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彩图版)/人文科学知识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历法、显微镜、压力锅、化肥、塑料、真空三极管、人工降雨、晶体管、文字、造纸术、印刷术、发电机、电冰箱、洗衣机、变压器、电视机、机器人……由张轩主编的这本《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我们去追忆上述那些伟大发明的发明家们。

内容推荐

回首往昔,曾经的许多发明与创新,在今天看来也许不值一提并且陈旧不堪,但今天的崭新世界,却完全得益于往昔那些智者们的奇妙创新。飞机、计算机、电话……这些伟大的发明无一不是众多发明家智慧的结晶,凝结着众多创新者的心血和汗水。张轩主编这本《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正是为了追忆那些为这一切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们。

《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历法——记录时间的轨迹/6

显微镜——观察微观世界的“窗口”/8

压力锅——场厨房中的革命/10

化肥——粮食的维生素/12

塑料——材料领域的新军/14

真空三极管——电子时代的真正来临/16

人工降雨——给云层播种/18

晶体管——微电子革命的先声/20

文字——来自神的启示/22

造纸术——影响人类知识传播的革命/24

印刷术——为人类文明发展献上的厚礼/26

电池——把电“装”起来/28

发电机——强劲的电力来源/29

电梯——不再是“勇敢者的游戏”30

电冰箱——家家有个“清凉屋”/32

录音机——储存声音的魔盒/34

变压器——电气时代的真正开始/36

电影——光与影的美妙结合/37

空调——清爽时代的来临/38

洗衣机——让洗衣成为一种享受/40

火箭——铺平了探索空间的道路/42

电视机——感知世界的“窗口”/44

复印机——它改变了人类的生活/46

机器人——科技无极限/48

录像机——再现光辉岁月/50

指南针——它打开了世界市场/5l

蒸汽机——工业革命的排头兵/52

热气球——人类自此踏上飞翔的第一步/54

降落伞——开创了人类从天而降的历史/56

铁路——“铁路时代”的到来/58

轮子——旋转带来的文明/60

红绿灯——交通安全“守护神”/62

汽车——把世界装在轮子上/64

飞机——人类首次征服蓝天/65

摩托车——轻便灵活的飞驰/66

肥皂——清洁武器/68

纸币——使交易更加方便/70

玻璃——多彩的透明世界/72

眼镜——清晰的世界/74

钟表——衡量时间的标尺/76

镜子——真实的反馈/78

缝纫机——为制衣业插上腾飞的翅膀/80

邮政——情系万家,信达天下/82

牛仔裤——越简单越经典/84

白炽灯——走进光明世界/86

可口可乐——遍及每个角落/88

拉链——让口袋开闭自如/90

安全剃须刀——男人的宠物/92

注射器——医生的好帮手/94

温度计——感知温度的标尺/96

听诊器——医学小喇叭/98

阿司匹林——神奇的止痛药/100

青霉素——细菌“杀手”/102

CT扫描仪——现代医学诊断的“照妖镜”/104

人造心脏——造福人类的曙光/106

集成电路——小芯片改变大世界/108

计算机——智能化时代的来临/110

遥控器——随心所欲看电视/112

电话——千里传音/114

无线电——引发通讯革命的发明/116

人造卫星——遨游天际的“星星”/118

鼠标——离不开的“小老鼠”/120

互联网——当代信息高速公路/122

数码相机——瞬间的精彩/124

全息摄影——神奇的再现/126

枪——战争之神/128

炸药——威力无比的爆炸/130

坦克——陆战之王/132

雷达——洞察秋毫的“千里眼”/134

原子弹——毁灭力最大的核武器/136

导弹——最有利的突击武器/138

隐身战机——空袭行动的“杀手锏”/140

鱼雷——水中导弹/141

航空母舰——海上霸王/142

试读章节

显微镜

观察微观世界的“窗口”

当我们用肉眼看惯了这个世界的时候,一项伟大的发明——显微镜却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在它出现之前,人类观察世界的方式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在它出现之后,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生命、

1590年的一天,荷兰米德尔堡的眼镜制造技师哈里耶斯·约翰逊有事外出了,他的两个儿子便偷偷溜到爸爸的工作室里去玩。当兄弟俩顺手拿起一些镜片,放进一个铜管里对着一本书看时,竟发出了惊讶的喊声:“呀!字母的一个小点大得像一只蝌蚪啦!”

后来,爸爸听到了兄弟俩兴奋交谈的话,便将信将疑地走向工作台,拿起了那个铜管和两块镜片,果然也看到了奇迹,于是,约翰逊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不久,一架由一个双凸透镜和一个双凹透镜组成的仪器诞生了。由于它的放大率远远高于放大镜,因而人们将它称做显微镜。

后来,一位对看书和磨制镜片感兴趣的荷兰人列文虎克,经过多年的辛劳,终于在1675年磨制出一种放大率超过了200倍的显微镜。列文虎克用它来观察一滴积贮的雨水,却惊奇地发现其中有许多活动着的小生物。这数不清的小生物有的像曲线、有的像小棍、有的长着毛、有的有小尾巴……它们仿佛鱼儿往来穿梭不停,波浪似的在扭动、舞蹈。这便是人类第一次见到的微生物世界。

通过列文虎克的不断改进,人们得到了观测效果更理想的光学显微镜,然而到了20世纪20年代,光学显微镜已不能满足医学研究的需要了。1931年,德国物理学家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他发现当电子束通过一个磁场时,就会像光通过透镜一样将物体放大。一般来说,电子要比光的波长小得多,因此能提供更大的放大倍数。鲁斯卡和同伴诺尔开始用电子束和聚焦线圈进行实验,来研究磁场线圈对电子束的效应理论。实验开始于1928年,到1933年底,鲁斯卡终于制造出了一台超级显微镜,放大倍数高达12000倍,已经远远超过了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

目前,最常用的电子显微镜有两种。一种是通用式电子显微镜,是在一个高真空系统中,用电子枪发射电子束,穿过被研究的试样,经电子透镜放大,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放大的像。另一种是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用电子束在试样上进行逐点扫描,然后用电视原理进行放大成像,显示在电视显示器上。

电子显微镜广泛应用于金属物理学、高分子化学、微电子学、医学和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我国研制成的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可以放大80万倍,用它可看到病毒、单个分子以及金属材料的晶格结构等。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可放大到200万倍左右。通过它,人们可以挨个地观察直径只有0.3毫微米的原子;通过它,人们可以更自信地向微观世界深处进军。

压力锅

一场厨房中的革命

压力锅也叫高压锅,它是居家生活中最常见、最实用的一种理想炊具,那些难以对付的顽固肉食品,经它一煮很快就可以变得香软可口j非常有趣的是,这项发明被很多人冠以“不务正业”的名号,因为它是一个年轻人无心插柳的成果。

17世纪末,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疯狂迫害新教徒。为了逃离厄运,一个名叫丹尼-帕平的年轻人跑到瑞士避难。他沿着阿尔卑斯山艰难跋涉,一路上风餐露宿,渴了找点儿山泉水喝,饿了煮点儿土豆吃。

有一天,帕平走到一座山峰附近,他觉得饿了,于是找了一些干树枝,架起篝火,煮起土豆来。水一直滚滚开着,土豆在里面煮了很久却依然煮不熟。为了填饱肚子,他无可奈何地把没煮熟的土豆硬吃了下去。这个偶然的事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国内时,帕平曾进行过蒸汽发动机、蒸汽锅炉方面的研究,在异国他乡的大环境中,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研究,正因为如此,才引发了他对压力锅的发明。

几年后,帕平的生活有了转机,他来到英国一家科研单位工作。阿尔卑斯山上的往事令他记忆犹新,他决心寻找到其中的秘密。经过深入的研究,帕平终于有了合理的解释:大气压与水的沸点之间为正比例关系,大气压高时,水的沸点也高;大气压低时,水的沸点也低。高山上的大气稀薄,气压低,水的沸点也低,虽然水开了,但热力不足,所以土豆很长时间也煮不熟。

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联想到:如果用人工的办法让气压加大,水的沸点就不会像在平地上只是100℃,而是会更高些,那么,高山上就能把东西煮熟,而平地上煮东西所花的时间就会更少。为了提高气压,缩短烹煮时间,帕平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密闭容器。里面装了一些水,他想用外面不断加热的方法,让容器内的水蒸气不断增加,又不会散失,以达到使容器内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增高的目的。可是,当他睁大眼睛盯着加热容器的时候,容器内发出咚咚的声响。帕平吓坏了,只好暂时停止试验。

两年后,经过重新设计,帕平在锅体和锅盖之间加了一个橡皮垫,锅盖上方钻了个孔,这样,锅边漏气和锅内发声的问题就解决了。帕平把土豆放人锅内,点火,冒气,lO多分钟之后,土豆就煮烂了。

然而,他并不满足,又先后煮鸡、煮排骨等肉质食品,在这些成功的试验的基础上,1681年,帕平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压力锅——当时叫做“帕平锅”。他邀请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们前来参加午餐会,实际上是对压力锅进行鉴定。厨师当着众多科学家的面,把9只活蹦乱跳的鸡宰了,塞进压力锅里,然后架到火炉上。那些高傲、挑剔的专家们一杯茶还没有喝完,一盘盘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清蒸鸡就上桌了。不仅鸡肉全煮熟了,而且连鸡骨头也软了。事实折服了在场的所有人,从此,帕平的压力锅就名扬四方了。

随着科技发展,压力锅在外观质量、安全性、技术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改进,它以快速、安全、自动、实用的特性,成为了现代生活的新宠。

P8-11

序言

岁月侵蚀着历史的年轮,留下了或者清晰、或者模糊的痕迹。当我们在不经意间抚摸那些凹凸不平的烙印时,突然发现历史竟是一块金子,时间的流逝使它蒙上了灰尘,但轻轻掠去浮尘却依然熠熠生辉。

回首往昔,曾经的许多发明与创新,在今天看来也许不值一提并且陈旧不堪,但今天的崭新世界,却完全得益于往昔那些智者们的奇妙创新。飞机、计算机、电话……这些伟大的发明无一不是众多发明家智慧的结晶,凝结着众多创新者的心血和汗水。

今天,当我们以怡然的微笑迎接未来的挑战,当和煦的春风拂过面庞,当归巢的鸟儿在头顶轻轻地盘旋,当繁荣装点城市,当人们安享舒适的生活、为我们的历史和文明骄傲时,我们也应当去追忆那些为这一切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们,因为正是他们让我们感悟到发明本身的价值和意义——那就是感人至深的科学精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彩图版)/人文科学知识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869185
开本 16开
页数 1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1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19-49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29
16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