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山”“水”二字,既指自然空间中的山、水实体,也涵盖有“自然界”之意,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从山水文化的视角,以上海山水为主线,以峰泖和江浦为重点,采用图文并茂方式,探究山水文化的形成及演化,解说其中的山水意象和风水意韵,力求使读者全方位了解上海山水文化的内涵和意境。
本书可供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地理及上海历史文化研究人员及爱好者使用,也兼顾到对上海山水文化感兴趣的一般读者和旅游者的需要。
图书 | 沪山渎水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传统的“山”“水”二字,既指自然空间中的山、水实体,也涵盖有“自然界”之意,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从山水文化的视角,以上海山水为主线,以峰泖和江浦为重点,采用图文并茂方式,探究山水文化的形成及演化,解说其中的山水意象和风水意韵,力求使读者全方位了解上海山水文化的内涵和意境。 本书可供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地理及上海历史文化研究人员及爱好者使用,也兼顾到对上海山水文化感兴趣的一般读者和旅游者的需要。 作者简介 陈小明,笔名“辰阳”,男,广东省潮阳市人。毕业于东南大学,管理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化工、环保及化工矿山建设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研究方向为建设土程管理与工程文化。 目录 第一章 山水概述:沪渎山水略要 第一节 山水文化 第二节 风水文化 第三节 沪渎概述 第二章 峰生泖现:沪渎山水之初 第一节 沧海桑田 第二节 地辟峰生 第三节 潮退泖现 第三章 松郡三泖:沪渎渊水之源 第一节 古江吴淞 第二节 申江黄浦 第三节 松郡三泖 第四节 荡漾河湖 第五节 江湾浦滩 第四章 云间九峰:沪渎山土之根 第一节 云间九峰 第二节 峰外有山 第五章 九峰三泖:沪渎意象山水 第一节 峰山情深 第二节 泖水意长 第三节 峰泖意象 第六章 三泖九峰:沪渎造极池山 第一节 峰泖前世 第二节 东海仙境 第三节 始皇觅仙 第四节 造极池山 第七章 江浦汇油:沪渎意韵风水 第一节 祈平求安 第二节 相土尝水 第三节 汇水龙潭 第四节 江浦汇汭 第八章 泖和峰谐:沪渎山水悟道 第一节 平波安澜 第二节 滨泖圩田 第三节 熬波煮海 第四节 绿泖青峰 后语 参考文献 导语 书名“沪山渎水”取“沪渎山水”之意。“沪渎”是上海地区的古老称谓,“沪”为古时海边渔民用于捕捉鱼蟹的竹篦渔具,也是当今上海的简称,“渎”则是古时江河入海口地段的称谓。 上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笔者来上海工作生活多年,在融入上海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慢慢悟出一些诸如山水文化等内在特质,感触颇多,故动手提笔,与读者分享。 本书以沪上(上海别称)峰泖和江浦文化为主线,从山水文化的角度,探究山水的演化,解说山情水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沪山渎水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辰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19847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3 |
出版时间 | 2021-12-01 |
首版时间 | 2021-12-01 |
印刷时间 | 202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00 |
CIP核字 | 2021245957 |
中图分类号 | K928.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40 |
宽 | 172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