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学馆·小说林— 葵花向阳
内容
内容简介

收在这本集子里共25个短篇和两部中篇。这些作品差不多都有着发黄的底色,像一张张老照片,把你带回到旧日的乡村时光。中篇《天天向上》被《小说选刊》2010第11期转载。小说写了一个小学民办老师含辛茹苦的一生,带着血与泪的底层叙事,平凡中闪烁着人性的光芒。短篇《冬月》,写农村女孩采芹结婚前,尽管煤油灯旁的她只能用一个脸盆洗澡,但却是那样洗礼般的神圣;《白腿》写学生时代的张光明无论怎么追葛菊,都是枉费心机,可是二十年后,当他作为一个成功人士回乡的时候,却轻而易举地圆了青春期的梦;《杀马》写的是包队干部老梁要吃马肉,逼着地主成分的爷爷去杀他心爱的马的故事……

作者简介

尹群,本名尹百成,黑龙江青冈县人,1960年出生。在《岁月》《北方文学》《广州文艺》《当代小说》《鸭绿江》等多家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近百万字。中篇小说《天天向上》被《小说选刊》转载。黑龙江作协会员。

精彩书摘

冬 月

进入冬月,采芹最着急而又最令她费尽心思的一件事,你恐怕猜都猜不到,其实,就是洗个澡。就是一件简简单单洗澡的事。因为,因为进入冬月,农村女孩采芹结婚的日子就要到了。采芹结婚的日子就定在冬月十六,是个双日子。我们那里的农村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喜欢看看日子,结婚是大事,当然更要看。而将结婚的日子多数选在冬天,主要是考虑冬季农闲,不但自己家里有充足的时间来张罗婚事,老亲少友也都有时间来喝喜酒,随礼份子,连捧捧场。

洗澡对于过去的农村人来说,确实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冬天就更困难。说起来谁都不会相信,我们那里的农村人,一年到头能洗上个两回三回澡已是新鲜。这还得说是在炎热的夏天,还得说是指那些不管不顾的男人们,夏季可以在野外的泡子里赤条条地野浴。女人们就没那么方便了,女人们最多就是夜晚的时候,在自家门前的园子里端盆水洗一洗,到野外的泡子里,白天不敢,夜晚更不敢。所以呀,整个一个漫长的冬天,没有特殊情况,几乎就没有一个人洗一回澡的。天气暖和的时候,扒掉棉衣,换上单衣,孩子们不避人,可以坦然地露出黑黑的肚皮。不但肚皮是黑的,膝盖是黑的,胳膊肘是黑的,脚丫子是黑的,甚至连露在外面的脖子和耳朵也是黑的,只有脸颊那一点点地方每日象征性地洗一洗。老师检查的时候,吓唬说要拿砖头子蹭,都把脖子缩进棉袄里。那种黑,不是蹭上去的那种黑,而是长上去的那种黑,是在皮肤之外又长了一层的皴,像鱼鳞一样的皴。其实大人也好不到哪儿去。只是大人们知道羞耻知道掩饰,换衣服的时候避开人的目光。其实女人也是。所不同的,就是脸一定洗得干干净净。只要脸洗的干净,衣服里面的身体是不是干净也就无所谓了。

问题是,现在农村女孩采芹要结婚了。所以采芹打定主意,在她的婚事来临之前一定要洗个澡,并且一直在心里暗暗谋划着这件事,这件事已经搞得她心神不定寝食难安了。也怪大人们只是考虑冬天里的农闲,忽略了寒冷的冬天洗澡有多么困难,忽略了结婚的人,尤其是要出阁的姑娘,无论如何也一定要洗洗澡啊,怎么的也得让自己干干净净的做个名副其实的新人不是。

现在有必要介绍一下我们东北农村的民居。我们东北农村的民居,怎么说呢,实在是简陋,跟关里中原地区红砖青瓦独门独院的民居没法比,跟江南水乡那种青砖乌瓦古色古香的民居也没法比。人家的房子,要什么有什么,格局讲究,设备齐全。我们东北农村的民居,由于受生活条件的限制,也由于寒冷的自然环境的关系,再加上开发较晚生产力不发达文化积淀不厚等等因素,供人居住的房子,就是那种就地取材的土坯平房。房子使用黄泥抹墙,一遍一遍的,里外都要抹上多遍,抹到不透风为止。房顶儿用芦苇,也有用秫秸的,厚厚地棚上,然后抹一层也是厚厚的黄泥,然后再抹一层还是厚厚的碱泥,就是那种油黑油黑的碱泥,是从碱沟拉回的碱土,这种碱泥不溶于水,所以夏季房子不漏的(城里的平房略好一些,房顶铺油毡纸,之后浇的沥青,造价当然也高一些,所以农村人宁肯用土)。这样几乎全部的建筑材料都是泥土的房子,再加上屋里的火炕,还算暖和,很适合东北。只是显得多少有些原始的味道。

……

前言/序言

李敬泽

“中国书籍文学馆”,这听上去像一个场所,在我的想象中,这个场所向所有爱书、爱文学的人开放,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都可以在这里无所顾忌地读书——“文革”时有一论断叫做“读书无用论”,说的是,上学读书皆于人生无益,有那工夫不如做工种地闹革命,这当然是坑死人的谬论。但说到读文学书,我也是主张“读书无用”的,读一本小说、一本诗,肯定是无法经世致用,若先存了一个要有用的心思,那不如不读,免得耽误了自己工夫,还把人家好好的小说、诗给读歪了。怀无用之心,方能读出文学之真趣,文学并不应许任何可以落实的利益,它所能予人的,不过是此心的宽敞、丰富。

实则,“中国书籍文学馆”并非一个场所,它是一套中国当代文学、当代小说的大型丛书。按照规划,这套丛书将主要收录当代名家和一批不那么著名,但颇具实力的作家的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等。“中国书籍文学馆”收入这批名家和实力作家的作品,就好比一座厅堂架起四梁八柱,这套丛书因此有了规模气象。

现在要说的是“中国书籍文学馆”这批实力派作家,这些人我大多熟悉,有的还是多年朋友。从前他们是各不相干的人,现在,“中国书籍文学馆”把他们放在一起,看到这个名单我忽然觉得,放在一起是有道理的,而且这道理中也显出了编者的眼光和见识。

当代文学,特别是纯文学的传播生态,大抵集中在两端:一端是赫赫有名的名家,十几人而已;另一端则是“新锐”青年。评论界和媒体对这两端都有热情,很舍得言辞和篇幅。而两端之间就颇为寂寞,一批作家不青年了,离庞然大物也还有距离,他们写了很多年,还在继续写下去,处在最难将息的文学中年,他们未能充分地进入公众视野。

但此中确有高手。如果一个作家在青年时期未能引起注意,那么原因大抵有这么几条:

一、他确实没有才华。

二、他的才华需要较长时间凝聚成形,他真正重要的作品尚待写出。

三、他的才华还没有被充分领会。

四、他的运气不佳,或者,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写作生涯不够专注不够持续,以至于我们未能看见他、记住他。

也许还能列出几条,仅就这几条而言,除了第一条令人无话可说之外,其他三条都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这些作家深怀期待。实际上,中国当代文学的丰富性、可能性和创造契机,相当程度上就沉着地蕴藏在这些作家的笔下。

这里的每一位作者都是值得关注、值得期待的。“中国书籍文学馆”收录展示这样一批作家,正体现了这套丛书的特色——它可能真的构成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我们不仅鉴赏当代文学中那些最为引人注目的成果,而且,我们还怀着发现的惊喜,去寻访当代文学中那相对安静的区域,那里或许是曲径幽处,或许是别有洞天,或许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学馆·小说林— 葵花向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尹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47858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64
CIP核字 2015050253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1: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