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特色小<城>镇培育发展机制创新与质效提升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特色小(城)镇是集聚高端要素和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创新创业平台,是关联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企业社区,也是周边地区的“增长极”。特色小(城)镇的培育建设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本书选择典型的不同类型特色小(城)镇进行实证研究,使小(城)镇理论研究“中国化”。针对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动力不足、建设质量不高、示范效应不强等问题,以特色小(城)镇培育发展机制创新与质效提升为突破口,研究了如何使小(城)镇的发展与其比较优势(特色)以及中国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利用制度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系统研究特色小(城)镇培育发展机制创新与质效提升,丰富了小(城)镇研究的内容。 作者简介 郭荣朝,男,1963年7月生,河南镇平人,郑州工商大学教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市与乡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城建学院城乡规划学科客座教授,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首批)。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方向博士.河南大学地理学博士后。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历任襄阳师范专科学校地理(旅游)系副主任(主持工作)、襄樊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兼旅游与地理科学系副主任、河南省汝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挂职)、河南财经学院城市与乡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课题8项(含重点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地方政府委托项目8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4项。在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城市规划》、《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城市规划汇刊》、《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5部,副主编、参编著作、教材7部。先后获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优秀论文、河南中州城市科学优秀成果、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郑州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襄樊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共计17项。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一、特色小(城)镇内涵特征 二、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三、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问题的提出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 五、研究价值与意义 六、研究框架 第二章 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二、产业集群理论 三、生态学原理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特色小(城)镇类型划分与发展现状 一、特色小(城)镇类型划分 二、不同类型特色小(城)镇的培育建设发展演变过程 三、影响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的因素 四、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的现状特征 五、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经验借鉴 一、日本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经验借鉴 二、德国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经验借鉴 三、英国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经验借鉴 四、美国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经验借鉴 五、其他发达国家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经验借鉴 六、国内发达地区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经验借鉴 第五章 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机制创新 一、思想观念更新 二、治理体制创新 三、市场机制健全 四、技术机制支撑 五、创新机制构建 六、文化遗产挖掘 七、特色产业培育 八、规划机制引导 九、基础设施配套 十、生态基底优质 十一、增强自组织能力 十二、耦合机制创新驱动 第六章 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质效提升 一、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质效提升的目标体系 二、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质效提升路径 第七章 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案例 一、区域概况 二、发展定位 三、机制创新 四、目标要求 五、特色产业培育发展 第八章 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政策设计建议 一、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总体政策设计建议 二、不同类型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政策设计建议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序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的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 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已经成为社会市场需求的 重要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 ,特色小(城)镇的培育建 设发展已经成为专家学者以 及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 ,2016年以来得到较快发 展。 国内外专家学者,尤其 是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专 家学者,对小(城)镇的培 育建设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 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小(城 )镇的战略地位、发展现状 、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存 在问题、市民化意愿、发展 模式、发展趋势、经验启示 、发展策略、规划设计等方 面。然而,有关我国特色小 (城)镇培育建设发展的机 制创新、质效提升等方面的 研究成果则较少。 新时代对特色小(城) 镇的培育建设发展提出了新 的更高的要求,需要经济社 会环境的耦合健康协调发展 ,需要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生态学原理 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 理论的有效指导,以便于充 分发挥小(城)镇的资源禀 赋特色优势,培育建设发展 符合社会市场需求趋势的特 色主导产业集群,形成宜居 宜业宜游的生产生活生态融 合发展的特色小(城)镇。 我国特色小(城)镇发 展经历了酝酿勾画、探索实 践以及推广整合三个阶段。 由于受资源禀赋、地形地貌 、区位条件、产业发展、人 口数量、基础设施、政策驱 动、文化特色、科学技术、 信息平台、城镇化水平、经 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 响,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生态 休闲型、特色农业型、特色 文化型、商贸物流型、运动 休闲型、特色工业型、信息 技术型、文化创意型、企业 总部型、金融商务型等各种 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呈 现出地域差异较大,特色产 业类型多样,以特色传统产 业为主,基础服务设施有待 提升等特点。仍然存在着管 理主体多元,缺乏统一标准 ,地方个性不足,特色主导 产业模糊,整体规划滞后, 资源整合不畅,运营模式落 后,投融资渠道少,市场主 导不强,具有房地产化倾向 等诸多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 鉴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小 (城)镇建设方面的成功经 验,以便于更好地指导我国 特色小(城)镇的培育建设 发展。具体包括:日本特别 注重小(城)镇地方特色文 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德国的 企业、市民、其他非政府组 织的积极主动参与小(城) 镇规划建设;英国注重小( 城)镇的文化保护、品质提 升、特色培育与可持续发展 ;美国非常重视小(城)镇 特色以及环境建设;丹麦、 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其他 发达国家注重小(城)镇建 设的政府引导、因地制宜、 以人为本。 特色小(城)镇的培育 建设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 在其健康发展过程中,既要 对小(城)镇自身的资源禀 赋优势进行充分挖掘,尤其 是对传统文化资源优势的充 分挖掘,更新思想观念,培 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集群 );同时也要抢抓国家新型 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等机遇,突破壁垒限制 ,创新治理体制等,继而实 现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耦合 驱动创新,才能推动特色小 (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特色小(城)镇培育建 设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 其质量提高和效益提升。从 产业业态特色鲜明,生态环 境美丽宜居,传统文化彰显 特色,设施服务便捷完善以 及体制机制充满活力等方面 构建了特色小(城)镇培育 建设发展质效提升的目标体 系;从特色产业(集群), 金融支持,生态建设,传统 文化,设施服务以及治理创 新等方面提出了特色小(城 )镇质效提升的实施路径。 本书主要以浔龙河特色 小(城)镇为例,介绍浔龙 河特色小(城)镇依据自身 禀赋资源优势以及社会市场 需求变化趋势,按照“城镇 化的乡村,乡村式的城镇” 的目标要求推进特色小(城 )镇建设,以生态产业为基 础、教育产业为核心、文化 产业为灵魂、康养产业为配 套、旅游产业为抓手,实现 “景观农业+旅游产业+生态 居住”的有机结合;通过市 场机制创新、政府主导机制 创新、农民意愿充分表达以 及基层组织参与管理四个方 面的耦合创新驱动,推动着 特色小(城)镇的健康可持 续发展。 特色小(城)镇的培育 建设发展,要立足地方禀赋 特色挖掘,科学合理确定发 展目标;统筹兼顾生产生活 生态,做好特色元素规划设 计;重视主导产业自生能力 ,推进产业集群高端发展; 积极强化市场主导作用,处 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及时 地引入社会化主体,大力发 展特色产业基金;文化-产 业-社区协同发展,补齐小 (城)镇功能性短板;健全 完善技术支撑机制,实现大 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探 索强化管理并举,推动土地 利用合理高效;加强培育建 设动态管理,适时进行淘汰 更新补充;健全完善扶持政 策措施,形成有效培育发展 合力。 特色工业型小(城)镇 ,要依据自身禀赋优势进行 特色工业定位,集中在一个 或者几个工业产业做精做细 ,才能够根据社会市场需求 发展趋势及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特色小<城>镇培育发展机制创新与质效提升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郭方//郭荣朝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8329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21-12-01 |
首版时间 | 2021-12-01 |
印刷时间 | 202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48 |
CIP核字 | 2021253688 |
中图分类号 | F299.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71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