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美术文献专业性特征剖析、英汉翻译理论讲解和翻译实践操作相结合,从语言学、翻译学、美术学的跨学科角度对美术文献在词汇、句子、语篇、修辞、作品题名、文体上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阐释,提出了美术文献翻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针对性翻译策略,探讨了提升美术文献翻译质量的核心维度。
本书适合美术院校师生、美术界翻译工作者、从事英汉翻译教学与研究的教师、从事英汉翻译的社会人士及广大翻译爱好者参考使用。
图书 | 美术文献英汉翻译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将美术文献专业性特征剖析、英汉翻译理论讲解和翻译实践操作相结合,从语言学、翻译学、美术学的跨学科角度对美术文献在词汇、句子、语篇、修辞、作品题名、文体上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阐释,提出了美术文献翻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针对性翻译策略,探讨了提升美术文献翻译质量的核心维度。 本书适合美术院校师生、美术界翻译工作者、从事英汉翻译教学与研究的教师、从事英汉翻译的社会人士及广大翻译爱好者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侯海燕,汉族,四川省巴中人,四川美术学院通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英美社会文化和英汉翻译理论实践,主编图书《实用美术英语口语》,翻译图书《激励变革:建成环境中的可持续设计与行为》《罗马式艺术》《艺术科学:后谷歌时代的创造力》,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章 美术文献翻译综述 第一节 中国美术文献翻译简史 第二节 经典译著与美术文献翻译名家 第三节 美术文献翻译对中国美术教育的积极作用 第四节 美术文献翻译中的屏障、探索、创新与未来 第二章 美术文献英汉翻译中的突出问题 第一节 问题概述 第二节 主观臆测,望文生义 第三节 语法薄弱,译文失准 第四节 逻辑混乱,文义不通 第五节 生硬别扭的翻译腔 第六节 照搬“形合”,表达梗阻 第三章 美术文献的文体特征 第一节 美术文本的阐释性 第二节 美术文本的隐喻性 第三节 美术文本的视觉性 第四节 美术文本的文学性 第四章 美术文献的翻译路径 第一节 文体与翻译 第二节 正确把握翻译的一般过程 第三节 美术文本的词汇与翻译 第四节 句子与翻译 第五节 隐喻的翻译 第六节 美术作品标题的翻译 第五章 如何提升美术文献英汉翻译质量 第一节 避免对美术文献翻译的错误认知 第二节 把握美术文献翻译的精髓与价值 第三节 美术文献翻译的核心维度 第四节 比较英汉差异提升翻译质量 第五节 深耕源语文化,让译文变得传神 第六节 对译者个人素养及责任的要求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美术文献英汉翻译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侯海燕//魏道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09399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7 |
出版时间 | 2022-05-01 |
首版时间 | 2022-05-01 |
印刷时间 | 202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0 |
CIP核字 | 2022039666 |
中图分类号 | J1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9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