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医体质养生
内容
编辑推荐

傅杰英教授,20余年从医执教经验,其倡导的中医体质养生理念风靡全球华人世界。

本书把人群分为八种不同的体质,逐一讲述每种体质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及易感疾病,帮助人们认识自身是何种体质,并从饮食、生活起居、精神、药物、经络调养等方面告诉人们,养生要因人而异、体现个体差异,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内容推荐

为什么别人吃很多东西也不会发胖,而你喝水也长肉?

为什么别人的皮肤光滑无比,而你的皮肤坑坑洼洼总长痤疮?

为什么别人不怕冷也不怕热,而你一到冬天即使穿得很厚还是觉得冷?

其实,这都是体质惹的祸!

本书把人群分为八种不同的体质,逐一讲述每种体质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及易感疾病,帮助人们认识自身是何种体质,并从饮食、生活起居、精神、药物、经络调养等方面告诉人们,养生要因人而异、体现个体差异,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体质是先天禀赋加后天养成

 一、体质偏颇是常见现象

 二、中医自古就重视辨体识病

 三、体质包括形神两个方面

 四、体质的变化决定健康的变化

 五、体质类型决定健康状况

 平和体质:机能协调,七情适度

 阳虚体质:火力不足,畏寒怕冷

 气虚体质:气力不足,容易外感

 痰湿体质:怠情沉重,容易发胖

 湿热体质:又湿又热,排泄不畅

 阴虚体质:五心烦热,口干咽燥

 瘀血体质:面色晦暗,易生肿瘤

 气郁体质:气机不顺,情绪郁闷

第二章 体质的变化取决于个人修为

 一、先天禀赋决定体质基调

 二、体质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三、男女有别体质不同

 四、社会环境同样影响体质

 五、疾病和药物影响体质

 六、饮食不当不可忽视

 营养过剩:促生气虚或痰湿体质

 营养不足:促生气虚或阳虚体质

 饮食过咸:促生阳虚间夹痰湿、瘀血体质

 长期吃辣:加重湿热和阴虚体质

 常食寒凉:促生阳虚或瘀血体质

 常吃夜宵:促生痰湿体质

 不吃早餐:促生气郁或痰湿体质

 食速过快:加重气虚或痰湿体质

 七、生活起居不当转化体质

 身体过劳:转化为气虚体质

 神过劳:转化为气虚体质

 房劳:促生为阳虚体质

 身体过逸:转化为郁滞性体质

 常用空调:易生痰湿体质

 常用电脑:加重体质偏颇

第三章 调动感官就可以判断体质

 一、望——体质总是有其外在表象

 看形体:胖多痰湿,瘦则多虚

 看神气:静多偏虚,钝则痰湿

 看面色:暗多瘀血,白则虚

 看舌象:红则多热,苔厚则湿

 看眼睛:无神则虚,浑浊多湿

 二、闻——耳和鼻也是判断工具

 听声音:有无中气,最为重要

 闻味道:异味较大,非热即温

 三、问——最直接的判断方式

 问二便:尿黄多热,便烂脾虚

 问情志:敏感多虚,压抑多郁

 问家族史:痰湿体质要小心

 问寒热:阳虚外寒,阴虚内热

 问汗液:汗出重要,过汗则虚

 问经带:经宣规律,带忌多黄

 四、切——了解脉象的基本知识

第四章 养生是为了提高生命质量

 一、养生是对生命的保养

 二、养生有四大原则

 养心修德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简单顺势

 保护环境

下篇

第五章 平和体质养生

 一、平和体质主要表现为形神和谐

 二、先天禀赋造就平和体质

 三、平和体质养生原则:不伤不扰,顺其自然

第六章 阳虚体质养生

 一、阳虚体质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

 二、长期服药、长期贪凉造成阳虚体质

 三、易感肥胖、痹证、骨质疏松等

 四、阳虚体质养生原则:不伤不损阳气

 饮食养生:忌食生冷,多吃温热

 精神养生:保持安静,避免消沉

 起居养生:注意保暖,多动少熬

 药物养生:平和补阳,防止燥热

 四季养生:夏勿贪凉,冬宜温补

 经络养生:神阙、气海、关元、中极

第七章 气虚体质养生

 一、气虚体质主要表现为脾肺功能偏弱

 二、大病之后、过度用脑、重体力劳动导致气虚体质

 三、易感肥胖症、内脏下垂、排泄不适度、慢性盆腔炎等

 四、气虚体质养生原则:补脾、健脾

 饮食养生:细水长流,忌冷抑热

 精神养生:忌多思虑。宜少波动

 起居养生:谨避风寒,不要过劳

 药物调治:四君益气,屏风固表

 四季保养:春捂秋少冻,夏温冬平补

 经络调养:中脘、神阙、气海

第八章 痰湿体质养生

 一、痰湿体质主要表现为容易肥胖、沉重

 二、多吃、少动促生痰湿体质

 三、易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

 四、痰湿体质的养生原则:健脾去湿

 饮食养生:口味清淡,适当吃姜

 起居养生:少用空调,衣服宽松

 药物调治:健运脾胃,兼去痰湿

 四季养生:夏多食姜,冬少进补

 经络调养:中脘、水分、神阙、关元

第九章 湿热体质养生

 一、湿热体质主要表现为内外皆“不清洁”

 二、抽烟、喝酒、熬夜、滋补不当等造成湿热体质

 三、湿热体质给女性美容造成困扰

 四、易感皮肤、泌尿生殖、肝胆系统病

 五、湿热体质养生原则:疏肝利胆

 饮食养生:少甜少酒,少辣少油

 精神养生:保证睡眠,静养心神

 起居养生:避免漫热,舒利关节

 药物调治:适当凉茶,中病即止

 四季养生:空调避湿热,秋天多清润

 经络调养:肝俞、胃俞、阴陵泉、三阴交

第十章 阴虚体质养生

 一、阴虚体质主要表现为“干”“躁”

 二、情绪压抑、长期服药、常吃辛燥食物促生阴虚体质

 三、易感结核病、失眠、肿瘤等

 四、阴虚体质养生原则:镇静安神

 饮食养生:多食水果,少吃辛辣

 起居养生:生活工作,有条不紊

 药物调治:银耳燕窝是佳品

 四季保养:夏宜清凉,秋要养肺

 经络调养:不是最佳办法

第十一章 瘀血体质养生

 一、瘀血体质主要表现为血脉不畅通

 二、七情长期不调、伤筋动骨、久病不愈促生瘀血体后

 三、易感肥胖并发症、消瘦、月经不调、抑郁症等

 四、瘀血体质养生原则:疏肝活血

 饮食养生:活血化瘀,忌食寒凉

 精神养生:培养爱好,多交朋友

 起居养生:多做运动,少用电脑

 药物调治:逍遥疏肝,桃红活血

 四季保养:春季舒展,秋冬保暖

 经络调养:神阙、膈俞、肝俞、委中

第十二章 气郁体质养生

 一、气郁体质主要表现为“善太息”

 二、幼年生活不顺、工作压力大促生气郁体质

 三、易感抑郁症、失眠、偏头痛、月经不调等

 四、气郁体质养生原则:疏肝理气,补益肝血

 饮食养生:适补肝血,少量饮酒

 精神养生:学会发泄,勿太敏感

 起居养生:多听音乐,多去旅游

 药物调治:逍遥越鞠,构杞当归

 四季保养:春季为主,舒展形体

 经络调养:膻中、中脘、神阙、气海

第十三章 体质养生可借天时

 一、婴儿时期:常带三分饥和寒

 二、青春发育期:不要肥胖

 三、妇女产后:坐月子不可受风寒

 四、更年期:固护阳气振根基

 五、大病之后的康复阶段:不可过饱或多肉

 六、时令和节气:三伏天可以做“天灸”

附录

试读章节

什么是体质?让我们先看看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比如从形态上来看,有的人高大威猛,有的人短小精悍,有的人五大三粗,有的人娇小玲珑,女性更是环肥燕瘦,体态各有不同。

从皮肤上来看,有的人皮肤非常好,肤如凝脂,不用花很多的钱去买化妆品,一年四季皮肤都非常有光泽;有的人皮肤干燥,尤其到了秋冬季,天天离不开油腻的、滋润的护肤品;而有一些人是油性皮肤,终年毛孔粗大,油光满面,时不时地脸上还长痤疮,令人烦恼。

从头发上来看,有的人的头发浓黑茂密;有的人的头发则稀疏黄软。

从性格心理方面来看,有的人心胸宽,有的人心眼小;有的人比较敏感,有的人比较迟钝;有的人外向开朗,有的人内秀沉静。

从疾病方面来看,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癌症,或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通常都有比较明显的家族史,在一个家族里面,可以有多个患者。这些病本身不遗传,但是因为这个家族的先天禀赋有共性,体质遗传,使得他们对这些疾病具有非常高的易感性。

从治疗效果来看,同样药物治疗同样疾病时会得出迥异的效果:多数病人体现了很好的药物疗效;有些人就会过敏或不适;而个别病人只反映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毫无疗效可言。所以医生会感叹“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方少”。这也是体质使然。

冬天来了,大家都非常喜欢吃火锅。有的人一吃火锅就浑身发热,面色红扑扑的,非常舒服;而有的人一吃火锅,第二天早上就会牙痛或者扁桃体发炎,或者脸上生很多痤疮,或者小便很黄,或者大便干结。我认识一个人,他晚上吃了狗肉火锅,第二天早上,嘴里起了七个溃疡面,舌头上有,颊黏膜上也有,非常疼,疼得连着几个晚上都睡不好觉。

夏天很热,人们在外工作一天回到家里,通常都喜欢吃冰镇的西瓜或者喝冰镇的饮料,有的人吃喝以后会觉得非常舒服,有的人却马上会拉肚子,非常敏感。为什么会有这些反应?因为这两种人是不同的体质。

还有的人喝凉水都增膘,而有的人“浸油缸都不肥”。

不同的体质对于季节的感受也不一样,热性体质的人通常怕热不怕冷,寒性体质的人通常怕冷不怕热,这些现象在《黄帝内经》中叫做“能冬不能夏”、“能夏不能冬”。

……

以上这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实际上都是体质现象。可以看出,体质和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的健康出现问题,通常就是体质出现了问题,是体质出现了明显的偏颇。

体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体验、生存质量,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体质。大家知道中医治病的精华是辨证施治,重视个体差异,而精华中的精华就是辨体识病、治疗和养生,也就是观察、把握病人的体质,在此基础上分析疾病、制定治则、因人养生。《黄帝内经》的《灵枢?通天》就认为“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五种体质)乃治之,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我们的”。中医发展史上凡是名留青史的名医大家,在治疗和养生方面也都非常重视病人的体质。比如被中医界尊为“医圣”的西汉人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处处都有“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智慧闪光,异病同治是因为体质相同,同病异治是因为体质不同。

尽管“体质”一词是在清代的医书中才明确出现,但是其精神、思维则渗透、显现在……经典医籍、历代医案中。

比如《黄帝内经》的《素问?上古天真论》就详细描述了男女两性在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中生理性的体质差异:“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这段话是说,女性发育成熟后有月经,血脉畅通,冲任充盈,按时施泄。女性衰老也是从血液充盛的足阳明经和任脉、冲脉开始,因此女性体质养生要重视养血、和血、活血。男性形体健硕,骨骼粗壮,阳气偏盛,肾气用事,其衰老也是从肾气阳气开始,因此男性体质养生要重视不伤肾不伤阳。这个思想一直影响了我们两千多年,这就是中国女性都非常热衷吃当归、阿胶、大枣之类,中国男性热衷于补肾壮阳的原因。其实,这并不意味着女的就要吃当归、阿胶,男的就要吃狗肾、马鞭之类的,而是注意女的不要伤血扰血,男的不要伤肾伤阳。

《黄帝内经》的《灵枢?寿夭刚柔》认为:“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这是说体质与先天禀赋很有关系,体质差异与生俱来,反映在性情、脏腑、形体、寒热偏性上。

体质作为生命现象,包含形、神两大部分。有形无神是尸体,有神无形是幽灵,形神相合则生命诞生,形神和谐则健康,形神不和则生疾病,形神分离即死亡。肌肉、骨骼、五脏、五官、皮肤、毛发、血脉等都属于形,性格、心理、精神、情绪都属于神。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将体质按形态特征、性格心态、寒热适应细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而《灵枢?通天》按人的性格、心理、精神在生理范围内的偏阴偏阳,认为“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比如太阳之人,常现精力旺盛,目光有神,坚定刚毅,或自足傲慢之貌,好说大话,无能而虚拟,动作敏捷,性急自用,主观、冲动、有野心、有魄力,暴躁易怒,不怕打击,有进取心,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顶撞。其性格特征、精神活动总体上是阳气偏盛。而太阴之人,常现外貌谦虚,内怀疑虑,思前想后,悲观失望,胆小谨慎,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内省孤独,情感不外露,不追赶时尚,保守自私,不带头行事,反应较为迟钝,动作较为缓慢,沉默少言。其性格特征、精神活动总体上是阴气偏盛。

从我的临床观察来看,上述内容在今天还是很符合临床实际的。在诊疗疾病的时候,人的体质是绝对不可以忽视的治疗依据,尤其是体质中神的特征,对治疗影响非常大。神作为体质的组成之一,对于疾病诊断、治疗都极为重要,尤其现代人的疾病都存在神失调的因素,有时神失调甚至是关键因素。

其实,养生治病无非是在伺候、耕耘、调节健康和疾病的土壤——体质,和种庄稼很像,不能只盯着地面上的庄稼、花草、树木,更要重视它们赖以生存的土壤。P5-9

序言

《名家论坛》是山东教育电视台2002年推出的大型教育培训栏目,开播以来,先后有几十位国内外的学界精英登台演讲,他们渊博的学识、独到的眼光、睿智的见解、敏锐的思维、深入浅出的表达形式、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使《名家论坛》成为思想者的殿堂、管理者的精神家园,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

追求精品,打造品牌栏目,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名家论坛》能为广大的观众,特别是企业家、管理工作者提供管理理论、业内经验,这是我们媒体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荣幸。

回首《名家论坛》数年来的风雨历程,期间的坚持与努力、执著与求索,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没有相当的信心和定力,没有各方面的支持,是断难坚持下来的。而今天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而且青睐有加,要求将专家的讲稿结集出版,是我们推出《名家论坛》系列丛书的缘由所在,可以说这是意外的收获,也是我们当初所不敢奢望的。

电视有媒体的魅力,出版有书籍的芬芳。满足观众不同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动力和责任。也希望大家在观看我们栏目的同时,多读书,读好书。

最后,借此小序,请允许我代表山东教育电视台的同仁,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我们的电视观众、读者朋友表示感谢,同时感谢我们《名家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鹭江出版社、北京时代光华图书有限公司。

山东教育电视台台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医体质养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傅杰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900798
开本 16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4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12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31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3:4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