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礼俗互动--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合/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理念、概念与方法”“区域历史的视角”“地方民俗实践”“专题研究”的角度,遴选了二十余篇论文,围绕着“礼俗互动”这个主题展开论述,代表了目前国内这一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赵世瑜,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教育部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1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史、历史人类学及民俗学史。主要著述有《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狂欢与日常:明清时期的庙会与民间文化》等多种。 目录 在田野中理解中国(总序) 序言 理念、概念与方法 “大一统”与差异化——历史人类学视野下 的中国社会研究——科大卫教授访谈录 俗与制:历史上基层设置与记载的“大率”特性 枝权社会与乡土社会的文化转型 同异之间:礼与仪式 革“弊”?中国人一神敬拜的礼俗辩证 区域历史的视角 一而二,二而一:晋祠与礼俗分合 地方历史的民俗学视角:从深圳赤湾天后庙谈起 从乡厉到无祀:闽西四保的个案 习惯(俗)的确认与生成:从诉讼档案到历史人类学 “奶奶”的庙:女神信仰的世变与势变 ——以鲁西区域社会为中心的研究 礼俗互动与民间信仰内涵置换的逻辑 ——“孝女”的曹娥和“水神”的曹娥 “义岩别祭”:个体经验-国家认同·历史认识 孙膑崇拜的正统化脉络与地方化过程 ——以山东潍北地区瓦城大庙为个案 公益与共益:从日本的“社会性”传统再构成 看国家与民众 地方民俗实践 民间武术的“礼治”传统及运作 ——冀南广宗乡村地区梅花拳文场考察 多元祭祀与礼俗互动:对山东家堂画的再认识 ——基于对杨家埠明清家堂画的分析 庙会献戏与村民生活的表达 ——以安国药王庙会为个案 地方礼俗教化权利的分享与边界 ——以清前期士绅赵执信《礼俗权衡》为例 乡村梅花拳的公益观念与生活实践 ——冀南广宗县北杨庄梅花拳调查 “礼”与“事儿”:信仰体系与实践的存在机制探析 ——以鲁中洼子村为例 神像:民间信仰的象征与实践 ——基于冀南洗马村的田野考察 南洋华人的清明节:承先礼而成其理 专题研究 教化与象征:中国古代耕织图意义探释 礼俗融会的书院文化空间 礼俗互动传统中的徐复观农本政治观 附录 “礼俗互动与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 三人谈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礼俗互动--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合/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赵世瑜//张士闪 |
绘者 | |
出版社 | 齐鲁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34256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5 |
出版时间 | 2019-12-01 |
首版时间 | 2019-12-01 |
印刷时间 | 201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64 |
CIP核字 | 2019292624 |
中图分类号 | K89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40 |
宽 | 166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