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世博缘(一个墨西哥人的世博之旅)
内容
编辑推荐

Guillermo(常钦功)是一个墨西哥作家,他关注世博并参加了以往5届世博会。毕业于国际关系专业的他曾在不同国家的多家杂志和网站上发表过文章。目前他在上海工作,是一家咖啡公司的总监,并担任一些商业项目的专业顾问。

在这本书中他从一个专业游客的角度出发,十分细致地介绍了过去5届世博会的情况,也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进行了展望。

内容推荐

在这本书里你将跟随作者的叙述,由内而外地观看世博。第一章里作者会介绍一下世博会,世博会有两种,区别是什么,哪些机构批准成立了世博,“旧世博”的简史是怎样的;第二章到第六章,作者会历述他参加过的每届世博;第七章,作者会谈谈对萨拉戈萨世博的感受,也谈谈对上海世博会的期待;最后一章~第八章,作者将从个人角度出发,比较一下这5届世博,并浅析参加国的与会情况。

目录

作者序 2009,我在上海

译者序

第一章 关于世博会

第二章 发现世博

第三章 1998年世博——娱乐的海洋

第四章 汉诺威世博——两代之交

第五章 森林中的和谐世博

第六章 萨拉戈萨世博—一2l世纪的第一届认可类世博

第七章 上届认可类世博与下届注册类世博之间

第八章 比较世博,展望未来

尾声 世博会——21世纪的盛事

鸣谢

试读章节

在我开始叙述我的个人经历之前,我认为有必要让各位了解世博会的历史,因为没有什么事情是空穴来风的。在1992年前就已经有许多关于世博会的参考书目了,所以在这里,我只是做个简短的回顾。世博会的鼻祖可以说是旧时代中的市场经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在重要的城市里进行贸易活动,在商业活动经历几个世纪的繁荣之后,各式各样的人聚集在一起交换自认为独一无二的物品。两个世纪之前的法国开始了不仅仅是贸易、更是展出文化和科学成果的展览。之后,在1844年的巴黎举办了一届不同寻常的工业世博会。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届世博会始于1851年,举办地在英国伦敦。它因为其神话般的建筑水晶宫而成名。那是个伟大的工程,它的圆形屋顶和玻璃制成的墙壁在那个时代是革命性的,它的设计者从暖房中汲取了灵感。举办场地被定在邻近皇家宫殿的公园‘里,其间有8米高的榆树和可容纳1 400个展出者的空间。在那届世博会中,有两件十分有趣的展品:一件是光之山——著名的印度大金刚钻,当时这一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属于印度的统治者;另一件是可以被认为是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公共厕所,当时人们只要花一便士就能使用这些设施。

那时的英国(大不列颠国)由于引领工业革命、统治全世界范围内众多的殖民地而拥有强势的国际地位。这个联合王国想要向全世界提供商业物资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那时维多利亚女王掌权不到10年,希望全世界都能臣服于英国的力量之下。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1871年的伦敦世博会比第一届奥运会和首届FIFA世界杯分别早了45年和80年。

在那届世博会之后,巴黎尝试超越伦敦世博会的辉煌,在1855年,举办了一场以众多工业殿堂和美妙艺术品为特色的世博会。两个欧洲重要城市之间的竞争为世博会的发展提供了养料。1862年,伦敦再次举办了一场由36个参展国参加的世博会。作为当时重要的文化产物,肯辛顿地区的几个博物馆至今仍屹立在那里,其中的一座,便是著名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在1862年伦敦世博之后,法国人决定在1867年举办另一届世博会。这一届世博会大约有将近50000件展品展出,它们大多来自欧洲各国和其殖民地国家。当时,包括加拿大和美国在内的国家也参加了那届世博会。类似混凝土、铝制品和一些塑料制品在内的新兴产品在那届世博会上首次映人了人们的视野。世博会尝试着将重点不仅仅局限于工艺贸易上,还初次涉及了教育和娱乐领域。另一创举是那届世博会场馆在晚间同样开放,场地也是首次采用公共照明。

在欧洲之外的第一届世博会,是为了纪念美国独立宣言签署100g,于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此届世博会旨在显示美国的工业进步,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Bell,1847~1922年)发明的电话、亨氏番茄酱和第一台打字机这些发明都在此展出。这届世博同样帮助主办国改善了它的交通运输系统。1876年的世博会场地被分为几个不同的主题,包括采矿业、冶金术、制造业、科学和农业等,甚至还为与会者提供了自己的宾馆和住所。另一闪光点是,人们可以在自由女神像的右手扶梯上自由走动。

事实上,那场世博会自由女神像的手臂向公众开放还只是个开始。两年之后,她的头部就在1878年的巴黎世博会上展出。巴黎主办的第3次世博会同时还展出了电力街灯和一个由非洲土著人根据其自然栖息地环境而仿造的“黑人村落”。法国人欲借此表现他们已从对普鲁士的战争中恢复了过来。与此届世博会几乎同时,联合国代表大会正式开始采用了盲人点字系统。

在这之后,世博会又在许多不同的国家举行,最盛大的一届还是在1889年的法国巴黎,为了纪念法国革命lOO周年。那场世博会最为世人所知的伟大标志性建筑便是埃菲尔铁塔。在那场世博会尾声,许多人曾抱怨埃菲尔铁塔破坏了法国的地平线,并要将它挪走。我想那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座铁塔将存在的意义,它不仅仅将是法国的象征,更是之后为世人所敬仰的里程碑式的建筑。

1893年,芝加哥为了纪念4个世纪前哥伦比亚成为美洲的一部分,而举办了“哥伦比亚世博会”。这届世博会开创了建筑物形态不一的先河,多数举办地和主题馆都被赋予建筑艺术学院式的建筑风格。那届世博会的宗旨是在一座只有60年历史的城市中提升对工业的乐观态度。巴黎1900年又举办了一届以电影和电影院为亮点的世博会。对于巴黎这座城市而言,它意味着拥有地铁系统、新的火车站和亚历山大三世大桥。那届世博会恰与第二届奥运会同时举行,但当时的世博会比起奥运会来要盛大得多,那也是第一届允许女子参加的奥运会。

1904年,世博会和奥运会几乎同时举行;这次的举办地在圣路易斯密苏里。这个活动为了纪念历史上有名的“路易斯安那购地”(1803年美国仅以l 500万美元的代价从法国购得大片土地,东自密西西比河,西至落基山脉,北自加拿大,南至墨西哥湾)——19世纪初美国以每英亩3美分的价格买下整个路易斯安那。美国得到了21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领土一夜间扩大近两倍。这一届世博会拥有62个国外参展国,场地面积约为5 000平方米;比之前的任何一届世博会都要大。与巴黎世博会一样,这一届也展出了黑人村落。热狗、棉花糖、花生酱和其他一些创造发明都被介绍给大众。

在往后的年月里,比利时和意大利分别举办了两届辅助性的世博会,但是1915年的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世博会却来得尤为重要。巴拿马运河的开通为美国西海岸创造了大量的发展空间,它也印证了世博会对于城市发展是有帮助的,同时向世界展示了旧金山从1906年的大地震中复苏的迹象。举办场地靠近海岸的金门大桥旁,至今你仍可以看到它的主建筑——旧金山艺术宫,其中一座主题馆现被改建为科学互动博物馆。

西班牙在1929年同时举办了两场世博会,一场在塞维利亚,另一场在巴塞罗那。虽然两场盛会各有千秋,但与美国举办的世博会相比,多少有些稍显逊色。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十分成功,它的主题为“进步的世纪”,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建城100周年。其中最大的亮点是一种叫“空中桥梁”的运输设备,它能横跨会场两端。这届博览会在经济大萧条的中期组织举办,所以并没有得到政府的出资,所有的费用都是靠私人投资和向城市居民发行债券筹集而来的。德国纳粹在那届世博会上展出了其柏林飞艇。在1937年的巴黎世博会上,二战前的紧张局面被表露得更明显了。美国、苏联和德国,它们都有很出众的主题馆,也在相互争夺着“最优秀主题馆”的桂冠。德国馆的标志是巨大的“■”,与此同时,苏联在其主要建筑上建造了由男女工人组成的塑像。

二战前的最后一届世博会在1939年的纽约市举行。由于当时的战前形势,此届世博没有任何利润可言,除了被它所吸引来的44万参观者。它的主题被定为“世界的明天”,它的主体建筑物是角尖塔和圆球,电视机和超人在其间首次亮相。在众多主题馆中,苏联的建筑无疑是最漂亮的,它简直就是莫斯科地铁站的复制品。这届世博的亮点之一是一个预计工作到6939年的“时间囊”。

1958年,布鲁塞尔举办了二战后的第一届注册类世博。然而,它并没有在内容上显示任何有关冷战的迹象,苏美之间对主题馆的竞争仍在继续。但据我所查阅到的文献记载,苏联的展馆更为有趣些,他们展出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他们还提到了Laika,第一只被他们带到宇宙空间去的生物。

场地被安排在布鲁塞尔的郊区森林里,缆车作为在其间穿梭的工具。那届世博会的主要标志性展品是原子塔(Atomium)。一个原子的巨大拷贝件,它意在促进新能源的积极利用。但是,具有极其讽刺意味的是,因为这种致命能源,那时的苏联和美国之间便埋下了争夺的种子。除了43个与会国家外,还有些是合作主题馆。其中最为怪异的是烟草主题馆:它的出现完全是不合时宜的,现如今烟草的危害性已被全球所了解,之后的任何一届世博会都将不再允许类似的不健康信息的传播和推广。

对于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而言,还有一个意义非凡之处在于:那是最后一届出现所谓“黑人村落”性质的世博会。在现如今的概念中,仅仅为了取悦观众而在一个完全虚构的环境中展示非洲土著人的生活习性被认为是不尊重人权的表现。那届世博会的主题是“科学、文明和人性”,即使是这样,在那届世博会里也鲜能看见人性的光辉在非洲殖民主义中表现出来,尤其是当,500名黑人像是动物一样地被关在类似动物园的村落中。观察世博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其部分价值观的转变,就变得十分有趣了。P10-14

序言

Guillermo(常钦功)把他对世博会的无限热情传递给了我。从相识的那一刻起,这个掌握6门语言并痴迷于各国文化的墨西哥小伙子便成了我的朋友。我们海阔天空地谈论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世博会的看点和意义……能遇到一个志趣相投又真诚贴心的朋友是一件如此愉悦的事情!

Guillermo在上海的生活忙碌又丰富多彩,撰写这本书占用了他大量的休闲时间。我很清楚地知道这不是一本拼凑出来的书,而是他在过去将近20年的时间里积累起来的对世博会的全面了解和认识。因此,当他拿着前几章节的英语稿给我读的时候,我便欣然决定帮助他把此书翻译成中文。此书从一个专业游客的角度出发,十分细致地介绍了过去5届世博会的情况,也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进行了展望。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介绍世博会的同时将其亲身经历和理性分析融入了其中。对世博会或是对不同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一定会从本书中有所收获。

感谢JJ和Godflrey在翻译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愿各位读者通过此书得到知识和乐趣,且与我们相会于上海世博!

贾君卿

2010年元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世博缘(一个墨西哥人的世博之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墨)常钦功
译者 贾君卿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301142
开本 32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3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45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4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0: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