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狐文化(修订本)
内容
内容推荐
狐文化前期是图腾文化和符瑞文化,后期是妖精文化,妖精文化是主要方面。狐妖不仅体现出一般意义的宗教观念,例如所谓“物老为怪”等,更包含着许多狐妖所特有的宗教观念,以致我们可以用狐妖观念、狐仙观念之类的概念来概括关于狐的变化、修炼等特殊内容。在狐妖身上也非常特殊地体现着中国人的伦理观、女性观等等,折射着不是对狐而是对人的认识和评价。而狐妖在文学形象体系中较之其他妖物也处于无与伦比的地位,没有哪种妖物能像狐妖那样获得文学家——主要是小说家——的青睐。
从图腾到狐仙,从民俗宗教到文学审美创作,作者对狐形象的发展进行了绵密的考证,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详尽的梳理,最终呈献给读者一部详备的中国狐文化发展流变史。
作者简介
李剑国,山西灵丘人。1943年1月生。196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79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师从朱一玄、宁宗一先生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小说史方向研究生,1982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为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编纂《唐五代传奇集》《宋代传奇集》等,著有《唐前志怪小说史》《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宋代志怪传奇叙录》等。
目录
序章 狐的生物性与文化性
第一章 远古狐图腾崇拜
一、狐图腾崇拜(一):涂山九尾白狐神话的解析
二、狐图腾崇拜(二):纯狐玄妻的解析
三、《山海经》中的狐与狐状兽
第二章 瑞狐:狐的符命化
第三章 狐妖:神性的失落
一、妖兽与媚兽:狐的妖精化
二、从兽形态到人形态:狐妖的人形化
三、六朝狐妖性别分析与角色分析(一):雄狐原型与阿紫原型
四、六朝狐妖性别分析与角色分析(二):胡博士原型
第四章 唐代的狐妖与狐神崇拜
一、狐妖的化人术及其他
二、狐妖化相特例分析
三、狐妖作祟与道士伏狐
四、狐妖雌化倾向及性格两极对立:阿紫原型的发展与任氏原型的产生
五、狐神崇拜与天狐、仙狐
六、狐书与术狐
第五章 狐神崇拜的持续与宋金元狐妖
一、宋金狐神崇拜
二、《青琐高议》《云斋广录》中的狐女
三、《夷坚志》中的江南狐妖
四、《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的狐妖
五、姐己:九尾狐的妖化
第六章 明代狐妖狐仙观念及有关小说戏曲
一、明代的狐妖流传及狐妖观念
二、狐的修炼与狐仙观念
三、九尾狐与《封神演义》
四、明代狐妖小说《三遂平妖传》
五、玄狐教与闻香教:以狐道设教
六、其他明代狐妖小说及戏曲
第七章 清代的狐仙崇拜与狐仙观念
一、狐神向狐仙的转变
二、狐仙崇拜的表现形式
三、狐仙信仰及崇拜的地域分布
四、修仙之途:狐仙观念之一(上)
五、修仙之途:狐仙观念之一(下)
六、仙妖之间:狐仙观念之二
七、五畏:狐仙观念之三
八、“伪狐”现象:骗术与邪术
第八章 《聊斋志异》与美狐:狐妖的文学审美化
一、从民俗审美到文学审美
二、美狐分析之一:情狐
三、美狐分析之二:友狐
四、其他清人文言小说中的美狐
第九章 狐妖与清代通俗小说
一、狐仙观念与《妖狐艳史》《狐狸缘》
二、《九尾狐》:狐与娼妓
第十章 狐妖姓名及习性种种
一、狐妖姓名的寓意性
二、狐妖的生活习性
第十一章 狐与医药:狐药的民俗宗教含义
修订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狐文化(修订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剑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726764
开本 16开
页数 4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22-06-01
首版时间 2022-06-01
印刷时间 202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636
CIP核字 2022015323
中图分类号 B933
丛书名
印张 2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5: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