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别太计较也别太不计较
内容
编辑推荐

《别太计较,也别太不计较》由程琳编著。

过分计较名利得失,幸福就会被功名驱使;太在乎金钱地位,人生就会被利禄吞噬;太在意生命的完美,简单的生活会被冗杂琐事所扰……太计较,你的人生就不得安宁。

太不在乎名利地位,生命就像陷入了泥淖;太不在乎人情世故,就会落入别人圈套;太不计较感情投入,就将没有人缘;太不计较成败得失,就会麻木不仁,毫无斗志……太不计较,你的内心就会一片苍白。

要学会看得清、看得准、看得开、看得透,运用生活的智慧,该计较的时候就用心去争取,不该计较的时候就坦然自若。把握“计较”的度是一种积极、快乐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精神境界。

内容推荐

《别太计较,也别太不计较》由程琳编著。

人生在世,如果计较的东西太多,名利地位、金钱美色、人情世故、事业健康,样样都不肯放手,就会如牛重负,活得很累,生活何谈乐趣?反之,什么都不计较,什么都马马虎虎,没有一点进取心,经常吃暗亏,处处忍气吞声,那也未免太苦闷,有点太对不起自己,这样活着也没劲。《别太计较,也别太不计较》这本书就是教你调整好心态,处理好人际,平衡好得失,从而成就自我,让自己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快乐。

目录

第一章 改变自我,淡定的人生不计较

 1.环境不能改变,就改变自己/002

 2.融入社会,切莫单独行动/006

 3.紧跟社会的变化,不断改变自己/009

 4.别忧心,幸福就在困难的背后/011

 5.知识的力量让内心坚强/016

 6.别留遗憾,抓住机遇/021

 7.体味生活,淡定从容/023

 8.抛开思想中的抗拒/026

 9.一切的改变来自自我的认识/029

 10.别让坏习惯影响你的幸福/032

第二章 珍惜生命,不在纠结中消磨时光

 1.时间是每个人公平的财富/038

 2.活着行动,不要躺着思想/041

 3.放下心事,立刻行动/044

 4.别犹豫,用行动增强信心/047

 5.快乐行动,享受生命/051

 6.行动是成功最有力的武器/054

 7.不幻想,用实际行动刷新生命的记录/057

 8.不空谈,拼搏才能改变命运/059

第三章 积极热情,负面情绪是人生的毒瘤

 1.将困难和弱点转化为力量/064

 2.竭尽所能突破困境/067

 3.看淡得失,把工作视为自己的事业/070

 4.看淡名利,体悟生命的成长/073

 5.舍弃计较心,以工作为乐/076

 6.责任心会湮没计较心/080

 7.用诚信赢得成功/083

 8.敢于正视自己的不完美/086

 9.没有最好只有更好/089

第四章 乐观向上,心宽世界才更大

 1.我不完美,但我快乐/094

 2.别让计较绊住成长的脚步/096

 3.洒脱处事才不会事事计较/098

 4.做自己情绪的调节师/100

 5.别太计较生活的环境/102

 6.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105

 7.给心灵做个大扫除/107

 8.心有多宽,世界就有多大/110

第五章 积极处世,不太计较人脉广

 1.宽容待人,才能聚积人气/114

 2.大气量带来大人脉/117

 3.与计较绝缘,不断储蓄感情账户/119

 4.用心包容对方的缺点/122

 5.放开怀抱,人脉就在你手中/125

 6.结识益友,充实生命的内涵/128

第六章 宽厚博爱,家是心灵温馨的港湾

 1.爱父母就是爱自己/132

 2.放下隔阂,孝敬父母/136

 3.惜缘,理解这份平凡而伟大的爱/140

 4.爱是责任,情是包容/142

 5.用孝心、孝行回报双亲/144

 6.用心去爱,感恩父母/146

第七章 摆正心态,你的心态决定你的幸福等级

 1.用“软弱”感化对手/152

 2.少点计较,请“爱上”你的对手/156

 3.宽容对手,获得双赢/160

 4.把敌人当作最好的老师/162

 5.善守善攻,自保而全胜/165

 6.用豁达的心对待失败的对手/171

 7.将强大的敌人视作自己上进的助力/174

第八章 恬适从容,能抓则抓,该放就放

 1.不气馁,抓住眼前的机会/180

 2.不浮躁,珍惜难得的机缘/184

 3.主动出击,顺时而谋/187

 4.磨炼看准时机的眼力/191

 5.收放自如,做个有心人/194

 6.抓住机遇,不抱怨生活/198

 7.进退自如,运筹帷幄/201

 8.在机遇面前拿出勇气/204

 9.你理机遇,机遇才理你/207

试读章节

7.体味生活,淡定从容

在一个月光皎洁,星星满天的夜里,我们坐在家里的阳台上,想我们周围的人,想我们的生活,想我们的生命,想我们的人生,我们可能会悟出许多的道理,关于生命,关于生活,关于自然和社会,关于美,关于人生,等等。或许,我们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真正地体会到生命的价值,我们会发现自己以前是多么的愚蠢,我们会悟出今后应该怎样生活并设法去改变自己。

现代城市生活的匆忙和快节奏,城市的喧闹和躁动,使我们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思考这些本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但是,生活本身打破了我们生命的宁静,显得异常的不真实,使我们的生活像是在虚幻中一般。

这些,都源自于我们的生活过于的复杂,因而,我们即使已经拥有了幸福,我们也来不及享受,这也就是我们现代人最大的悲剧所在。

当我们的孔圣人几千年以前一个人站在河边时,看着那滔滔不绝的河水默默无语、无休止地东流的时候,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这是一个人对于岁月、对于自然、对于时间、对于生命等,所进行的最深刻的思考,也是最伟大的思考。

屈原当年被放逐,过着一种屈辱的流放生活。这位一心一意地为了国家利益的人,竟然遭受到这样的境遇,其心情我们自然可以想象,但是,屈原就是在这种孤独中,向天发问,写下了一篇篇万世流传的诗篇。

静下心来问问我们自己能够做到这些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即使我们有孔圣人那精辟、深邃的思想,有屈原的才华,我们现代人也不能拥有孔圣人和屈原的那种精神和感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人很少能够静下心来细细思考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现代社会带给我们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物质上的丰富,但却使得我们的精神世界一天比一天更空洞、更苍白。

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很多地方,不经意间可能会注意到,有许多地方的人,他们没有丰富的物质生活,有的地方甚至是十分匮乏的,但是,他们却更能体现出他们自身的价值,更悠闲,也更平静,他们比我们更能体会出生活的美。自然生活原本就是简单的,但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生活鼓励我们去进行激烈的竞争和一忙再忙。所以,在这种热闹的生活中,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去享受外面的阳光、雨露,更听不到大自然的声音,甚至,我们就连听一声鸟鸣也渐渐成为了一种奢侈。频繁的社交和不停在催促我们的电话铃,以及每天都陪伴着我们的电视节目,使我们想孤独都做不到。

如果我们越是想不同凡俗地去追求伟大,我们也就越孤独,孤独使我们更加深刻、更加明智地观察生活。

人类的孕育过程就是孤独的,在母体中我们要独自进行孤独的预演,而不像浮游生物那样,从生命形成的一刹那,就生活在一个群体中,处于一种“社会化”的状态,因此,伴随我们人生的,除了“社会”之外,也还有孤独。这种深层次的孤独促使着我们在生活中要有适当的“孤独”,要学会一个人独处。

学会适当地独处,对于培养一个人的沉思气质和培养一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习惯,都有很大的好处。

我们是社会中的一份子,是需要在一定的社会里才能健康成长的。我们可以看看身边的孩子,他们在婴幼儿的时候,总是很喜欢一个人玩耍,即使有家长或别的小朋友在场,他也很少顾及,这或许就是孩子在母体中独处的一种记忆吧!

生活中,老人不喜欢孤独,但他们却喜欢独处,可能是对母体中独处的一种美好回忆。可以看出,在生命的起点和终点,我们都表现出一种生命原本的色彩,这不能不说是个很有趣的现象。

对于生命的感悟正处于两极的孩子和老人,他们对于生命的感悟,肯定会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独特,更深刻!

我们提倡的“适当的孤独”,目的是和诸如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以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被抛出人群的茕茕孑立的孤独相区别,“适当的孤独”对人生只有坏处绝无益处。“适当的孤独”,是容纳难以摆脱情感的舞台,是人生某种独特价值的秘密阵地。这种孤独,在繁琐的世界中寻找简练,在闹市中寻找静区,在违心的随俗中寻找自洁,在不平的人生遭际中寻找平静,在世俗的冲击中寻找脱俗。可以说,适当的孤独是我们人生的一种修炼。

适当的孤独,是推动人类文明、修炼我们人生的一种内驱动力。适当的孤独,不是陷入某种所谓的境界中而无力自拔,这种所谓的境界不是一种人生境界,而是对人类理性的弃绝,对“红尘”的厌恶。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避开纷杂的人事,在劳碌了一段时间后,在某个安静祥和的环境中,一个人静静地待一会儿,什么都可以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不想做的事不做,不想说的话不说,不想见的人不见;不去想人世间的那些尔虞我诈,只有一个人的世界,这是不是人生的一种简单之美,一种境界呢?

在适当独处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过去的人生,也可以好好设计一下自己未来的美好人生;我们可以想想自己过去的人生中,哪些人、事、物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感情,又有哪些人、事、物使我们不堪回首;我们也可以像世间所有的杰出人物一样,热情奔放地面对生活,同时又与自己的心灵悄悄对话。

当然,我们不会忘记,我们的“适当的独处”并不是目的,不是为了远离人间,恰恰相反,适当的独处是为了更多的人能够真正享受到生活的简单之美,是为了更好地同世间的人同歌共舞,是为了在人间更好地腾飞。

P23-25

序言

牛根生说:“一个人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计较得少。”

是的,人的一生遇到不顺心的事太多,如果每一件事都斤斤计较放不下,那么你就很难有快乐的时候。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不断地累积着令自己烦恼的东西,包括名誉,地位,财富,亲情,人际关系,健康,知识,事业等等,也包括郁闷,挫折,沮丧,压力等等。这些东西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使人们失去了原本应该享受的乐趣,徒增许多无谓的烦恼。很多时候是我们小肚鸡肠,斤斤计较那些虚无的名利,而却把所有的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我们为什么不想想如果我们足够优秀,别人还会对你冷眼嘲讽吗?

该计较的就计较,不该计较的别计较。不计较不行,别人认为你傻;计较得太多,这样就活得太累,大可不必。遇事计较有时看起来是件好事,它可以激发人的上进心,对工作精益求精,对自己能够严格要求,也说明了自己是个认真之人。可有时却是件坏事,特别是遇事太过计较时,不但影响自己的心情,还会损害自己的身体,甚至会降低自己的品行。

遇事太过计较必然影响心情。我们每天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本来已经不胜其繁了,却偏偏在某一人或事上斤斤计较,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人的心情是否舒畅,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健康。好心情能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工作效率也会提高数倍,从而更出色地完成单位交给自己的各项工作任务;一个人心情好时,会显得心胸开阔,更能和谐地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好心情会令人愈显豁达、宽容、大度,更易理解他人;好心情还能帮人战胜疲劳,增强人体免疫力,使疾病早目康愈,好心情还能减缓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速度,延缓人体衰老,让人永葆青春活力,从而愈显年轻、更加健康、长寿。

相反,一个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说话办事容易“冲动”,容易走“极端”,从而说出一些不理智的话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来。一个人心情不好时,大脑思维会受到抑制,因而什么事都无法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做什么事情都不如意,工作效率也大大地降低,其后果是既伤人又害已。一个人在心情很坏的时候,心中还可能平添怨气和仇恨,故而殃及周围无辜。一个人如果长期郁闷、孤僻、暴躁,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人生在世,如果计较的东西太多,名利地位、金钱美色,样样都不肯放手,那就会如牛重负,活得很累。反之什么都不计较,什么都马马虎虎,没有一点进取心,那也未免太对不起自己,活得没什么意思。聪明的人,会有所不为,只计较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并且知道什么年龄该计较什么,不该计较什么。有取有舍,收放自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别太计较也别太不计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612440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8: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