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最好玩的视觉心理学
内容
编辑推荐

夏小夏编著的《最好玩的视觉心理学》是一本心理学图书,从视觉的角度分析大众心理,研究视觉心理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表现。全书共十章,每一章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案例展示视觉心理对人们的作用,并揭露出视觉操控的技巧,使读者们可以更清楚地看清楚事物的本质,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为。

内容推荐

《最好玩的视觉心理学》由夏小夏编著,讲述了:眼睛,是我们观察和接触世界的一扇窗户。

你所做的很多思考、选择和判断,大都来自你所看到的事物和景象。于是,视觉操控应运而生。很多时候,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者操控你的情绪,往往会通过操控你的眼睛来影响你的判断和行为。

比如,餐厅橱柜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菜品,看上去新鲜又美味,但至于口味如何,只有亲自品尝之后,才能与你眼中的菜品做出比较。

比如,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和空城计为何能够了成功?仔细想想,其实就是利用了视觉操控,从而影响了敌人的判断。

其实,我们一切的形象塑造和生活礼仪,都是为了在视觉上给予别人好的判断和印象。

同时,我们也要提高警惕,仔细鉴别视觉操控背后的真相。总而言之,我们既要懂得视觉操控的技巧,又要识别那些带有某种企图的视觉操控及行为。

目录

第一章 习惯性印象的误导作用

 看不见的降价:体积变小

 山寨货欺骗的是视觉习惯

 有时候画饼能够“充饥”

 三年不见,好朋友也要留心

 人不可貌相,得看人心

 警惕视觉惯性,抽丝剥茧

第二章 那些依靠视觉的战术

 草船借箭

 美人计

 空城计

 声东击西

 瞒天过海

 浑水摸鱼

第三章 视觉频率的奇妙心理反应

 你总是出现在他/她的视线里

 在她需要你的时候出现

 为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冷漠

 偏见在于长久的视觉误解

 审美疲劳到底是什么

 美的气质从何而来

 恋爱中的“墨菲定律”

第四章 参考物引导你的思维判断

 环境影响人的判断

 “美与丑,好与坏”都是对比

 价格的锚定效应

 为什么要制定服务等级

 用“托”诱导购买行为

 陪衬价格与主推价格

 为什么说货卖一张皮

 穿出你自己

第五章 “出位” 来自视觉的刺激

 奶茶妹妹:清纯的诱惑

 秦火火:制造愤怒的视觉冲击

 凤姐:要的就是受不了

 郭美美:炫富是因为有人仇富

 男神女神背后的眼球经济

 全民卖萌背后的心理学

第六章 亲子教育中的视觉心理

 用“脸色”批评孩子

 不要在家表现太多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对象

 爸爸妈妈的黑脸和红脸

 身教重于言传

第七章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魔术的常规思维骗了你

 分身术:领袖人物的替身

第八章 观察角度不同,世界就不同

 同一个鸡蛋,形状是不同的

 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不同的你

 从别人的表情判断自己

 每个讨厌的人,都有值得你喜欢的地方

 如何正确看待镜子中的自己

第九章 我们的情绪是被视觉操控的

 围观群众为何总是那么愤怒

 富豪慈善行为的眼球效应

 碎片式阅读的利与弊

第十章 “小米”式的视觉营销学

 饥饿式营销,引爆热销景象

 “眼球经济”。时刻都是焦点

 “米兔”,产品的形象价值

 领袖塑造:给企业找一个代言人

 雷军摔手机是场“行为艺术

试读章节

你最相信自己的器官是什么?耳朵?眼睛?还是鼻子?

基于共识,几乎所有人都会在这个选项中选择眼睛,因为从小我们就听多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老话嘛!亲眼所见,怎么会有假呢?

彩虹是七彩的,而不是黑白的。

蝴蝶会飞,毛毛虫是绿色的。

冬天下雪,春天开花。

数字3必然大于数字1,而数字1又大于0。1。

这些就是我们的眼睛告诉我们的真理,但是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眼睛看到的东西也不见得全部是真的,你会不会很惊讶?是的,通过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有时候我们的眼睛也会欺骗我们。而且,这种欺骗就发生在你的眼皮底下。

每到年底,社会经济学家就会统计出一年的通货膨胀率,例如2013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18%。

这个数值意味着什么呢?例如,你从前花1O0元钱买的东西,你现在去买就需要多付出18元钱,又或者你手里的118元钱,在市场上的购买价值只相当于过去的100元整。通货膨胀,对于一般人而言,就意味着生活用品涨价、生活成本提高。

但有人对此提出疑问:我们的生活成本真的提高了吗?可是我觉得柴米油盐价差不大呀,去超市里逛一圈,好像依然是热热闹闹,各种大减价、促销活动红红火火,一派货物堆满仓,商家恨不得今夜就把它们甩卖出去的景象。

这其中的一些商业玄机,您还未必知晓。

因为现今占据人们购物主体市场的购物场所,往往是仓储类超市和量贩式商店,随着从肥皂牙刷这样的生活用品到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等各类商品都应有尽有的超级市场购物模式的展开和深入,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满足,仿佛市场也全面进入利于消费者的买方市场,于是各类商家总是乐此不疲地进行各种价格战——即便CPI一涨再涨,原料都在疯狂涨价,但商场里却依旧悄无声息,好像和商家都无关似的。

各种各样的促销依旧:酸奶买九送一、买一打卷纸送一包抽纸,甚至连食用油都买大送小……即便是最热衷于一点一点儿对比价格的家庭主妇们,也在这样的攻势中逐渐沦陷,陷入似乎“真好,这些东西都没涨价”的感受中。如果您这样想,那真是太单纯了。

前段时间,饮料界巨擘可口可乐公司悄悄对旗下商品改变了包装——将原先355毫升的听装饮料改成了330毫升。当然,售价维持不变,各种促销活动依然火爆。但每售出13.2瓶可口可乐,就相当于比过去多售出一瓶的利润。试想一下,全国每天多少超市内可口可乐被一打一打地售出,可客户却对这样的涨价策略毫无知觉,这样的营销战略是何等精明而巧妙。  价格没变,但饮料的大小却缩水了,还缩水得让人不知不觉。这其实就是营销专家们和客户们玩的一个心理游戏,叫作视觉习惯。

对于早已经习惯了可口可乐原有包装的消费者而言,25毫升的差距实在不足以被立即发觉,如果不是被偶然发现,或许就可以这样瞒天过海,但市场广大,终于被有心人发觉并揭发。于是,这个游戏以可口可乐公司道歉并公示告终。

但顿觉被欺骗的消费者不肯就此罢休,反而进一步对市场上所有的饮料都进行了调查,从茶饮料、碳酸饮料到乳制品等,从而惊讶地发现,原来以“悄悄瘦身”来应对市场的公司并非可口可乐一家。我们以为从未改变的饮料早就不知不觉地从熟知的每瓶600毫升减少到550毫升甚至500毫升。而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和怒火,饮料公司纷纷给出解释:通货膨胀导致原料以及生产运输成本增加,实在是不堪重负,但如果直接涨价势必会直接得罪消费者从而影响销量,这样的“瘦身计划”也实属不得已而为之的尴尬之举。

其实这样的解释也算诚恳,在过去20年,且不论房价的涨势,就看我们的日常出行:公交车票已从几角钱涨到了几块钱。饮料的涨势远远低于市场,因而公司的难处可想而知。

但是,这样的“饮料瘦身”是如何做到瞒天过海而不为人知的呢?

这就是视觉习惯的强大本领啦——让我们从视觉感受中用习惯性思维自己欺骗自己。

在心理学研究当中,有一个著名的实验:

一个球拍加上一个球,一共是1.10美元,球拍比球贵1美元,那么球是多少钱?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需要多强的计算能力,只需要一点敢于打破思维定式的常规罢了。但当心理学家提出这个问题时,大学生们面带着轻松的微笑,以为这只不过是小瞧他们智力的一个弱智问题,但当正确答案公布之后,却发现其中56%的大学生回答错误。他们都想当然地以为答案是:球拍1美元,球O.1美元。但正确的答案却是:球拍1.05美元,球O.05美元。

正在看书的各位,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就是习惯性思维给人们造成的误区。

因为第一次听完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喊出1美元这个答案,这是因为1.10这个数值给他们带来的误导,他们很自然就把这个数值分割成1和O.1,这就是习惯性思维的误区——它会阻碍你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是不是有其他的答案,或者你习惯的东西是不是就一定是你看见的那样。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最好玩的视觉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夏小夏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339177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2015246109
中图分类号 J0-0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