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智者的低语》系蔡志忠以老子《道德经》为基础创作的漫画,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对《道德经》全文进行了意趣盎然的精彩诠释,老子的道德哲学、处世哲学在这解读中变得生动有趣、可感可触。在日渐繁杂、迷失的时代,《老子说》让我们再度领略朴的意义。
本导读注释版还特别以冯友兰先生的经典文章作为导读,并附有《道德经》全文的权威注释,堪称了解国学、学习《道德经》的读本。
图书 | 老子说(智者的低语导读注释版)/蔡志忠国学漫画经典 |
内容 | 内容推荐 《老子说·智者的低语》系蔡志忠以老子《道德经》为基础创作的漫画,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对《道德经》全文进行了意趣盎然的精彩诠释,老子的道德哲学、处世哲学在这解读中变得生动有趣、可感可触。在日渐繁杂、迷失的时代,《老子说》让我们再度领略朴的意义。 本导读注释版还特别以冯友兰先生的经典文章作为导读,并附有《道德经》全文的权威注释,堪称了解国学、学习《道德经》的读本。 作者简介 蔡志忠,1948年2月2日,出生于台湾彰化。 1963年起开始画连环漫画。 1971年任光启社电视美术指导。 1976年成立远东卡通公司。 1981年另创龙卡通公司,拍摄了《七彩卡通老夫子》《乌龙院》等卡通电影,《老夫子》曾获金马奖佳卡通电影长片奖。 1983年四格漫画作品开始在中国台湾、香港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的报刊长期连载。 1985年获选为全台湾十大杰出青年。 1986年《庄子说》出版,蝉联畅销排行一名达十个多月。 1987年《老子说》等经典漫画,《西游记38变》等四格漫画陆续出版,译本包括德、日、俄、法等,至今已达二十余种语言。 1992年开始从事水墨创作。《蔡志忠经典漫画珍藏本》出版。 1993年口述自传《蔡子说》出版。 1999年12月8日获得荷兰克劳斯王子基金会颁奖,表彰他“通过漫画将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学作出了再创造”。 2011年获得“金漫奖”终身成就奖。 2009年9月,入驻杭州西溪湿地,成立巧克力动漫公司,拍摄世界美术史动画片。 2012年3月,受聘为腾讯网络动漫平台首席顾问。 2013年7月,蔡志忠诸子百家漫画系列拍摄水墨动画,其中260则故事编入中小学教材。 目录 导读 智者的低语 生命的大智慧 老子其犹龙乎 部分:道 道可道,很好道 有无相生 无为 道冲 刍狗 玄牝 天地 上善若水 持而盈之 营魄抱一 无 无欲 古之得“道”者 守静 太上 仁义 …… 乐推 三宝 不争 用兵 圣人怀玉 知知 民不畏威 不争善胜 代大匠斫 民之饥 草木 天道犹张弓 水石 予而不取 小国寡民 圣人不积 第三部分:诸予谈黄考经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太上,不知有之 人法地,地法天 上德不德 祸莫大于不知足 知者不言 天下多忌讳 善为士者 附录 序言 导读 道家第二阶段:老子( 节选) 冯友兰 自然的不变规律 《庄子·天下》篇里说, 老子“建之以常无有,主之 以太一”。这是说,老子的 学说以“太一”和“无有为常” 作为主旨。太一即道,道 生一,因此,道称为“太一” 。“常”的含义是永久、永在 。万物都是变动不居的, 但决定万物变动的法则却 是不变的。因此,《老子 》书中的“常”字,既是“恒 常”,又是“常则”。如《老 子》第四十八章说:“取天 下常以无事。”又如第七十 九章说:“天道无亲,常与 善人。” 在主宰事物变化的法则 中,根本的一条是中国人 常说的一句话:“物极必反 。”这四个字源自老子的思 想,但不是老子的原话。 老子的原话见《道德经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和 第二十五章所说:“有物混 成,先天地生。……吾不知 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 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 ,远曰反。” 这是老子归纳的自然法 则。因此,《道德经》第 五十八章说:“祸兮,福之 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如第二十二章所说:“少 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三 章又说:“飘风不终朝,骤 雨不终日。”第四十三章说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 之至坚。”又如第四十二章 所说:“故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所有这些看 似反论的话,只要人懂得 了自然的根本法则,便知 道它们不是反论。只是常 人不懂得自然法则,便觉 得它们真是难解。因此, 老子在第四十一章说:“下 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 足以为道。” 人们会问:如果物极必 反,那么“极”在哪里呢?任 何事物的发展超过了人们 认为的极限,那又将如何 呢?是否还有一个的限度 呢?在《道德经》里,没 有提出这个问题,因此也 没有对它的明确答案。但 是,如果当时有人对老子 提出这个问题,我估计, 老子的回答将是:万物在 任何情况下,都没有预先 划出的限度。就人类的活 动来说,人的进化到哪里 为止,全在于人的主观感 觉和客观情况。以牛顿为 例,他自认对宇宙的知识 只相当于一个在海滩上玩 耍的孩子对大海的了解。 牛顿尽管在物理学方面已 经取得巨大的成就,他的 自我感觉是在知识领域里 ,还远远没有走到极限。 但是,如果有_个高中学 生,读完了高中物理学教 科书,就此认为自己已经 掌握了物理学的全部知识 ,也就不可能在科学知识 上再有所进步,而且将会“ 倒退”。老子在《道德经》 第九章告诉人们:“金玉满 堂,奠之能守。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骄傲就是一 个人的进步已到达极限的 标志,它是任何人首先要 力戒的事情。 任何一种活动的前进极 限还要看客观的情况。人 如果吃得太多,就会噎食 。吃得太多时,本来对人 身体有益的食物会倒转来 成为对人有害。人在饮食 上应当适度;至于多少是“ 适度”,则要看各人的年龄 、健康和食品的质量而定 。 这些是左右事物变化的 法则,老子称之为“常”。《 道德经》第十六章说:“知 常曰明。”接下去说:“知常 容,容乃公,公乃王,王 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这是说,知道 事物变化的常理,人的思 想就明智,明智的人就得 以避免偏见;没有偏见, 人的思想才能全面;思想 全面才能胸怀广阔;胸怀 广阔的人得见真理;得见 真理的人将持续不败,终 身也不会跌倒。 为人处世 在《道德经》第十六章 里,老子告诫人们:“不知 常,妄作,凶。”人应当懂 得天地间万事万物流动变 化、相反相成的常理,为 人处世要合乎自然的常理 ,这便是老子所说的“知常 曰明”。具体如何实践呢? 老子以为,一个人如果想 要成就某件事,他就要把 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对面 ;如果他想保持任何事情 ,就要承认在事情之中已 经有了它自身的对立面。 如果一个人想要强大,他 就首先要看到自己处在一 个软弱的地位。如果人们 想要保持资本主义,就要 首先看到其中已有某种社 会主义成分。 因此,在《道德经》第 七章里,老子向人们说:“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 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在第二十 二章里,他又说:“不自见 ,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 ,故长。夫唯不争,故天 下莫能与之争。”不自是、 不自伐,这是老子所强调 的首要之点。 在《道德经》第四十五 章里,老子还说:“大成若 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 ,其用不穷。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 二十二章又说:“曲则全, 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少则得,多则惑。”不求 全,这是老子所强调的第 二点。 道家最关心的问题是: 人生在世,怎样才能全生 ?怎样才能避祸?这里便 是老子的回答。他认为, 一个谨慎的人应当温和、 谦虚、知足。温和就能保 持自己的力量强大。谦虚 就能使人不断进步。凡事 知足,使人处任何事情, 不致过分。如第三十二章 告诫人们:“知止所以不殆 。”又如第二十九章所说:“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 泰(翅分)。” 所有这些都可以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老子说(智者的低语导读注释版)/蔡志忠国学漫画经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蔡志忠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17084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1 |
出版时间 | 2022-05-01 |
首版时间 | 2022-05-01 |
印刷时间 | 202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动漫绘本-儿童绘本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40 |
CIP核字 | 2022031467 |
中图分类号 | J228.2 |
丛书名 | |
印张 | 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