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头脑和不高兴观摩了丁丁马戏团的精彩演出后,立志要做一个天才的马戏团演员,不知不觉中他们闯进了马戏团的演出舞台,毫无准备的迎来了一个个挑战,他们的一个个破绽被观众误认为是故意制作的噱头,因而获得无数次的掌声。
本书收录了《马戏团的新节目》和《倒霉的周末》两个故事。
图书 | 马戏团的新节目(特藏版)/没头脑和不高兴影视动画系列 |
内容 | 内容推荐 没头脑和不高兴观摩了丁丁马戏团的精彩演出后,立志要做一个天才的马戏团演员,不知不觉中他们闯进了马戏团的演出舞台,毫无准备的迎来了一个个挑战,他们的一个个破绽被观众误认为是故意制作的噱头,因而获得无数次的掌声。 本书收录了《马戏团的新节目》和《倒霉的周末》两个故事。 作者简介 任溶溶,本名任以奇,原名任根鎏,广东鹤山人,1923年生于上海,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中国文学系。有名作家、翻译家。曾任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著作有童话集《“没头脑”和“不高兴”》,散文集有《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小孩》《我现在长大了》等,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等奖项。译著有《木偶奇遇记》《小飞侠彼得·潘》《骑士降龙记》《小熊维尼》《闯祸的快乐少年》等,2012年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 目录 马戏团的新节目 倒霉的周末 导语 “没头脑”记什么都打个折扣,糊里糊涂地造了999层的少年宫,却把电梯给忘了;“不高兴”任着自己的性子来,上台演《武松打虎》里的老虎,他不高兴了,武松怎么也“打不死”老虎。这两个形象生动的角色和故事里诙谐的笑话让几代读者笑破了肚皮。 这部经典出自儿童文学泰斗、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任溶溶。这位世纪老人在回忆作品创作之初谈到:“角色都从生活中来,我自己就是那个‘没头脑’,常常糊里糊涂的。‘不高兴’嘛,我的孩子有点儿倔脾气,叫他做什么,他就会说:‘不高兴!不高兴!’有一次,我在少年宫和孩子们一起,这个故事突然自己就跑出来了,后来,我用了不到半个钟头把它写了出来。” 就这样,《没头脑和不高兴》成为儿童文学经典的一段佳话。196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将《没头脑和不高兴》拍为美术电影,成为中国童话幽默夸张最成功的典范之一,更是成为几代中国少年的集体记忆。任溶溶从小就是个电影迷,自己写的故事能拍成片子,他表示:“再没什么比这更使我高兴的了。” 本书收录了《马戏团的新节目》和《倒霉的周末》两个故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马戏团的新节目(特藏版)/没头脑和不高兴影视动画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任溶溶 |
绘者 | 绘画:洋小杏 |
出版社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2120862 |
开本 | 24开 |
页数 | 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2-03-01 |
首版时间 | 2022-03-01 |
印刷时间 | 2022-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学龄前儿童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60 |
CIP核字 | 2021208544 |
中图分类号 | I287.8 |
丛书名 | |
印张 | 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12 |
宽 | 180 |
高 | 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