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庄子二十讲/伟大传统
内容
编辑推荐

庄子其文汪洋恣肆,其学无所不窥,其论博大精深,故普通读者径直展卷恐难有卓越精妙的领悟。《庄子二十讲》延纳前贤庄学研究之精华,梳理近现代庄学研究的基本脉络,凸显庄子学说对现代人的启迪价值,对我们研读《庄子》大有助益。

内容推荐

庄子是智慧而幽默的人,其行文奇诡怪异,汪洋恣肆,不可方物,在吾国古今人物中无出其右者。但由于时日悬隔,奥义纷呈,歧见迭出,千古以下,解家多有,但莫衷一是,令欲一窥门径的初识者,问途无由,学习无方。今将自己阅读《庄子》时遇着的一些有意思的说法,汇列十九家二十讲,以成一集,作为读者诸君了解《庄子》奥义之一助。

目录

一 庄子的教育思潮

二 庄子的进化论

三 庄子的逻辑

四 庄子及道家中之庄学

五 庄子的批判

六 比论孟庄两家论人生修养

七 庄子研究咨答问

八 庄子之研究

九 庄子思想与其他之关系

十 庄子之心理学

十一 庄子的哲学思想

十二 《庄子·逍遥游篇》义

十三 惠施与庄周

十四 庄先生的故事

十五 尼采哲学与庄子哲学的比较研究

十六 庄子思想与现代思潮

十七 作为隐喻的怪物

十八 从《我注庄子》到《还吾庄子》

十九 齐物论

二十 超越时空的蝴蝶梦——庄子与我的虚拟对话

试读章节

庄子往往称引传记,他书中所说“故曰”、“故谓”以下之语,亦是述古人之辞。他又在《天下》篇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可见他对于《诗》、《书》、《礼》、《乐》、《易》、《春秋》以及百家之学,都有相当的研究。他乃一个很博学的人;但他对于教育上却不重视书本,与卢梭宣言他恨书之旨相合。原来他们二人都反对主知主义,而主张消极教育,所以一般不重视书本了。

试看他在《天道》篇说:“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翻十二经以说,老聃中其说曰,大谩,愿闻其要。……”

又在同篇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

又同篇载:“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斲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为何言耶?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矣?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斲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又《天运》篇载:“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耶?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

又在《骈拇》篇说:“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干亡羊均也。”

以上所举四例,大概前二例明书本散漫难稽,不但不足以载道,便是技艺,也须藉手和心的练习,非书本所能达。第三例言书本所载只是古人的陈迹。陈迹原是不足取的,何况书本。第四例亡羊喻失性,同为失性,读书未必贤于博塞,可见他认书本是与性情无关的。总而言之,他是认书本对于道艺性情都无关的。

其实,庄子不但认书本无关于人性的修养,他并且以为书本是不合人性的。关于这一点,他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也附带引在下面。他在《徐无鬼》篇说:“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徐无鬼曰,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质,若视曰;上之质,若亡其一。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马也。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武侯大说而笑。徐无鬼出,女商曰,先生独何以说吾君乎?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之则以金板六弢,奉事而有大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今先生何以说吾君,使吾君说若此乎?徐无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马耳。女商曰,若是乎?曰,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其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夫逃空虚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而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本例乃明《诗》、《书》、《礼》、《乐》、金板、六弢之教,还不如说狗马之能悦人性。

又关于庄子的反对先王陈迹,他也有一个很妙的比喻,也附带引在下面,以为本节的结束。他在《天运》篇说:“孔子西游于卫,颜渊问乎师金曰,以夫子之行为奚如?师金曰,惜乎而夫子其穷哉!颜渊曰,何也?师金曰,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斋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将复取而盛以箧衍,巾以文绣,游居寝卧其下,彼不得梦,必且数眯焉。今而夫子亦取先王已陈刍狗,聚弟子游居寝卧其下;故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是非其梦耶?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死生相与邻,是非其眯耶?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古今,非水陆与?周鲁非舟车与?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彼未知夫无方之传,应物而不穷者也。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故俯仰而不得罪于人。故夫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不矜于同而矜于治。故譬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其犹祖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故礼义法度应时而变者也。今取猿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齕啮挽裂,尽去而后慊,观古今之异,犹猿狙之异乎周公也。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美矉,而不知矉之所以美。惜乎,而夫子其穷哉!”

本段议论,用许多比喻,乃是一篇极有趣的文字,但其主旨只在表明古今异宜而已。又所说“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颇可疑。他曾说“黄帝以仁义撄人之心”;又说“故意仁义其非人情乎,自三代以下者,天下何其嚣嚣也”;又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三皇远在黄帝以前,似乎三皇五帝不得有礼义法度。或者此处所说礼义法度,乃是泛言,犹言先王之陈迹罢了。P18-21

序言

庄子是智慧而幽默的人,其行文奇诡怪异,汪洋恣肆,不可方物,在吾国古今人物中无出其右者。但由于时日悬隔,奥义纷呈,歧见迭出,千古以下,解家多有,但莫衷一是,令欲一窥门径的初识者,问途无由,学习无方。今将自己阅读《庄子》时遇着的一些有意思的说法,汇列十九家二十讲,以成一集,作为读者诸君了解《庄子》奥义之一助。

解家多有,而我只选十九家二十讲,这里面就有个选择的倾向问题。因为我们的预期读者是非专家的普通读者,所以那些虽然有自己一定的看法,但过于烦琐的学术化研究,我们并没有选入。古代的尚且不说,单是近现代的,如章太炎的以佛解庄,刘文典的精妙考证等,我们都没有选。换言之,这个选本,对于凡是自我期许甚高到把自己看做是专家的人,都可以不必购读,这是必须预先明言的。

我看了几十种研庄著述,解庄者多为两种人:一是自我边缘化的学者才士,与主流社会的识见有自我疏离之迹象;二则以狂士自高者为多。研究庄子的人或不屑或无机会向当轴贡献才智,故疏离者多。但自现代学术轨范建立以来,于学科分工下所产生的学者研究则又当别论。但研究庄子者,不狂不傲的人鲜有,大家都特别自负于自己的研究。于自我研究有自信,当然是人情之常,但无逾不少研庄者自以为“真理在握”,仿佛他就是庄子本人。其实即便是庄子对自己所写(何况《庄子》成于众手几乎已是定评)之文本的阐释,从文本开放的角度来看,从每个人都有在逻辑自洽的情形下自我解释的权利来说,已无法当做一成不变的定解。

我虽然对有本领的狂傲之士,一般说来是敬佩的——如刘文典先生对我喜欢的作家沈从文先生“不恭”之典故流布国中——但我并不认为他们所说的,我都认可。原拟在每篇文章后面附个几百字的解读,且于蝴蝶梦、怀疑论、知识论、庄惠濠梁辩、庄子语言等我都有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但后来恐遭叠床架屋之讥,故编就而放弃。文章编辑以作者年齿为序,其中两人为推算年龄,郎擎霄是事迹太少,爱莲心是没看到相关资料。特此说明。

2008年11月27日下午于成都

冉云飞

书评(媒体评论)

庄学中之社会政治哲学,主张绝对的自由,盖唯人皆有绝对的自由,乃可皆顺其自然之性而得幸福也。

——冯友兰《庄子及道家中之座学》

尼采和庄子都是异端的思想家,道统的非议者,旧文化的离经叛道人物。……他们都对市场价值和世俗价值提出r深入的反省和检讨。

——陈鼓应《尼采哲学与庄子哲学的比较研究》

庄子是个诗人,他没有“深化”由老子的语言中我们已知的那个道教,不过他将它发展成了诗,并发展成了哲学,因为他像柏拉图那样是个理念诗人。

——马丁·布伯《言论和寓言选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庄子二十讲/伟大传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友兰//钱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50683
开本 16开
页数 4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7
出版时间 2009-03-01
首版时间 2009-03-01
印刷时间 200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3.5
丛书名
印张 2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4: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