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资治通鉴简史:中国历史精神(全4册) |
内容 | 亮点展示 编辑推荐 本书在张居正给万历皇帝讲解的版本基础上,进行重新编写,与司马光《资治通鉴》及其他版本有着明显的不同: 1.时间跨度长。司马光《资治通鉴》时间跨度1362年。本书上起三皇五帝,下至北宋灭亡,时间跨度4000多年。 2.极简中国兴亡史。司马光《资治通鉴》共294卷,约300万字,篇幅浩大,能通篇阅读者凤毛麟角。本书约30万字,选材更精练,事件更集中,规律更突出,让读者节约时间,快速了解历代王朝成败原因,总结兴亡规律,特别适合现代人阅读。 3.伟人选评、学者新编。市场上的《资治通鉴》要么是司马光的全本,篇幅过于巨大;要么节选几个人物事件,只有故事性,没有历史连贯性及兴亡规律。本书依据中国大政治家、一代帝师张居正给少年皇帝量身定制的教材为蓝本,其高度及深度无人能及,其评说有拨云见日、点石成金之快感,且时间连贯,选材严谨,轻重有度,并加入作者新观点,是目前市场上最优质版本。 4.主题鲜明。司马光《资治通鉴》以年代记录,没有章节内容标题,对阅读非常不便。本书对原书每段史材,添加标题,提纲挈领,让读者一目了然,且能针对主题阅读。 5.历史年表。司马光《资治通鉴》没有历史年表。本书增加年表,让读者准确掌握历代王朝及帝王在位时间,增强宏观大局意识。 6.无障碍阅读。本书对晦涩难懂的词句及重要特殊概念,进行译注,通俗易懂。 7.古版插图、精美设计、用纸考究。本书插入历代名家精美白描图,增加欣赏性、趣味性及时代美感,并聘请名家设计,采用高档纸张,版式精美,视觉舒服,极有收藏价值。 8.突出中国历史精神。让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精神,包括传统政治、社会、学术、教育、经济、军事、舆论等核心价值,突出“史学”即“经学”的妙用。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被称为“帝王之书”“将相之书”“治要之书”。自成书之后被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及企事业领导们引为经典,争读不止。本书充分展现《资治通鉴》中的精髓,将历代治国大策、社会焦点、成败得失娓娓道来,让您快速了解历史兴亡规律,了解中国人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依据,以及中国文化要义。 同时,《资治通鉴简史:中国历史精神》,开创了《资治通鉴》新的讲述方式,是中国市场上最优质的《资治通鉴》类图书的先锋之作,是一部真正的原生态中国兴亡史。中国人,读这样的历史,才能真正掌握为人做事之道、增长人生智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资治通鉴简史:中国历史精神(全4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雷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2903533 |
开本 | |
页数 | |
版次 |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1-1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