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房间里的母亲
内容
内容推荐
《房间里的母亲》是加拿大作家希拉·海蒂半自传性的小说,主题是女作家因生育和生存而产生的意义焦虑。
“我”是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作家,在即将告别育龄的时候,突然对是否应该和已育有一女的伴侣迈尔斯生孩子产生了严重的焦虑。
“我”效仿《易经》的卜卦,通过三枚铜钱来占卜,试图获得让自己平静的答案。在诉诸偶然、神秘启示或无意识的过程中,“我”清晰地看到坚固而无情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心理对母职长久的规范和扭曲。同时,“我”也开始追溯家族其他女性的个人史,比如在集中营幸存下来的外祖母充满厄运的人生,比如母亲为了追求医生的事业、长期在家庭生活中缺席。
“我”最终谅解了自己的母亲,并承认对母亲无比深沉的爱,最终“我”将自己选择不生育的决定作为向母亲致敬的方式:“我”母亲努力工作直到老年,是为了实现她的母亲未竟的生活目标;而“我”也释然地发现自己要面对的人并不是自己潜在的后代,而是母亲——“我”决定效仿她,让工作成为自己的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
希拉·海蒂,加拿大作家,二十四岁出版处女作小说《人应当如何生活》,此后相继出版小说《打勾》《中间故事集》《房间里的母亲》《紫色》等。曾被《纽约时报》评为“值得关注的年轻作家”,其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二十一种语言。海蒂还著有戏剧《所有甜蜜的日子何其愚蠢》,目前生活在多伦多。
目录


纽约

巡回签售

经前综合征
出血期
卵泡期
排卵期
经前躁郁期
出血期
卵泡期
排卵期


导语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金融时报》《白评论》2018年年度图书,作家萨利·鲁尼力荐!
“社会总是让女人觉得自己像一个罪犯,无论她做出什么决定,无论她有多努力。做母亲的像是罪犯。不做母亲的也像是罪犯。”
《房间里的母亲》是加拿大作家希拉·海蒂半自传性的小说,也是女作家为生育和生存意义焦虑的内心独白。
书评(媒体评论)
在孩子这个问题上,海
蒂笔下的主人公让人想起秀
拉——托尼·莫里森写于
1973年的同名小说的主人
公。
“你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你该生个孩子了。那样你就
安心了。”
她回答道:“我可不想造
个什么人出来。我只想造个
我自己。”
——《纽约时报》
一个母亲需要让自己随
时在场,但一个作家需要关
上房门。
——《纽约客》
这就是海蒂要处理的双
重困境:如果你选择不生育
,你就不如一位母亲重要;
如果你选择成为母亲,你就
不如你的孩子重要。“母性”
当然也与你自己被抚育的经
历有关,小说主人公发现如
果不去真正思考她的母亲,
她根本无法回答是否生育的
问题。
——作家萨莉·鲁尼,《
伦敦书评》
书中对现代女性和生育
的道德、社会、心理的思考
充满洞见和启发,也是对关
于“女性”定义的最新范式的
一种回应。
——作家、《成为母亲》
作者蕾切尔·卡斯克
精彩页
昨晚,我做了一个非常逼真的梦。这个梦太离谱了,我居然梦见和我的儿子在一起,他五岁左右。梦里,我盯着他的脸看了好久。我知道那是他,知道这是梦,我还一直想写下来——写成事实,写我与未来儿子的相遇。这显然是我和迈尔斯的孩子。小男孩的肤色比我和迈尔斯都略深一些,他有一张聪慧、机灵的脸庞。在某个时刻,我正在哭泣,悲伤的泪水顺着脸颊淌下来;小男孩坐在厨房的窗沿上望着我,看得出,他被我展现出的成人的情绪弄得不知所措。我意识到不该把太多情感生活的东西强加给他,对他来说,这负担太重,难以承受。他看起来那么娇弱,那么惹人爱怜。我爱他,可我同时觉得,我对他的爱与我想象中的不一样;不知为何,这不是我以为的发自内心深处的爱。我感到离他有些遥远,有些疏离了。但我喜欢端详他的脸庞,凝视他的眼睛。我对自己说,难以相信,我正看着我未来的儿子的脸!我想要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他那么纤瘦、乖巧。
半夜里,我从梦中醒来,对我所过的生活又恨又怕。一个年近四十的女人,生活拮据,租着老鼠乱窜的单元房,没有积蓄,没有一儿半女,遭过婚变离异,至今仍在自己出生的城市里生活。十年前,我的那段婚姻破灭时,父亲告诫我:下一次——想好了!我似乎并没有像他劝告的那样好好想过。我认识到我未曾认真思考,而是继续任凭自己被生活的浪潮冲击鞭打,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迈尔斯说决定在我——他已经有一个孩子,不想再要了。他的那个孩子纯粹是意外才有的,那时他少不更事。眼下孩子和她妈妈住在国外,节假日会来我们这里,和我们待上半个暑期。养育充满风险,他说。他的女儿很可爱,可是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将遭遇什么。如果我想要个孩子,我们可以有一个,他说,不过你可得打定主意了。

是否想要孩子是我自己一直保有的一个秘密——也是关于我自己的最大的秘密。
在你感到举棋不定的时候,不妨等一等吧。可是要等多久呢?下周我就三十七岁了。做某些决定的时限越来越短。我们这些内心充满矛盾的三十七岁的女性,如何知道自己后来会怎样?一边是孩子带来的幸福,一边是哺育的艰苦。一方面,是没有孩子可以选择的自由自在的人生,另一方面,是你从未拥有孩子而失去的东西——但失去的是什么呢?是爱,是后代,是妈妈们眉飞色舞谈论着的做母亲的感觉,仿佛孩子只是一样可以拥有的物件,而不是一项你要全心投入的事业。履行母职似乎才是难度所在。拥有孩子的感觉自然妙不可言,但孩子不是用来占有的,而是用来经历的。我知道我比大多数母亲拥有的更多,但我也比她们拥有的更少。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一无所有。但对此,我乐于接受,并且认为我不需要孩子。
昨天我在电话上和特蕾莎聊了聊,她五十岁上下。我说,别人好像一下子把我甩在了后头,他们有婚姻,有房子,有孩子,有存款。她说,当一个人开始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就需要更加仔细地审视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了。我们必须遵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人们常常随波逐流,被卷入世俗的浪潮,在这样的生活里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然而,怎么可能只有一条路是正当合理的呢?她说,即使最终选择了这种生活,对许多人来说,也是走错了路。倏忽间,他们已经四十五岁了,五十岁了,接着一头碰到南墙。随波逐流很容易,她说,但也只能到此为止。

我之所以想要孩子,是因为我想要像那些有孩子的、令人佩服的女性一样被赞美吗?是因为我想被当做正常女性看待,还是因为我想成为最优秀的女性——不仅有工作,还有养育的欲望和能力,有能孕育的身体,还有想要和她生育后代的人?我之所以想有个孩子,是为了证明我是那种想要孩子而且能够如愿以偿的(正常)女性吗?
不想要孩子就是不想按照别人的眼光生活。为人父母者所拥有的伟大财富,是我永远无法企及的,可它再了不起,我也不想要,哪怕为人父母就像中了大奖,如获至宝,可以获得一种宽慰感——成功繁衍的宽慰。生物意义上的成功,有时候看来仿佛是唯一重要的事,而且这在社会意义上也被认为是成功的标志。
赋予许多人以生活意义的东西,我却不想要,这有些悲哀。悲哀于没有像别人那样拥有一个更普通的人生——人们假定的生命周期——一个生命周期的结束是另一个生命周期的开始。但从你的生命中并没有诞生新的生命周期,那会是怎样一种感觉?就好像你的生命一片虚无。看着别人的生命里发生了美好的事,难免让人有些失落,但那些并非你自己真正渴望的东西。
P21-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房间里的母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加)希拉·海蒂
译者 译者:赵美园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69504
开本 32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22-01-01
首版时间 2022-01-01
印刷时间 202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90
CIP核字 2021259986
中图分类号 I711.45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5
131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4: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