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传世插图恒久珍藏)》编著者露西·蒙哥马利。
安妮自幼失去父母,11岁时被人领养。安妮个性鲜明,富于幻想。她自尊自强,凭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敬重和友谊。
这部加拿大儿童文学名著自1908年问世以来,已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达几千万册,并在加、美、英、法、德等国相继被搬上银幕或拍成电视剧,风靡欧美。马克-吐温高度评价这部小说,称“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形象”。
图书 | 绿山墙的安妮(传世插图恒久珍藏) |
内容 | 编辑推荐 《绿山墙的安妮(传世插图恒久珍藏)》编著者露西·蒙哥马利。 安妮自幼失去父母,11岁时被人领养。安妮个性鲜明,富于幻想。她自尊自强,凭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敬重和友谊。 这部加拿大儿童文学名著自1908年问世以来,已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达几千万册,并在加、美、英、法、德等国相继被搬上银幕或拍成电视剧,风靡欧美。马克-吐温高度评价这部小说,称“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形象”。 内容推荐 《绿山墙的安妮(传世插图恒久珍藏)》编著者露西·蒙哥马利。 《绿山墙的安妮(传世插图恒久珍藏)》的主人公是一个活泼率真、喜欢幻想的小女孩安妮。安妮自幼失去双亲,在“错误”地被马修、玛丽拉兄妹领养到位于阿冯利小镇的绿山墙农舍之后,她自尊自强,凭借自己的善良、勤奋和聪慧,在不断地犯“小错误”和不断改正缺点的过程中,逐渐变得美丽、成熟、优秀,获得了长辈们的认可和同龄人的尊重。 生活在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计划收养一个男孩来帮忙于农活,小孤女安妮却阴差阳错地被斯潘塞太太选中,送到了他们面前。安妮的童年凄苦而孤独,到绿山墙之前,她曾辗转于托马斯太太家、哈蒙德太太家(她们需要安妮帮忙照顾孩子,先后收留过她)和霍普敦孤儿院。经过一番周折,马修和玛丽拉才改变计划,决定收养小安妮。 小安妮顺从听话、做事伶俐,但也做出一连串让人啼笑皆非的“坏事”:林德太太说她头发红,她立即大发脾气,把林德太太吓住了;把葡萄酒当木莓甜酒让黛安娜喝,导致戴安娜的母亲以为她是故意把女儿灌醉的;买染发剂自行染发,不料红头发变成了绿头发;做蛋糕忘记掺进面粉,结果砸了锅;与戴安娜比谁先跳到床上,结果压在约瑟芬老姑奶奶身上;在小船上扮演百合少女差点溺死;为了“尊严”爬上屋脊行走,结果从屋顶摔下来,扭了脚踝……此类事件,简直是数不胜数。不过,安妮的优点是,她从来不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她自称“每个错误都帮助我改掉了一种严重的缺点”,比如涂抹剂蛋糕的错误治好了烹调上的粗心大意,染头发事件治好了虚荣心,等等。 事实证明,马修和玛丽拉收养安妮的决定是明智的。渐渐地,安妮使原本清静得有些寂寞的绿山墙,乃至整个阿冯利都充满了阳光与活力。她成功救治喉头炎小患者的英雄壮举,连医生都啧啧称赞。她用神奇的想象、美妙的歌声和出色的表演才能征服了同学们,以至于她不在校时大家都感到无比无聊。她有着非凡的艺术情趣,可以用玫瑰和蕨草把茶桌打扮得优雅漂亮。她有着迷人的声音,那深情的朗诵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职业朗诵家的夸奖。她用奔放的热情和爽朗的性格融化了约瑟芬老姑奶奶的古怪和刻板。而即使在林德太太挑剔的眼光中,她也称得上是玛丽拉聪明伶俐的得力帮手。她聪明勤奋,努力学习,立志为有价值的生活目标而奋斗。从冯阿利学校毕业后,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女王专科学校,并在一年内获得了一级结业证书和艾弗里奖学金,让人们为她感到非常自豪。 到了故事的结尾,在绿山墙度过四年时光的安妮,已从穿着滑稽、长相古怪的小丫头不知不觉出落成优雅文静、稳重成熟的俏丽少女了。在她的影响之下,绿山墙的氛围也改变了,原来刻板空荡的小屋弥漫着崭新的朝气和雅致的温馨。更重要的是,她也不知不觉地影响了在绿山墙生活的马修和玛丽拉:马修变开朗了,他感慨“任何错误都比不上斯潘塞太太犯的那个错误更幸运”;玛丽拉变温和了,她直言只要有安妮在,“哪一家都不会单调沉闷”。 在这四年的岁月流转中,与日俱增的还有安妮对绿山墙的爱。每一次与绿山墙短暂分离后的重逢时刻,比如从镇上的展览会或女王学校放假归来,她都会大喊回家真好,因为“绿山墙农舍是世界上最亲爱、最可爱的地方”。第一次出远门到女王学校上学前,安妮对玛丽拉说的一番话令人为之动容:“不管我走到哪里,我的外表发生多大的变化,都丝毫没有关系;在我的心里,我将永远是你的小安妮,在她有生之年,她会一天比一天更真挚、更强烈地爱你、马修和亲爱的绿山墙农舍。”在马修去世,玛丽拉眼睛有失明风险的关键时刻,安妮决定回到绿山墙。她主动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和奖学金,打算一边在冯阿利教书,一边自学大学课程。安妮真的长大了! 目录 第1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大吃惊 第2章 马修卡思伯特大吃惊 第3章 玛丽拉·卡思伯特大吃惊 第4章 绿山墙农舍的早晨 第5章 安妮的身世 第6章 玛丽拉打定了主意 第7章 安妮念她的祷告词 第8章 对安妮的培养开始了 第9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吓得心惊肉跳 第10章 安妮的道歉 第11章 安妮对主日学校的印象 第12章 严肃的誓言和保证 第13章 有所期待的喜悦 第14章 安妮的坦白 第15章 小学校里的大风波 第16章 黛安娜应邀赴茶会,结果很不幸 第17章 新的生活乐趣 第18章 安妮前去抢救 第19章 场音乐会、场灾难和次坦白 第20章 个出色的想象出了毛病 第21章 调味品中异军突起 第22章 安妮应邀去吃茶点 第23章 在件有关自尊心的事件上安妮惨遭不幸 第24章 斯塔西小姐及其学生安排了场音乐会 第25章 马修坚决主张做宽松袖 第26章 “故事会”成立了 第27章 虚荣心和精神上的苦恼 第28章 不幸的百合少女 第29章 安妮生活中的新时期 第30章 “女王班”组成了 第31章 小溪和河流的汇合处 第32章 录取名单公布了 第33章 旅馆的音乐会 第34章 女王专科学校的名女生 第35章 女王专科学校的冬天 第36章 荣誉和梦幻 第37章 收获者的名字叫死亡 第38章 峰回路转 精妙语句 试读章节 这么想着,雷切尔太太离开了小路,走进绿山墙农舍的后院。院子里一边是德高望重的大柳树,一边是形态拘谨的伦巴第树,整洁干净,随风流翠。看不到一根散落的树枝或一块碎石,要有的话,雷切尔太太早就收入眼底了。她暗自点头,认为玛丽拉·卡思伯特打扫院子同她自己打扫屋子一样勤快。 雷切尔太太举止轻快地敲了敲厨房的门,得到准许后,她走进屋子。绿山墙农舍的厨房是个令人感到愉快的房间——或者本来是会令人感到愉快的,如果它不是过分干净,看起来像一问废弃不用的客厅的话。厨房的东西两面都有窗子;通过朝西的那扇,可以看到后院,六月里柔和的阳光打窗口直泻进来;可是如果朝东面的窗子瞥上一眼,你会看到果园左边开着雪白花朵的樱桃树,以及溪边山谷下摇曳生姿的修长的白桦树,这个窗口被悬挂在上空的错综纠结的葡萄藤染成了一片绿色。玛丽拉·卡思伯特要坐就坐在这里。她对阳光总有那么点儿不太信任,觉得在这需要认真看待的世界里,阳光似乎过于轻佻和不负责任了。现在她坐在这里,手中织着毛线,身后的桌上已作了开晚饭的准备。 雷切尔太太刚刚关好房门,就已经把桌上的一切东西在脑海里做了记录。桌上放了三只盘子,这么说玛丽拉一定是在等着马修带回一个什么人来喝茶;可盘子里却都是家常食品,只有酸苹果酱和一种饼子,看来她盼望的客人不会是什么特别的人物。可是,马修的白硬领和那匹栗色的母马又是怎么回事儿呢?雷切尔太太简直被平静而毫不神秘的绿山墙农舍中的这件非同寻常的蹊跷事儿给弄糊涂了。 “晚上好,雷切尔,”玛丽拉欢快地说,“今儿晚上天气真好,是不是呢?坐下吧,你们家里人都好吗?” 玛丽拉。卡思伯特和雷切尔太太之间存在过、并且一直存在着一种友谊——没有别的词儿可用,只能这样称呼那种关系——说不定正因为她们彼此截然不同,才有往来。 玛丽拉是个精瘦的高个儿女人,棱角分明,没有曲线。她乌黑的头发已有几丝灰白,在脑后盘成一个结实的小发髻,两只金属发夹毫不松劲地穿插在里面。她看上去阅历短浅、思想刻板,实际上她也正是这样一个女人,不过她的嘴巴四周的神情弥补了她那严峻态度的缺陷,这样的神情如果再稍稍发展一点,就可能被认为带有幽默感了。 “我们大家都挺好,”雷切尔太太说,“可是,当我今天看见马修出远门时,我还担心是你身体不舒服呢。我想他可能是去请医生了。” 玛丽拉的嘴唇会心地扭动了一下。她已经料到雷切尔太太会来;她知道,看到马修这样不可理解地离家出门,她的这位邻居是无论如何也按捺不住萌发起好奇心来的。 “啊,不,我身体挺好,虽然昨天头疼得很厉害,”她说,“马修到布赖特河去了。我们从新斯科夏的一家孤儿院领回一个小男孩,他乘今晚的火车来。” 即使玛丽拉说马修是去布赖特河接一只来自澳大利亚的袋鼠,雷切尔太太也不会比这时更加惊讶。她着实愣了五秒钟。玛丽拉是绝对不可能和她开玩笑的,可雷切尔太太却差点儿不得不这么认为了。 “你是跟我开玩笑吧,玛丽拉?”她好不容易又能说话时,这样问道。 “不,不是。”玛丽拉说,好像从新斯科夏的孤儿院领回男孩,是管理有序的每家阿冯利农舍的一桩春季寻常事务,而不是从来没听说过的新鲜事。 雷切尔太太感到自己的精神大为震动。她用带有感叹号的语句思考着。一个男孩!在所有的人当中,居然是玛丽拉和马修-卡思伯特首先要领养一个男孩!从一家孤儿院!天哪,这世界无疑是翻了个儿啦!她以后不会再对任何事情感到吃惊了!再也不会了! “你怎么想出这个点子的?”她不以为然地盘问道。 没有征求她的意见就做出这样的事来,当然是得不到赞成的。 “哦,我们有一段时间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盘算了整个冬季。”玛丽拉回答道。圣诞节前有一天,亚历山大.斯潘塞太太上这儿来,说她打算春天到霍普镇上的孤儿院去领一个小姑娘。她的表妹住在那儿,斯潘塞太太去看过她,对那儿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从那以后,我和马修就时常谈论这个问题。我们想要个男孩。你知道,马修渐渐上了年纪——他已经六十了——手脚不像从前那么敏捷灵便了。他的心脏又给他带来不少麻烦。你也知道,要雇人帮忙,是多么不容易。除了那帮蠢头蠢脑的还未成年的法国小男孩,谁也请不动;当你真的让一个法国小男孩闯进你的生活圈子,学到一些本领,他就马上不安心工作,离开这里到龙虾罐头厂去干活,或者干脆到美国去了。起初马修提议要一个养育院的男孩,但我断然否定了。‘也许他们不错——我没说他们不好——但我可不要伦敦街头的阿拉伯人,’我说,‘至少得给我一个土生土长的。当然,不管领谁都有冒险的成分。但是,如果领回一个本国出生的加拿大人,我会感到安心些,夜里也会睡得安稳些的。’所以最后我们决定请斯潘塞太太去领她的小姑娘时帮我们也挑一个回来。上星期我们听说她要去了,就让理查德‘斯潘塞的住在卡莫迪的家人捎信给她,请她给我们带一个大约十到十一岁的伶俐可靠的男孩。我们认为这是最好的年龄——岁数不算太小,一来就能派点用场,干点儿杂活;又不很大,可以适当地加以调教。我们打算给他一个温暖的家,还要送他上学。今天,我们收到了亚历山大·斯潘塞太太的电报——邮递员从车站捎来的——说他们乘今晚五点半的火车到。所以马修到布赖特河去接他。斯潘塞太太会把他留在那儿的。她自己嘛,当然是继续乘火车去白沙站哕。” 雷切尔太太一贯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到得意;如今,在调整了她的精神状态以适应这桩惊人的消息之后,她又开始侃侃而谈了。P4-P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绿山墙的安妮(传世插图恒久珍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加拿大)露西·蒙哥马利 |
译者 | 马爱农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外国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60562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6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711.84 |
丛书名 | |
印张 | 10.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2 |
宽 | 157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3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