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北宋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北宋文人和北宋文学,有其鲜明的特点。王水照先生《北宋三大文人集团》,通过分析钱幕僚佐集团、欧门进士集团、苏门学士集团,这三个时间上前后相继、人员上传薪接脉的文人集团的构成、群体特点、文学活动,为人们展现了北宋的社会文化和士人精神生长、演变的主要线索,以及北宋诗歌、散文、歌词创作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借助本书,可以提纲挈领地了解北宋文坛的主要人员构成、历史事件、艺术特征和文学史意义。
图书 | 北宋三大文人集团 |
内容 |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北宋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北宋文人和北宋文学,有其鲜明的特点。王水照先生《北宋三大文人集团》,通过分析钱幕僚佐集团、欧门进士集团、苏门学士集团,这三个时间上前后相继、人员上传薪接脉的文人集团的构成、群体特点、文学活动,为人们展现了北宋的社会文化和士人精神生长、演变的主要线索,以及北宋诗歌、散文、歌词创作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借助本书,可以提纲挈领地了解北宋文坛的主要人员构成、历史事件、艺术特征和文学史意义。 内容简介 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北宋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北宋文人和北宋文学,有其鲜明的特点。王水照先生《北宋三大文人集团》,通过分析钱幕僚佐集团、欧门进士集团、苏门学士集团,这三个时间上前后相继、人员上传薪接脉的文人集团的构成、群体特点、文学活动,为人们展现了北宋的社会文化和士人精神生长、演变的主要线索,以及北宋诗歌、散文、歌词创作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作者简介 王水照先生,复旦大学中文系首席教授,知名学者。长期深耕宋代文学研究,尤着力于从中国文化——文学史的整体背景上探求宋代文学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定位,是宋代文学研究的引领者、掌舵人。在苏轼研究、宋词研究、宋代散文研究、文人集团研究上取得了卓著成绩。努力提出并解决“真问题”与“新问题”,不求“宏大叙事”与“庞大体系”,但所着重阐明的“宋型文化”、“文学群体”、“文化性格”、“破体为文”以及“中唐——北宋枢纽论“等命题,已产生较广泛的学术影响。 目录 序论 第一节 北宋三大文人集团的特征 第二节 文学结盟思想的文化背景:崇尚“统”的社会思潮 第一章 钱(惟演)幕僚佐集团 第一节 集团构成 第二节 地域环境 第三节 机制一:古文写作的发轫 第四节 机制二:宋诗新貌的孕育 第五节 机制三:一代文宗的初露头角 第二章 欧(阳修)门进士集团 第一节 嘉祐二年贡举事件的文学史意义 第二节 “欧公文章,独步当世”:对尹洙的超越 第三节 “言由公诲,行由公率”:“欧曾”真脉相传 第四节 “修辞立其诚”:写作原则的坚持 第五节 “精金美玉”:写作态度的示范 第三章 苏(轼)门“学士”集团 第一节 苏门的形成过程与人才网络结构 第二节 苏门的性质和特征 第三节 苏门的词评和词作 第四节 从苏轼、秦观词看词与诗的分合趋向——兼论苏词革新和传统的关系 第五节 元祐党人贬谪心态的缩影——论秦观《千秋岁》及苏轼等苏门成员的和韵词 结束语:后苏东坡时代 引用书目 人名索引 各章节首发一览表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北宋三大文人集团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水照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320002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8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85000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7-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91.7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