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清华时间简史(工程教育)
内容
内容推荐
清华大学作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基地,百余年来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革故鼎新、励精图治,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结合不同时期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历史背景,对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的演变脉络、发展特征、历史影响等进行系统研究。回顾清华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不仅可以反映工程教育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科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能为新形势下如何建设和开拓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工程学科提供思考。
本书主要供高等教育学、管理学、科技史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高校师生等参考。
作者简介
王孙禺,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本科毕业。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执行副主任兼秘书长。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工程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等领域研究。
目录
概述
1 清华学堂时期工程教育的萌生
第一节 游美肄业馆时期赴美工程留学生的选派
第二节 清华学堂时期工程科目设置及赴美工程留学生的选派
第三节 清华前三批直接赴美工程留学生在美学习情形
第四节 清华前三批直接赴美工程留学生选派及工程科目设置的历史意义
一、庚款留学生的派遣拉开了留美高潮的序幕
二、庚款工程留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
三、清华学堂手工科目及相关课程的设置,增强了国内工程教育的力量
2 清华学校时期工程学系的建立
第一节 清华学校时期工程留学生的选派
一、赴美工程留学生的选派
二、庚款工程留学生在美学习情形
第二节 清华学校时期工程学系的建立
一、清华学校前期工程学课程设置
二、清华学校后期工程学系的建立
第三节 清华学校时期工程学系的发展特征
一、以培养“完全人格”为教育目标
二、课程设置逐步体系化、科学化
三、师资队伍结构渐趋优化
四、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五、人才培养逐步由留美预备向自主化转型
第四节 清华学校时期工程学系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一、清华学校工程学系成为国内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
二、清华学校工程留学生的历史影响
3 国立清华大学初期工学院的创办
第一节 国立清华大学初期工学院的创办历程
一、工程学系裁撤风波
二、工学院创办
第二节 国立清华大学初期工学院的发展特征
一、奉行“通识教育”的教学方针,课程结构日趋完善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三、人才培养规模逐步扩充
四、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五、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第三节 国立清华大学初期工学院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一、国立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历史地位
二、国立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历史影响
4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工学院的辗转图存
第一节 西南联大工学院的历史沿革
一、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工学院院系设置
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院系(所)设置
第二节 西南联大工学院的发展特征
一、秉承“通识教育”的教学方针
二、课程设置的延承与创新
三、师资队伍规模大幅扩充
四、“冀由学术研究,增强抗战力量”
五、学生人数得到大规模发展
第三节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工学院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一、西南联大工学院发展成为国内工程学科的核心力量
二、西南联大工学院的历史影响
5 复员时期国立清华大学工学院的恢复与发展
第一节 复员时期国立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复员时期国立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发展特征
一、实施“通识教育”的教学方针
二、师资队伍力量逐步增强
三、科学研究工作计划受挫
四、人才培养“重质而少重量”
第三节 复员时期清华工学院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一、复员时期国立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历史地位
二、复员时期国立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历史影响
6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的重构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清华大学工科院系的逐步调整
一、清华大学工科院系初步调整和扩充计划
二、清华大学工科院系的全面调整
三、清华大学工科院系调整后续延伸
第二节 实施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方针
一、教学改革前期准备(1949-1952)
二、以学习苏联为中心的教学改革(1952-1957)
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1958-1966)
第三节 力破时艰,取得科研硕果
一、努力恢复科研工作(1949-1952)
二、“向高级科学进军”(1952-1966)
第四节 教工队伍规模与结构逐步调整
一、师资队伍规模的调整及思想改造(1949-1952)
二、“团结百分百,两种人会师”(1952-1966)
第五节 “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一、学生数量小规模增长,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1949-1952)
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1952-1966)
7 “文革”时期清华大学工科的变动
第一节 “文革”前期清华大学工科的停顿
第二节 “文革”中期清华大学工科的恢复
第三节 “文革”后期清华大学工科的发展
8 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的快速发展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工科院系的沿革历程
一、恢复与调整工科布局(1977-1993)
二、凝练重点、优化结构,建设工科优势学科群(1994-2011)
三、实现内涵式发展,构建世界一流工科(2012-2020)
第二节 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一、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
二、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
第三节 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科技创新新局面
一、科研工作恢复正常秩序(1977-1984)
二、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注重提高科研水平和质量(1984-1995)
三、“顶天、立地、树人”(1995-2011)
四、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引领科研创新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清华时间简史(工程教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王孙禺//李珍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611660
开本 16开
页数 6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91
出版时间 2022-09-01
首版时间 2022-09-01
印刷时间 202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本科及以上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932
CIP核字 2022110434
中图分类号 G649.281
丛书名
印张 3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6
2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