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乌江引
内容
亮点展示

编辑推荐

长征密电全新解密

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情报战争史上的孤例

中革军委二局的“破译”青春

毛泽东:“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行走在自己的队伍里,他们的身份不为人知

“只要有人记得,他们就活着。”

内容简介

5G是一种无线通讯技术,而中共历史上早就有过出色的无线战。

红军长征的湘江血战,中央红军从八万人锐减为三万人,此后该向何处去,攸关全军的生死存亡。通道转兵,中革军委二局的破译情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革军委二局“破译三杰”曾希圣、曹祥仁、邹毕兆几乎成功破译了国民党军的所有密码情报,而国民党军对红军的情报却一无所获。这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情报战争史上的一个孤例。毛泽东同志感慨地说:“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该书以这段历史为背景,以大量解密档案、“破译三杰”后人提供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在客观史实基础上甫以文学想象。全书主体故事发生在红军主力1935年1月初突破乌江、3月底南渡乌江之间,其间有遵义会议、娄山关大捷和四渡赤水等大事件,这也是长征途中最关键、最有戏剧性的辉煌乐章。

行走在自己的队伍里,他们的身份不为人知。小说分“速写”和“侧影”两部分,前者是二局的战地笔记,后者是后人对这段秘史的寻访。小说用这种虚实相间的复调笔法再现历史,用秘密战线中的活动、军委二局“破译三杰”的成长史,以及后人的寻访,巧妙勾连起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整个革命史,全面呈现隐秘战线在我军历史上发挥的巨大作用。全书既有秘密战的惊心动魄,也有正面战场的恢弘壮阔。时移世易,而在时间深处,依然有那一代人青春的身影,那是他们的信念、智慧和初心。“只要有人记得,他们就活着。”

作者简介

庞贝,文学创作一级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导师。早年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现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业作家。曾创作长篇小说《无尽藏》《独角兽》、戏剧剧本《庄先生》《广陵绝》、电影剧本《上海王》。小说作品曾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决选。早年曾在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三部(其前身为红军时期的中革军委二局)北京总部工作,本书创作亦得到了“红色密码之父”、原中革军委二局局长曾希圣后人的支持。

精彩书评

军委二局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重要的技术侦察情报部门,在中央红军长征时,负责电讯侦察的军委二局以其提供的一个个准确情报,帮助红军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为长征取得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人民网

军委二局的情报为中央红军渡江争取到宝贵时间。

——央视网

在写实与虚构之间,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乌江引》避开常态化的线性结构,以原创性的叙事形式呈现出独具一格的复调效果。

——搜狐网

毛泽东曾说过:二局是“走夜路的灯笼”,我们是打着这个灯笼长征的,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

——中新网

在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前提之下,庞贝充分重视小说的审美特质,在叙述结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广州日报》

长征时期,军委二局在环境险恶的行军途中破译敌军情报,全天候监控敌台,而且时常是在饥寒交迫中工作。二万五千里无线电情报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场人类极限生存状态的身心实验。

——《新快报》

现在越来越多的作家愿意从我们的历史资源中汲取力量,庞贝把这种力量的好处用到了极致。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 李敬泽

我一直很遗憾博尔赫斯没有写出来他那种风格的长篇小说。但是我读到了庞贝的作品,让我十分兴奋地感觉到,这可能就是我期待的那种博尔赫斯才可以写出来的、而博尔赫斯无力完成的长篇小说。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 著名作家 邱华栋

这是文坛现实主义文学一枚独特的硕果。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协副主席 麦家

庞贝的作品既赓续了先锋小说运动所开创的现代精神,又在语言、叙事和结构上作出了新的探索。

——著名评论家 谢有顺

庞贝的“美文”不只是传统的直接复活,而是现代对传统的激活。这是庞贝个人的才情,也是中国小说历经二十多年的风云际会,在小说艺术上可以收口。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 陈晓明

作者创立了一个历史小说写作的文学标高,也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作品的想象力和作者的叙事力可以用神出鬼没来形容,这种能力是我们很多作家所缺少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白烨

目录

目 录

引语… 001

第一部 速写

通道… 003

西行… 023

乌江… 037

大城… 047

局长… 060

科长… 097

土城… 124

四渡… 151

乌江… 193

后事…220

第二部 侧影

附录… 380

精彩书摘

西行(节选)

西行之路暂时是顺畅的,这是敌人的无垒区。我们的队伍突然转向,敌军尚来不及布防。湘江渡过之后,我们就进入了敌人的深远大后方,敌军也不再有铁路、公路和江运之便利,薛岳追兵也只好跟我们一样用两条腿走路了,而我们比他们更能走。此前我们是走山路,敌人走大路,我们总难甩掉他们,敌军时常与我军并行并实施侧击,而今都是唯有山路可走了。进入贵州,我们也就不必再举着火把走夜路了。这黔地天无三日晴,天天都起雾,山间云雾保护着我们,敌机就不再是威胁。他们哪敢飞太低,因此既难侦察到我们,也无法轰炸我们。这行军途中便也有了歌声,是那些永远可爱快活的红细仔在唱——

白军兄弟,

我们是红军,

彼此都是穷苦人。

你不打我,

我不打你,

请你老哥下决心。

……

我们二局是编在第一野战纵队(红星纵队),我们跟随野战军总部首长朱德、周恩来行军。技术人员30多人、电台6部,另有警卫队、运输队、炊事班、饲养员共数十人。40斤重的收发报机用肩挑,60斤重的蓄电池和90斤重的霍姆莱特充电机就要抬着走。大部队雇用挑夫,我们二局不能让外人接触,就只能是用忠诚可靠的战士。最辛苦的人便是阿根,所有重活苦活都是他先抢着干。运输队战士是拼体力,人倒下,机器在,阿根已有多次受伤了。月初翻越老山界,那是西延山脉的最高峰。越往上走,山路越窄,经过雷公岩时,我们须走一段危险的“天梯”,那是悬崖上开凿出来的石梯,陡峭而狭窄,足有百余级。上有悬崖,下有深谷,眼见几多骡马都摔下去了,不少人疲乏至极,腿一打战,身子一歪,忽然也就坠了下去。远远望着那道“天梯”,我们的腿都不由得微微打颤,也都为大青马捏着一把汗,岂料它竟是出奇的安静!我们望见阿根也是很安静,但见他站在石梯下端,默默地抚摸着马的头颈,轻轻贴在马耳边说着什么,然后定神片刻,似乎是人马对视片刻,阿根就一手拉着马口索,如此人马就更靠近些。阿根轻轻走在前边,而马头就紧贴在他身后,就这样试探地向上挪动步子。人和马都不朝下看,都将身子一侧紧贴崖壁。我们屏住呼吸,紧张地望着悬梯上的人和马。阿根每一步落脚都很轻,大青马也是轻轻着蹄。他们就这样静静地向上移动。直到阿根走过最后一级,可他并未立即停步,仍是在慢慢朝上走,待大青马全身过了石梯,他这才静静转回身子,伸出双臂轻轻抱住马头。……阿根保护了大青马,从此他就一身兼二任,既是勇挑重担的运输员,亦是大青马的饲养员,从此他也成了大青马的保护者。这匹马本是曾局长的坐骑,但曾局长轻易不骑,就跟大家一起徒步走。他说步行是必要的锻炼,若无好脚力,没马骑的时候怎么办?他是想让马驮那个最沉重的充电机,但是阿根不愿意地说,这是好马,可不是牲口。他这人话不多,就这样说一句,说完就朝运输队战友看一眼,他们就抬起充电机大步朝前走。曾局长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便令译电科一位病员骑上。

依然是接力式行军:侦收人员和装备器材分作两组,前梯先走一段停下来开机侦收,后梯交班后往前赶路又接替前梯,此停彼开,交替前进,既能全天候实施对敌侦察,又能紧跟总部首长不掉队。

野战军大突围,情况大不同于在根据地。在根据地,尚能依靠当地群众获取敌情,而在这流动的行军中,也不会有地下工作的信息传来,而今二局便是唯一的战役情报来源了。我们一刻不息地工作。野战军既已由湘入黔,二局侦察重点便是黔军。人手少,抓重点,我们无力兼顾太多,但偶尔也回头听几下以往敌台。一个月前,红军即已离开粤境。我们于12月4日破译陈济棠“银密”,此后即不再侦收粤军信号,然在这入黔途中,仍有粤军相关密息传来。此前我们所获与其相关的最后一份密电,是蒋介石对陈济棠的申斥:“……平时请饷请械备至,一旦有事,则拥兵自重。……此次按兵不动,任由共匪西窜,贻我国民革命军以千秋万世莫大之污点。……”

目下却又见陈济棠的身影。12月11日密息。粤系陈济棠和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联名致电南京中央党部、五中全会、广州西南执行部、西南政务会、国民政府林主席、行政院长汪、军委会蒋委员长——

……盖川、黔两省,卵谷西南,山深林密,形势险峻,远非赣、闽无险可恃之比,若不趁其喘息惶恐未定,加以猛力攻剿,则匪众一经休养整顿,组织训练,北进足以赤化西北,打通国际路线;南向足以扰乱黔、桂,影响闽、粤,破坏东亚和平,危害友邦安宁,而党国民族之危亡,更将无从挽救。济棠、宗仁、崇禧等,迭承各方同志奖勉有加,亦应当仁不让,继续努力,窃以为共匪不除,国难未已,一切救国计划,皆属空谈。粤、桂两省军旅,素以爱国为职志,拟即抽调劲旅,先组编追剿部队,由宗仁统率,会同各路友军,继续穷迫,以竟全功。如蒙釆纳,即请颁布明令,用专责成,并请蒋委员长随时指示机宜,俾便遵循。……

前言/序言

《乌江引》书名释义

如果说红军指战员的浴血奋战是长征史诗的主调,那么,军委二局的情报破译战就是这个辉煌传奇的副调。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琴艺术中,“引”即是泛音和副调。因此,《乌江引》某种意义上有长征史诗的“副歌”的含义。

除了美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引”字的使用也有更多实义。红军主力南渡乌江之后折道云南北渡金沙江,走的是“弓背路”(曲线)。红军某些高级指挥员不知毛泽东和军委领导们如此决策依据的是军委二局破译的敌军情报,就连林彪这样的主力兵团首长当时都不知情,他就主张走“弓弦路”(直线)。而作为象形汉字,这个“引”字本身就有“弓背”和“弓弦”的意象,在此书中,“引”字亦是长征路线图的形象呈现。

长征是在“走夜路”,毛泽东曾说,军委二局是红军长征的“灯笼”。军委二局破译的情报在为红军行动指引路线,其中更包含有毛泽东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因此,红军始终在牵引着蒋介石的鼻子走,此为“引”字的另一层含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乌江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庞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45386
开本 32开
页数 37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73
出版时间 2022-02-01
首版时间 2022-02-01
印刷时间 202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68
CIP核字 2022009507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5
3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