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药与方剂(中药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教材以教育部审定通过的《中等职业学校中药专业中药与方剂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为前提,突出技能培养。在内容上根据中药与方剂间的内在联系,打破原中药学、方剂学两学科之间的界限,避免部分内容的重复,注意相互间内容的衔接。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中药与方剂的起源和发展、中药的性能、方剂与治法、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中药与方剂的用法等内容;下篇介绍了300种常用中药及60首代表方剂,其中需重点掌握中药100种,重点掌握方剂20首。在编写体例上,其中下篇中药部分,根据教学要求,只对部分中药在“应用”上的主要功效讲述了其常用配伍,在此特加以说明。 目录 上篇 中药与方剂基础知识 第一章 中药与方剂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中药与方剂的概念 第二节 中药与方剂的发展 第二章 中药的性能 第一节 性味 第二节 升降浮沉 第三节 归经 第四节 毒性 第三章 方剂与治法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第二节 常用治法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第一节 组成原则 第二节 组成变化 第五章 中药与方剂的用法 第一节 配伍与用药禁忌 第二节 剂量 第三节 剂型与用法 下篇 常用中药与方剂 第一章 解表药与解表剂 第一节 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麻黄 桂枝 荆芥 防风 白节 羌活 紫苏 生姜 香薷 藁本 苍耳子 辛夷 二、辛凉解表药 薄荷 蝉蜕 牛蒡子 菊花 桑叶 蔓荆子 柴胡 葛根 升麻 第二节 解表剂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 银翘散 桑菊饮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败毒散 第二章 清热药与清热剂(附:和解剂) 第一节 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 知母 栀子 …… 第三章 泻下药与泻下剂 第四章 祛湿药与祛湿剂 第五章 温里药与温里剂 第六章 理气药与理气剂 第七章 理血药与理血剂 第八章 补益药与补益剂 第九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与治燥、祛痰剂 第十章 消食药与消食剂 第十一章 驱虫药与驱虫剂 第十二章 安神药与安神剂 第十三章 开窍药与开窍剂 第十四章 平肝熄风药与治风剂 第十五章 固涩药与固涩剂 第十六章 其他类中药 索引 教学大纲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药与方剂(中药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刘德军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56401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03-02-01 |
首版时间 | 2003-02-01 |
印刷时间 | 2018-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中职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08 |
CIP核字 | 2002099867 |
中图分类号 | R28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7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1 |
宽 | 18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