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阅读唐律(由法制而文化)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学习和研读唐律的习作文集,前部分是关于法律制度的,后部分有关于法律文化的,中间是由制度向文化过渡的,前后构成对唐律由法制而文化的阅读,并在阅读中透视唐代经济民事法律,探讨传统中国政治生活类型的转变和中国传统法的原理,以及透过中日交流与中西比较,揭示法律文化交流的一般原理和中华法系与罗马法的原理与哲学。 作者简介 张中秋,男,1962年生,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研究方向为比较法律文化,代表作有《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比较研究》和《原理及其意义——探索中国法律文化之道》。曾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目录 序言 ※为什么说《唐律疏议》是一部优秀的法典 ※大唐律令与唐代经济社会的盛衰 ※唐代的工商与专卖法 ※唐代民事法律主客体与民事法源的构造 ※唐代的物权与债权 ※唐代对外贸易的法律调整 ※透视唐代经济民事法律 ※论唐朝司法审判的法律依据 ※传统中国政治生活类型的转变——依唐代经济法律所作的一种分析 ※传统中国法的道德原理及其价值——以《唐律疏议》为分析中心 ※法律文化交流的一般原理及其作用——以唐与清末中日法律文化交流为个案的分析 ※中华法系与罗马法的原理及其哲学比较——以《唐律疏议》与《法学阶梯》为对象的探索 ※初唐法律论(译作) 后记 导语 本书汇集了作者若干学习和研读唐律论文和一篇译文。这里所说的唐律是指唐代法律的总称,包括唐前期的律、令、格、式四种法律形式和判,以及唐后期的格后敕等,其中《唐律疏议》是代表。本书之所以取这个书名,主要是因为它的前部分是有关法律制度的,后部分是有关法律文化的,中间是由制度向文化过渡的,前后似乎构成了对唐律由法制而文化的阅读,其中好像还隐含着某种合逻辑的展开。其实,这不是刻意追求的产物,而是因为多种机缘巧合,在持续的阅读中自然形成的结果。本书之所以说是习作,是因为作者对唐律的研究未达精深,相对于唐律研究的大家名家,作者对唐律只能说是好之而非专家。所以,本书确是作者提交的一份阅读唐律的作业,一是想表达作者对伟大的唐朝和优秀的唐律的致敬,二是期待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包括法文化)再现辉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阅读唐律(由法制而文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中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640296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22-01-01 |
首版时间 | 2022-01-01 |
印刷时间 | 202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76 |
CIP核字 | 2022011379 |
中图分类号 | D929.4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