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被数字分裂的自我
内容
内容简介

距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的观点,已近半个世纪。其间,数字技术勾住了我们的思想,让我们难以抗拒。自我对无限力量的渴望侵占了灵魂对无限的追求。此时,互联网和社交媒介步入我们的心灵,填补我们最深层的需求——我们对交流、知识和创新,甚至亲密和性的需求。如果不深深扎根于诸如此类的人的品性——靠经验和内在探索确立的品性,我们就会变得脆弱,我们的思想和脆弱的身份就可能会被外包给数字技术。

作者简介

意大利媒介批评家、布达佩斯俱乐部(前身是罗马俱乐部)科学委员会委员。他文理兼通,既是编程人,又批判技术;既是出版家,又是学者。主要著作有《被数字分裂的自我》和《为什么要退出脸书》(Facebook Logout:Experiences and Reasons to Leave it)。

目录

总 序 … I

序 … 1

译者前言 … 6

谢 词 … 14

绪 论 … 1

第一章 从技术的意识到意识的技术 … 7

第一节 技术的极限 … 10

第二节 凡不能计算者皆不真实 … 12

第三节 早期互联网的前景 … 13

第四节 从信息处理到意识处理 … 14

第五节 一切都进了数字粉碎机 … 16

第六节 技术不可挑战 … 17

第七节 技术利用我们 … 19

第八节 用字节喂养心灵 … 20

第九节 不朽的心灵 … 21

第十节 凭借技术的内假体和截除机制 … 22

第十一节 超越心灵 … 23

第十二节 信念与信息技术的脆弱性 … 24

第二章 “不过是一种工具” … 27

第一节 技术不可质疑 … 29

第二节 用身体去学习 … 30

第三节 技术“影响”我们 … 31

第四节 技术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 32

第五节 二进制与内在二元性 … 33

第六节 用心脏去体认 … 34

第七节 我们与工具同一:从黑猩猩到晶片 … 37

第八节 重新连接心流 … 38

第九节 从旁观者到见证人 … 40

第十节 心理空洞与技术填料 … 41

第十一节 无形无象的纯思维 … 43

第十一节 心灵成长的工具 … 44

第十三节 心灵本身就是一种媒介 … 47

第十四节 信息技术削弱了我们在场的感觉 … 49

第三章 信息技术之根 … 51

第一节 强烈的生产欲望 … 52

第二节 信息技术由《圣经》启动 … 53

第三节 技术回归失去的完美 … 54

第四节 矛盾的讯息使心灵短路 … 56

第五节 失宠于上帝的孩子 … 57

第六节 心理防卫 … 58

第七节 作为终极救星的技术 … 58

第八节 心灵的本质 … 60

第九节 概念碎片与固守心灵的技术因子 … 62

第十节 不朽的探求 … 62

第十一节 复制、改进和创新思想 … 65

第四章 现实的数字化 … 69

第一节 数据为王 … 72

第二节 领地的数字化 … 73

第三节 增强现实 … 74

第四节 心灵是首要的虚拟现实工具 … 75

第五节 生物学的数字化 … 77

第六节 现实的比拟模型 … 82

第七节 我们的数字神经系统 … 84

第八节 程序编制 … 86

第九节 像软件那样思维 … 88

第十节 将一切人生事件数字化 … 90

......

前言/序言

我们三人中的坦卡德(Tankard)在1970至1971年于威斯康星大学任教时带了两位研究生——罗伯特·克鲁尔(Robert Krull)和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他们提到当时正在上社会学教授杰拉尔德·海格(Jerald Hage) 的一门课,十分有趣。这门课是关于社会学中的理论构建。两位学生提到海格教授刚刚为该课写好了自己的教材,并把油印版发给班里的学生。坦卡德听后表示想看看这本教材,克鲁尔和瓦特就给他拿了一本。该书共220页油印纸,并且所有的图表都是手绘的。手稿的名字叫作《理论构建的技巧与问题》。书中主要的例子都与社会学相关,要读懂全文不太容易,但该手稿以系统全面的方式处理了理论构建的重要问题,且当时没有任何一个相关读物可以与之媲美。

该手稿在1972年由约翰·威利父子出版公司(John Wiley & Sons)出版,书名即是《社会学中理论构建的技巧与问题》。彼时坦卡德已在得克萨斯大学教理论与研究方法的课程,他开始在研究生研讨会上让学生读相关章节。尽管一些学生会抱怨该书内容较难理解,但他多年来一直仍然坚持给学生继续布置阅读海格一书中的相关章节,就是因为里面涉及的概念非常重要且十分有用。

我们中的另一位,舒梅科(Shoemaker),在威斯康星大学读研究生时,曾学习与理论构建和检验的相关课程。当时,她就希望看到有关理论及其各部分的例子。但她却在许多文章和书本中找不到任何例子,社会科学理论更倾向于以非系统的方式展开。这也勾起了她对理论构建的兴趣。舒梅科随后于1982 年在得克萨斯大学执教,也开始给学生布置阅读海格书中篇章的任务,她也是在威斯康星大学读研究生时了解到该书的。海格的“系统”对她在威斯康星大学写博士论文时起到了关键作用,让她第一次系统地为所有的概念提出了理论和操作定义,并为全部假设提供了理论和操作联系。在得州教书时,她要求上她开设的理论课的研究生必须读这本书,直到该书停止出版。学生在当时抱怨该书难读也很难理解,但很多年过去后,那些之前抱怨的学生变成学者,且一遍又一遍赞叹这本书对他们研究项目的重要性。

1981年春,我们的另一作者拉索萨(Lasorsa)还是硕士生的时候,在上坦卡德教的传播学理论课程时第一次读到了海格的书。他的第一反应与其他众多第一次读到海格书的学生一样,一边努力阅读第一章的理论陈述并试图去理解里面的全部术语,如“特定的非变量”“原始术语”“差异变量”,一边想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知道这些东西。老师尽全力告诉这个学生,如果他想要学习如何构建理论, 那么答案是肯定的,他确实需要知道这些东西。拉索萨接受了坦卡德的建议,且随后自己也成为一名教师。现在,他也开始教学生海格的理论构建方式。

本书中有关模型构建的章节包括拉索萨还是坦卡德的学生时, 在坦卡德的传播理论研讨课上开始构建的一个培养过程模型。

20 世纪80 年代的时候,学者们发现海格书中一个较为明显的不足:该书主要处理两个相关变量的理论陈述关系。这一局限性启发坦卡德写了一篇名为《海格以外:通过探索三变量关系来构建传播理论》的论文,并发表于1987年蒙特利尔的国际会议上。舒梅科在研讨课上除了用海格的阅读材料,也开始用这篇文章,同时还加入了一些图表以助三变量关系的可视化。

拉索萨硕士毕业后,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在1986年回到得州教书。正好在这个时间段上,我们三个人都在得克萨斯大学教授有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传播学理论的课程。我们开始探讨如何写一本我们自己的构建理论的书。这本书既可以更新并扩展海格的一些想法,也可以探索新的领域,比如三或四变量关系与创造力在理论构建中的作用。当时鞭策我们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海格的书不再出版了,最近在亚马逊网站上搜海格这本书的二手书,其售价高达126.96美金。

1989年,我们三个人开始相约在距离学校一个街区的路边咖啡馆Les Amis(现被星巴克取代)吃午饭,并探讨理论构建。一两次讨论后,我们给自己布置了一项作业,每人每两周写一篇我们所感兴趣的任何有关理论构建方面的五页短文。我们也提出了写理论构建一书的第一份提纲。

1991年,舒梅科离开了得克萨斯大学,到俄亥俄州立大学担任行政职务,理论构建这个书稿写作计划也就随之搁浅了一阵。1994年舒梅科到雪城大学重回科研教学岗位,我们又重新燃起了出书的想法。我们重看了原来的提纲,修改它,然后分配了写作的章节。所有的章节在2001年12月份的时候全部完成。这部书稿耗费了十余年的时间才完成,但是它现在却反映了我们对社会科学理论结构更成熟的理解。写这部书稿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却是我们干过的最满意的工作之一。

我们想感谢现执教于马里兰大学社会学系的杰拉尔德·海格对我们的影响,感谢他成为这个新兴且重要领域的开拓者。我们希望本书的读者们能分享我们对理论构建的兴奋之情,并用本书中的思想和原则来进行更好的研究和构建更好的理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被数字分裂的自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大利] 伊沃·夸蒂罗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210324
开本 其他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1-09-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2-03-04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图形图像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06.2-39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