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现象学采撷--关于海德格尔哲学中真理死亡和诗歌的解读
内容
内容推荐
在本书的第一章,笔者试图跟随这位来自德国的大师,沿着他留下的足迹,去追思“真理”这个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却在哲学生活中被追问了几千年的话题。
本书第二章选择海德格尔与舍勒关于死亡的论述和思想作为主要理论资源加以比较研究。两者的死亡思想乍看之下颇有相似之处,但细究起来舍勒赢得的东西并不以偏离或润色的方式保持于海德格尔的死亡之思中。海德格尔的死亡之思因为建立在其独特的生存论一存在论上,从而展现出了与舍勒完全不同的视阈和深度。
荷尔德林的诗歌对海德格尔后期哲学的重要性已然众所周知。一方面,海德格尔认为荷尔德林的诗歌乃是向着未来开启的;另一方面,荷尔德林因以诗歌的形式思考着诗人和诗歌的本质而被海德格尔称为“诗人中的诗人”。该书的第三章分别以“照亮与隐匿——从《静夜思》中的明月与故乡意象谈起”和“海德格尔晚期哲学中四重整体概念”为切入点,对“诗人”和“时间性本身”进行了现象学的分析,进一步剖析了在海德格尔“诗—思”视阈下笔者对于存在之召唤的感悟。
作者简介
余平,1956年生,四川乐山人,哲学博士。现为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四川大学教学名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学术兼职:全国现代西方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哲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已在《哲学研究》、《世界哲学》、《四川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思域:海德格尔和宗教现象学。
目录
第一章 海德格尔的真理回行之思
一、正确性的真理
二、真理问题的回行(Ruckgang)之路
第二章 海德格尔与舍勒死亡思想比较研究
一、准备性的死亡分析
二、不同的道路
第三章 海德格尔“诗—思”语境下的存在论研究
一、照亮与隐匿——从《静夜恩》中的明月与故乡意象谈起
二、海德格尔晚期哲学中四重整体概念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现象学采撷--关于海德格尔哲学中真理死亡和诗歌的解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平//吴军//刘云飞//余恬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382780
开本 32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9
出版时间 2021-11-01
首版时间 2021-11-01
印刷时间 202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224
CIP核字 2021201679
中图分类号 B089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8
147
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4: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