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书随笔(Ⅱ)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收集报刊专栏“霜红室随笔”“香港书录”“书鱼闲话”的文章,后附数篇译文,既有阅书之感,又涵盖丰富的中外文坛掌故,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更流露叶灵凤对读书、文艺、生活和家国的爱。
目录
霜红室随笔
香港书录
书鱼闲话
译文附录
序言
叶灵凤是画家、作家,也是藏书家。
他是从美术学校出来的,似乎还没有登上画
坛就转入了文坛,还来不及真正做一个画家就已
经成为作家,老的说法,是画名为文名所掩了。
三十年代后期他就不再画画。许多认识他的人都
没有见过他的画,除了早年的一二封面设计,他
手头也许还藏有当年的一二作品,却总是秘不示
人,虽然他这样做并不是“悔其少作”。
作为作家,他很早就写小说,但后来,至少
是进入四十年代以后,也就几乎不再写小说,却
不是搁笔不写文章,不仅写,还写得很勤,写的
多是散文、随笔,而其中绝大多数是读书随笔。
这因为他首先是一位“真正的爱书家和藏书家”
,喜欢书也喜欢读书;又因为更是一位作家,这
就注定要有大量的读书随笔生产出来了。
爱书家,这一般很少听到的称呼在他笔底下
却常常可以看到,猜想他更愿意被人称为爱书家
而不是藏书家。
他早年在上海虽藏书万卷,抗日战争中都散
失了。定居香港后他又从无到有地买书、藏书,
估计不应该少于上海这个“上卷”之数,但他身
后家人把藏书送给香港中文大学,整理后说是六
千多册,这个“下卷”的数字倒是有些出人意外
的。论时间,这“下卷”的时间是长多了。
遗书未上万,遗文却过百万。
在他一九七五年离开人世的时候,仅仅是遗
留下读书随笔之类的文字,就不少于一百万言,
包括已出书和未出书的。
在这《读书随笔》中,《读书随笔》《文艺
随笔》《北窗读书录》和《晚晴杂记》都是有过
单行本的。《读书随笔》出版于四十年前的上海
。《文艺随笔》和《北窗读书录》分别印行于六
十年代初期和末期,《晚晴杂记》是七十年代之
初问世的(其中大部分是一般的散文、小品文,
碍于体例,本书只选入了和读书有关的文章),
它们都是香港的出版物。未结集成册的《霜红室
随笔》《香港书录》《书鱼闲话》和一些有关的
译文,只是在香港的报刊上发表过。总的来看,
最早的文章写于二三十年代,最晚的作品成于七
十年代初期,前后差不多有半个世纪。它们发表
时,除了叶灵凤这个名字外,还用过林丰、叶林
丰、任诃和霜崖这些笔名。
这些随笔为他自己的话作了证明:读书很杂
,古今中外,线装洋装,正经的和“不正经”的
书,他都爱读。杂之中,却也自有重点:文学的
、美术的和香港的——前两类显出他作家和画家
的本色,后一类就正是他下半生生活所在的地方
特色。有所读而有所写,就是这里几十万字的文
章了。
这里有一篇《书痴》,记的是一幅版画:藏
书室,四壁都是直接天花板的书,一位白发老者
站在高高的梯顶,胁下夹了一本书,两腿之间又
夹了一本书,左手拿了一本书在读,右手又伸手
从架上抽出一本书,一缕阳光从头顶的天窗上斜
斜地射在老人的书上,老人的身上。作者说,他
深深的迷恋着这幅画上所表现的一切,当然也包
括那位白发爱书家。而他写这篇文章时,却还是
鲁迅先生笔下“唇红齿白”的年轻人呢。
他在这篇短文中说:“读书是件乐事,藏书
更是一件乐事。但这种乐趣不是人人可以获得,
也不是随时随地可以招来即是的。学问家的读书
,抱着‘开卷有益’的野心,估量着书中每一个
字的价值而定取舍,这是在购物,而不是读书。
版本家的藏书,斤斤较量善版本的格式,藏家印
章的有无,他是在收古董,并不是在藏书。至于
暴发户和大腹贾,为了装点门面,在旦夕之间便
坐拥百城,那更是书的敌人了。”这说得很有意
思,不过,他所说的“购物”式的“不是读书”
的读书,也还是不可避免的,他自己就在《今年
的读书愿望》中说过,时时要看一些本来不想看
的书,而被占去了许多时间,不言而喻,其中肯
定不少是为了临时“购
物”而翻阅的书本,他虽引以为苦,但翻阅
而有所得,也还是一定要感到不亦快哉的,这恐
怕是不少做学问,写文章的人都有过的感受吧。
这本书包含着八个部分:《读书随笔》《文
艺随笔》《北窗读书录》《晚晴杂记》《霜红室
随笔》《香港书录》《书鱼闲话》和《译文附录
》。最早的写作于二三十年代,最晚的是七十年
代,前后近五十年。前四部分出过书,后四部分
的文章只在报刊上发表过,除第一部分《读书随
笔》是在上海印行的外,其余都是在香港写作发
表的,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无异于前所未见的“
新作”。它们发表时,除了用叶灵凤这个名字,
还用过林丰、叶林丰或霜崖这些笔名。
《晚晴杂记》原书中有一半以上不是读书随
笔,而是一般的散文小品,虽然隽永有味,碍于
体例,都删去了。像这样的小品文章,发表在报
刊上而没有编印成书的还有不少,如果一有机会
出书,对于爱书家来说,当是喜见乐闻的事吧。
在《文艺随笔》的后记中作者说,由于写作
时间前后相隔十几年,不免有重复或歧异的地方
。现在集中在一起的这些文章,前后更是相隔几
十年了,这样的情况就更是难免,尽管已经在注
意避免。
作家和爱书家,这本书就是一位作家爱书几
十年而写下的随
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书随笔(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灵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72122
开本 32开
页数 6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6
出版时间 2022-01-01
首版时间 2022-01-01
印刷时间 202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98
CIP核字 2021143492
中图分类号 I266.1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4: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