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袁崇焕传(修订本)(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全面记述了袁崇焕的一生事迹、诗文著述、后世影响,以及宝贵的精神遗产。重点书写了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在辽东抵御八旗铁蹄,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后又取得保卫京师大捷,成为明王朝大厦的救火者。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在主昏政暗、大厦将倾的局势下,袁崇焕明知艰险而敢于任事,因功遭嫉而不避不畏,最终惨遭冤杀的历史悲剧。
作者简介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历史学家。出版《阎崇年集》(25卷),专著《努尔哈赤传》、《清朝开国史》、《康熙帝大传》、《古都北京》(中、英、法、德文版)等,论文集《燕步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满学论集》《清史论集》《阎崇年自选集》,在中央电视台主讲并出版《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大故宫》《御窑千年》,在国内外产生广泛而强烈的社会影响。
目录
原版序
第一章 青年时代
一、读书科考
二、满洲兴起
第二章 投笔从戎
一、邵武清官
二、察视边防
第三章 营筑宁远
一、奏告首辅
二、营筑宁远
第四章 宁远大捷
一、独卧孤城
二、宁远告捷
第五章 宁锦大捷
一、吊丧修城
二、宁锦大捷
第六章 因功遭嫉
一、胜败申说
二、遭谗去职
第七章 督师蓟辽
一、赴辽饯别
二、平台奏对
附录:《袁崇焕督辽饯别图咏卷》作者与诗
第八章 平息兵变
一、官逼兵反
二、平息兵变
第九章 议和受冤
一、天启议和
二、崇祯议和
第十章 斩毛文龙
一、毛帅跋扈
二、计斩毛帅
附录: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
第十一章 保卫京师
一、北京危急
二、两战告捷
第十二章 含冤磔死
一、反间毒计
二、惨遭杀害
第十三章 诗文著述
一、重要诗文
二、不同流传
第十四章 后人追念
一、丰功伟绩
二、千古凭吊
第十五章 崇焕精神
一、仁:仁爱亲民
二、智:以智求胜
三、勇:勇敢拼搏
四、新:求新进取
五、廉:清正廉洁
袁崇焕年谱
参考书目
原版后记
序言
明朝历史上有三位军事
天才:早期的徐天德(徐
达),中期的戚继光,晚
期的袁崇焕。他们都能做
到为官、为将、为帅的高
修养、高境界:仁、智、
勇、新、廉。徐天德和戚
继光都算是善终,袁崇焕
却吞下恶果。
袁崇焕既是一位悲剧的
天才,也是一位天才的悲
剧。
明朝后期为辽东边事,
有两个人被错杀:一个是
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
另一个是蓟辽督师袁崇焕
。万历朝误杀了塔克世,
崇祯朝错杀了袁崇焕,从
而引发出一连串的历史事
变:前者,努尔哈赤含恨
起兵,成为明亡清兴的历
史关节点;后者,朱由检
自毁长城,加速了明朝的
灭亡——“自崇焕死,边事
益无人,明亡征决矣!”通
俗地说,万历帝误杀了塔
克世,大明皇朝自己制造
了焚烧朱家皇朝大厦的纵
火者;崇祯帝错杀了袁崇
焕,大明皇朝又自己杀死
了保护朱家皇朝大厦的救
火者。
历史逻辑,值得深思:
前因后果,因缘相报——袁
崇焕是努尔哈赤的克星,
皇太极又是袁崇焕的克星

本书主要叙述袁崇焕的
一生,写他如何打败后金
天命汗努尔哈赤和天聪汗
皇太极;又写崇祯帝如何
中反间计、错杀袁崇焕而
使皇太极成为袁崇焕的克
星。本书重点叙述明朝兵
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
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
—袁崇焕为辽事而投笔从戎
,为辽事而忘家卫国,为
辽事而施展才华,也为辽
事而建树功勋;因辽事而
得罪同僚,因辽事而召唤
仇神,因辽事而惨遭冤杀
,也因辽事而名垂千古。
袁崇焕留下了滴滴血、声
声泪、字字金、句句玉的
至理名言:
顾勇猛图敌,敌必仇;
奋迅立功,众必忌。任劳
则必召怨,蒙罪始可有功
;怨不深则劳不著,罪不
大则功不成。谤书盈箧,
毁言日至,从古已然。
撰写袁崇焕的生平传记
,使我想起《石灰吟》诗
云: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形象地概括
了英雄豪杰生命历程的四
种精神境界,也形象地概
括了袁崇焕生命历程的四
种精神境界。
袁崇焕平生第一大历史
功绩,就是夺取宁远大捷
。袁崇焕夺取宁远大捷的
原因,用他的话来说就是“
凭坚城以用大炮”。这个历
史经验概括得贴切,也很
精辟。我认为,袁崇焕获
得宁远大捷,自然有其政
治的、军事的、思想的、
策略的、经济的、地理的
、民族的、文化的、指挥
的、武器的原因;然而,
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的直
接经验,可以概括为两句
话、八个字,这就是“指挥
正确”和“武器先进”。
袁崇焕夺取宁远大捷之
后,又相继夺取了宁锦大
捷和京师大捷。宁远、宁
锦、京师三次大捷,奠定
了袁崇焕的历史地位。袁
崇焕感人之处,既是他的
丰功伟绩,更是他的品格
精神。
袁崇焕的性格,凸显一
个“敢”字——敢走险路,敢
担责任,敢犯上司,敢违
圣颜。他为大明江山社稷
,披荆斩棘,跋涉前进,
竭尽所能,身心践行。袁
崇焕的这种性格,既成就
了他的丰功伟绩,也铸成
了他的人生悲剧。
袁崇焕的精神,主要体
现在爱国、智慧、勇敢、
求新、清廉,简言之,就
是仁、智、勇、新、廉。
为官清廉,很不容易。《
宋史·岳飞传》记载:“或问
天下何时太平,岳飞曰:‘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
,天下太平矣!’”袁崇焕的
确做到了——当文官不爱钱
,做武官既不爱钱又不惜
死。他能够爱国亲民,任
劳任怨,知难而上,敢于
创新。他居官十年,热血
沸腾,智勇超群,勤恳敬
业,俭朴清廉,坦坦荡荡
,熠熠煌煌,其“父母不得
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
,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
游不得以为朋友”。
袁崇焕留给后人的座右
铭是:
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
原不为封侯。
袁崇焕的德言与功业、
勤政与清廉、无私与无畏
、冤死与风骨,动天地、
泣鬼神、撼人心、贯古今
。袁崇焕之死,不仅是他
个人的悲剧,不仅是大明
朝的悲剧,不仅是汉文化
的一幕悲剧,更是中华文
明的一场悲剧。这场历史
悲剧,袁崇焕以陨星的光
亮,划破君主专制黑暗的
天庭,震撼世人的愚昧与
心灵,激发人们的智慧与
觉醒。袁崇焕也有疏失——
失言(如五年复辽)、失
友(如同满桂关系)、失
礼(如先斩毛文龙而后奏
)。疏失之原,或则有三
。其一,阅历:袁崇焕由
七品知县在五年之间升为
巡抚,不到一年又升为兵
部尚书、蓟辽督师,历练
少,见识浅,未能把握明
朝、后金、蒙古、朝鲜四
方关系之大局与走势,智
慧不周,谋虑有隙,顾此
失彼,留下后患;其二,
性格:性情狷躁,急于求
成,袁崇焕“复辽”的话说得
过满,斩帅的事做得过莽
;其三,修养:格局贵大
,器量忌小,袁崇焕在处
理高层人事关系上,缺乏
胸怀、机谋、沉稳和气度

然而,瑕不掩瑜,这些
都不能掩盖袁崇焕的英雄
光辉。
历史表明,世界上任何
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
有属于自己的天才和英雄
。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伟
岸脊梁、精神化身,是历
史和人民的传承者、引路
人。人们可以生动而通俗
地讲述他
导语
一位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是民族英雄还是“贰臣”?历史谁来评说?看阎崇年先生怎么说。
这里既有故事,又有史料;既有分析,又有佐证。全面记述袁崇焕的一生,探寻明朝后期的真实历史背景。
明朝后期为辽东边事,有两个人被错杀:一个是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另一个是蓟辽督师袁崇焕。万历帝误杀了塔克世,崇祯帝错杀了袁崇焕,从而引发出一连串的历史事变。
后记
拙著《袁崇焕传》于
200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至今已经十一年。十一年
来,我在中央电视台《百
家讲坛》讲《明亡清兴六
十年》,并以同名由中华
书局出书。
有一件事情,鲜为人知
,我在这里,做个交代。“
清十二帝疑案”热播和《正
说清朝十二帝》热销之后
,时任《百家讲坛》制片
人的万卫先生约我讲《袁
崇焕》。他提出讲100集,
我说袁崇焕在辽东军事舞
台上只有八年;他说:那
就打对折,讲50集。随之
,设计为48讲。这48讲每
一讲的片头,都是“袁崇焕”
三个红色大字。
《袁崇焕》录播片已经
制好、审查、入库、待播
。在正式播出前10余天,
万卫先生突然打电话来说
:片名“袁崇焕”不行,因为
我们做问卷调查,有的观
众不知道“袁崇焕”是谁,这
会影响收视率。我说:这
不可能,上过学的都知道“
袁崇焕”。他说:农村有没
上过学的家庭妇女,她们
不知道“袁崇焕”!我无言以
对。万卫先生说:我们经
过商量,片名就叫《明亡
清兴六十年》,因为不管
上过学的还是没上过学的
,说“明清”、说“兴亡”、说
“六十年”都能懂。我说因为
书已排版,要征求中华书
局的意见,书局李岩、宋
志军先生反馈的信息是:“
可以!”这样,我们就把原
定电视历史系列讲座的题
目,由《袁崇焕》改为《
明亡清兴六十年》。在准
备、讲述的过程中,对袁
崇焕的时代、文化、史料
,其性格、业绩、精神,
重新梳理,剪裁资料,全
面思考,加深认识。
所以,在《袁崇焕传》
问世以来的十年间,积累
资料,反复思考,调整架
构,订正疏误,补充内容
,设计图片,编辑加工,
仔细雕琢,而以《袁崇焕
传》(修订本)新版问世

本书增加《平息兵变》
一章,抽掉《论袁崇焕》
长文,附录《参考书目》
,全书十五章,约25万字

书中《袁崇焕年谱》是
由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解
立红馆长编写,谨致谢意

阎崇年
2015年12月12日
精彩页
袁崇焕是明末清初中国政治、军事舞台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军事统帅和著名的民族英雄。蓟辽督师袁崇焕的崇高精神、勇敢品格、顽强意志、求新态度、清廉作风、骄人业绩,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而且在人类文明史上,都是汗青留名,千古永垂。
一、读书科考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生于明万历十二年四月二十八日(1584年6月6日),死于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日(1630年9月22日),享年四十七岁。《明史·袁崇焕传》记载:
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为人慷慨负胆略,好谈兵。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厄塞情形,以边才自许。
这段话,对袁崇焕志向、品格的描述,说得好。
袁崇焕的祖父世祥、父亲子鹏,世居广东东莞水南袁屋坪,今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石碣镇位于东莞市东北部,濒临东江,东接石龙镇,西临东莞市区,南距深圳78公里,西北离广州62公里。水南村在石碣镇北部,其北紧接石龙火车站,距广州市70公里、东莞市区12公里。水南村东临东江,山清水秀,林木葱茏,风光绮丽。袁崇焕的祖父从东莞乘船,顺溯两江——东江和西江,到广西梧州府(今梧州市)藤县、平南,从事木材、药材生意。后来开设店铺,盖房定居。袁崇焕的父亲子鹏,子承父业,落籍藤县。母亲叶氏。兄弟三人,伯崇灿、仲崇焕、季崇煜(yu)。后来,他的祖父和祖母的坟墓都安置在那里。袁崇焕青少年时,经常随家人乘船往返西江,到广东东莞老家,求学探亲,游览风光。
袁崇焕的青少年时代,在藤县的县学读书。他在《游雁洲》诗中回忆道:
雁信连宵至,洲边与往还。
阵遥鹏欲化,队整鹭同班。
烟水家何在?风云影未闲。
登科闻有兆,愧我独缘悭。(悭,音qian,缺欠)
原诗有一条小注:“予居平南,初应童子试,被人,今改籍藤县,故云。”这首诗出自清朝广西学政梁章钜编纂的《三管英灵集》。对这首诗,学界有两点争论:
第一,《游雁洲》这首诗是否为袁崇焕所作,存疑。其理由是《袁督师事迹》里没有收录这首诗。当然,仅这条理由不能证明这首诗不是袁崇焕作的;同样,梁章钜收录此诗,也不能证明这首诗就是袁崇焕作的。
第二,袁崇焕的学籍,是平南,还是藤县?也有两种对立的见解。平南的学者认为:袁崇焕本来是平南籍,因被人告,而改藤县籍。藤县的学者则认为:袁崇焕学籍在藤县,听说平南的考生有登科吉兆,就到平南县学读书,借着吉兆,争取考中;但被人告发,又转回藤县读书。
从《游雁洲》诗的内容分析,似乎后一种解释更近乎诗的原意。总之,袁崇焕的县学,主要是在广西藤县上的,这一见解,似无异议。因为北京孔庙现存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题名碑记上第三甲第四十名进士,刻着:袁崇焕,广西藤县。
谈迁在《国榷》中说:“崇焕,字自如,藤县人,万历己未进士。”这当然是根据进士题名碑的史料写的。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说:“袁崇焕,广西藤县籍,东莞人。”
颜俊彦在《详袁崇焕家产并流徙地方》中说:
查看得袁崇焕,原籍广西,入仕后,始以东莞为一枝之托,浮沉宦途,家无子息,所有财产尽经其弟崇煜掌管营运。
P2-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袁崇焕传(修订本)(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阎崇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555240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22-05-01
首版时间 2022-05-01
印刷时间 202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582
CIP核字 2022032954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75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