看好迈克的人品,理所当然认为迈克身边的朋友人品也很好。事实有时并非如此。

对于形成的第一印象,或许是正确的,或许是错误的,这种判断容易让人在看问题时受到影响,不能深入了解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P7-8

序言

有些人因为想要得到赠品而情愿或是不得不买下推销的商品;

有些人把偶像奉为神一样,忠实地信仰着;

有些人每天将一个动作一句话重复上百遍、上千遍以至于练就了不可思议的本能反应:

有些东西越是涨价,人们就越想买;

有些人尝到了一半糖果的甜味之后便久久不能释怀;

有些一知半解的东西,人们往往更好奇;

有些人近乎疯狂地对待自己的兴趣,自己都难以控制;

有些时候过度热情反而会起到相反效果;

有些时候看着两块手表反而让人对时间变得不确定;

有些人在有选择地把陌生人变成熟人;

有些人在给予的时候,已经想着索取了;

有些时候,受到最后期限的紧逼反而能够大大提高效率;

这些有趣的现象并不罕见,就像一幕幕戏剧一样,时常在人们的生活中一次次上演。

表面看来,这些只是人们行为引发的现状思考;事实上,这一切行为的初衷都源于心理。

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源于心理,它是一切活动的导火索,人的行为在一些心理信号的暗示下才会得以发挥。

这就是有趣的心理学,也是我们本书将要倾情向读者展示的极具魔鬼力量的心理学。

行为背后不为人知的缘由需要我们学习和认知,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解读心理学常见原理,将给予你最好的解释。

本书旨在让你了解自己,了解生活常态,从而可以更好地调整好心态,进而掌控好自己的行为。

都说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当你了解了自己,学会自我控制的时候,你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张友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别说你懂心理学(你所不知道的10个心理学真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友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288721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4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