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孩子的大脑
内容
商品特色

详情-01.jpg

内容简介

孩子的大脑是无穷宝藏,能开发多少全看“家长本事”

关于儿童的大脑,我们都了解的太少。例如,我们很难想象,初生儿童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远超成人,而神经元的数量和智力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又如儿童的肢体运动会影响大脑神经突触的连接,所以四肢发达的孩子,往往智力水平也更高……这些关于儿童大脑的事实,或许是我们不曾了解的,又或许是和我们以往认知相悖的。所以,作为新家长,必须要重新了解孩子身体上这一重要的器官——大脑,避免自己成为扼杀孩子智力天赋的“元凶”,让自己成为儿童智慧的“守护者”。

作者简介

徐井才,男. 1977年出生于河北廊坊永清县,全国工商联书业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理事、“大国之声公益基金”发起人,永清县人大代表,京联集团董事长。曾策划编辑:《中外名人传记》、《名校名师导读》、《我爱科学书系》《学习小博士百问百答丛书》《从小学国学书系》、《盘点名胜典故》《学生感兴趣的科普书》《国学经典读本》《森林报》等。

精彩书摘

01/ 所谓天才,就是遏制住了大脑“退化”的普通孩子

我相信,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天生拥有聪慧的大脑,因为聪明意味着智商高,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其他方面都会占据优势,也更容易脱颖而出。只是当你缺乏对大脑的认知,不清楚它有哪些具体功能,不清楚它是如何记忆时,你根本没有什么办法去控制它。

关于大脑,很多家长应该还存在这样一个错误认知,那就是聪明的孩子是先天的或者遗传的,以至于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天生聪明。

别再让这种错误认知继续误导你了,不同于身体的任何器官,大脑在我们一出生的时候,虽然尚未发育完全,但是都会拥有数以千亿计的脑细胞,而且每一个大脑细胞都在不停地运转。在这种条件下,绝大多数正常婴儿的智力都相差不多,而这些细微的差别也并不足以影响后天的发展。?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有聪明和愚笨之分呢?同在教室里上一堂课的孩子,为什么学习效果完全不一样?这就必须提到“用进废退”理论。这一观点由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意思是生物在新环境的直接影响下,某些经常使用的器官会不断发达增大,而不经常使用的器官则会逐渐退化。

这一理论具有一定道理,我列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经常运动的人和完全不运动的人直观的区别就是,前者的腹肌、胸肌等更为发达,并且更加强壮,因为锻炼可以刺激肌肉的生长。和其他组织器官一样,大脑也是用进废退的。

大脑主要由大量相互连接的神经元构成,这些神经元虽然大小不同,形状各异,但它们都会向四周不断延伸,延伸的分支称为“轴突”和“树突”,分支之间的连接点是“突触”。大脑仅占人体总重的2%,但内部却挤塞着由18万公里长的纤维连接着的万亿个突触。通过一个个“突触”的连接,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生成复杂的思维模式和行动。

当我们学习一项新技能时,大脑中的诸多神经会打通,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活跃的神经联结会不断增强,越是勤运用的神经元,越能保持充沛的活力。而不活跃的神经联结则会不断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活跃的神经联结会越来越弱,当这一系列的神经元都不活动时,就会走向消亡。

这就好比,很多人上大学的时候能背熟2万个单词,毕业后工作中再也不碰英语,几年,或者十几年过后,那些单词基本上都忘光了。也就是说,此时头脑中与英语相关的神经连接的细胞已经消亡了。

而且,大脑细胞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相关数据显示,一个孩子从出生到10岁左右,大概会有10%左右的神经细胞自然萎缩,那些用得很少的神经元会逐渐丧失突触,这个专业术语叫“突触削减”。这不难理解,细胞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它们如同大自然的一切生物一样,遵循新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这是维持组织机能和形态的一种自然现象。

据估计,正常人的脑细胞每天死亡约10万个,这个数字非常惊人。而随着神经元的减少,大脑中负责学习记忆有关的物质脑啡肽、调节细胞新陈代谢的核糖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也会随之减少分泌,又反过来影响神经元的活性,加速其死亡。由于脑细胞一旦发育完成便不会增殖,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

国外一位著名教授经过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强,而后又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这是大脑细胞减少的缘故。这也就揭示了为什么小时候,背诵一篇文章或古诗只需花费很短的时间,而且记忆深刻。但到了中老年时,即便花费更多时间,效果也不一定会好。

爱因斯坦被称为世界上聪明的人,在他逝世之后,科学家们对他的大脑进行了解剖研究。经过分析发现,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科学天才,与他的大脑结构特异性密切相关,较之常人,他大脑中的神经元有着非常多的“树突”和“突触”,密度大于常人,这说明他的大脑使用率非常高。

为什么脑“树突”和“突触”越多,人就会越聪明呢?我们知道,信息是通过“树突”和“突触”,实现彼此之间的信息传递的。“树突”和“突触”越多,脑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速度就会越快,信息更容易存储在不同的脑细胞中。即便一个脑细胞死了,其他脑细胞仍然还记忆着这些信息。

大脑的发育和生长,其实就是“树突”和“突触”数量和密度增加的结果。大脑的使用程度越高,神经细胞上长出的“树突”就越多,“突触”就越大,如此接受和处理信息的速度就会越快。这就如同城市道路一样,交通越发达,出行越便利。这,也正是人们常说“脑子越用越灵”的原因。

了解了决定人体聪明与否的因素之后,问题就有希望得以解决了。所谓天才,并非天生拥有聪明的大脑,而是遏制住了大脑“退化”的普通孩子。

接下来,我们的教育也就有了一个明确方向,要想让孩子变得聪明伶俐,不是着急上火就能实现的,也不是吃大量保健品可以解决的。重要的是遵循大脑“用进废退”的规律,引导孩子始终不懈地追求知识,勤于思考,不断进取,保持积极活跃的大脑,进而让大脑真正地发达起来。

前言/序言

孕育大脑多不易,摧毁天资太简单

大脑是人体的“指挥部”,也是智慧的“源头”,蕴含着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诸多能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为什么孩子会有聪明和愚笨之分?这里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大脑。

生活中,一些家长总抱怨自己的孩子又蠢又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又聪明又伶俐,却不知道,大多数孩子在出生时智力水平其实相差不大,孩子的聪明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在教育他们时是否花时间去了解大脑的结构,了解大脑的运转方式,然后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培养!遗憾的是,很少有人重视这一点。

在多年的儿童教育工作中,我发现,许多有学习问题、注意力缺陷、多动或胆小的孩子都有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现象。感觉是大脑初级的认知过程,让大脑发展基础薄弱的孩子学习复杂的知识,就像在浅浅的地基上建造高楼大厦,会倾斜。如果继续增加高度,还可能倒塌。

想让孩子变聪明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关键在于对孩子的大脑进行充分开发。孩童时期正是大脑发育的高峰期,一生仅有一次,一旦错过了很难弥补!只有抓住孩子大脑发育的时期,把“基础”打好打牢,让大脑发挥出潜能,孩子才能在学习、思维、情感、运动等方面表现得卓越出众。

那么,我们能为孩子的大脑开发做些什么呢?答案并没有多么高深,甚至琐碎到出乎你的意料。比如,搭配好一日三餐、玩一些益智游戏、规律性地运动、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尊重和发挥孩子的天性……如此,大脑就会健康地发育起来,发挥出无穷无尽的能力,让孩子的智商得以提高。

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我们在教育子女时难免遇到一些困惑、纠结……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大脑,我们可能还会不经意犯下错误。但因为深爱孩子,我们愿意面对问题,尝试正确的方式,一点点解决问题。聪明的父母会成为孩子的助力者,如何做没有标准答案,需要慢慢摸索和学习。

可以说,对孩子大脑的开发,前途无量而又任重道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孩子的大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井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659236
开本 32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50000
出版时间 2021-07-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育儿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10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