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挣脱母爱的束缚:母女关系中的伤痛与疗愈
内容
内容推荐
正视问题,是修复的开始
有的妈妈不重视孩子的需求,控制欲强,一直在干涉孩子的生活;
有的妈妈与孩子的角色反转,要求孩子去猜测和满足母亲的需求;
有的妈妈甚至用愧疚控制孩子,“妈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
纠缠的亲子关系,如何解脱?
不健康的母女关系会给女性的人格形成、亲密关系和人生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有的人就算常年遭受心理折磨,也不愿意指责母亲。殊不知,子女对母亲最好的报答就是获得幸福。我们可以学会自我同情,自我认同,真正开始自爱,坦然做真实的自己;满怀感激地与母亲保持界限,不再期待母亲的改变,更无须与母亲决裂。
作者在书中剖析了15种不健康母女关系的根源、表现和影响,并结合自身多年咨询经验,给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书中大量贴近中国母女日常生活的讨论是母女关系心理学的本土化尝试。希望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释放对母亲的各种负面情绪,真正从积压已久的关系痼疾中走出来。
作者简介
于玲娜
浙江大学心理学硕士,毕业于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
心理咨询师、督导师,日本东京映心堂心理创办人。
业余从事小剧场表演多年。具有10多年心理咨询从业经历,超7000小时咨询经验。在抑郁、强迫、焦虑、恐惧、疑病以及躯体化问题、轻度人格问题、女性成长、创伤陪伴等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心理写作者,长期撰写心理学科普文章,并开设知识付费课程“如何与人格障碍型家人相处”,广受欢迎。
著有《我抑郁了吗:抑郁者自救指南》,译有《母爱的羁绊》《为何母爱会伤人》《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等。
目录
第 一章 母女关系的独特之处 /1
第 一节 女性独特的身体意识及其在母女之间的相互强化 /4
第二节 母女共享更紧凑的生活空间 /10
第三节 母女共同承受时间焦虑 /12
第四节 母职在母女之间的传承 /15
第二章 不健康母女关系的实质:母职的缺失 /19
第 一节 母亲的六大职能及其完成度对女儿的影响 /21
第二节 职能一:母亲是女儿的创造者 /28
第三节 职能二:母亲是女儿的镜子 /32
第四节 职能三:母亲是女儿的性别身份榜样 /35
第五节 职能四:母亲是女儿的及时响应者 /38
第六节 职能五:母亲是女儿情绪的承载者和调节者 /41
第七节 职能六:母亲是女儿永远的大本营 /43
第三章 九种常见的不健康母女关系 /45
第 一节 “看不见”女儿的母亲和“空心化”的女儿 /47
第二节 实用主义母亲和学霸女儿 /52
第三节 焦虑、控制型的母亲和备感束缚的女儿 /56
第四节 内疚感控制型的母亲和为母亲而活的女儿 /63
第五节 对自己人生失望的母亲和“女承母志”的女儿 /67
第六节 自恋的母亲和自卑的女儿 /71
第七节 坐在女儿位置上的母亲和没有童年的女儿 /78
第八节 不适当的认同和共生关系造成母女关系孤岛 /81
第九节 嫌弃女儿的母亲和憎恨母亲的女儿 /91
第四章 家庭结构影响下,六种不健康的母女关系 /95
第 一节 姐妹式母女关系——亲密与排斥的混合 /97
第二节 白雪公主和嫉妒的母亲 /100
第三节 “爸爸是坏人”——联手抗“敌”的母女 /104
第四节 “爸爸去哪儿了”——相依为命的母女 /108
第五节 女承母业——大家庭中的母亲与长女 /112
第六节 重男轻女的母亲和“扶弟魔”女儿 /115
第五章 母亲纠缠的爱来自何处 /119
第 一节 母亲的被害妄想 /122
第二节 母亲对被抛弃的恐惧 /127
第三节 母亲害怕冲突和对峙 /132
第四节 母亲为什么会没有同理心 /136
第五节 母亲无法面对自身的匮乏和荒芜 /138
第六节 母亲自己的需求 /142
第六章 如何走出不健康的母女关系 /151
第 一节 充分的自我探索和了解 /154
第二节 识别母亲的内在意象并从中独立 /158
第三节 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意愿,学会自我满足 /161
第四节 哀悼过去,接受现实,踏实地生活在其中 /163
第五节 了结过往恩怨:表达并化解对母亲的愤怒等负面感受 /172
第六节 各归各位,建立并遵守人际边界 /179
第七节 寻找母爱的替代:找机会把自己重新养育一遍 /182
第八节 调整人际关系地图:不要和母亲生活在一个孤岛上 /192
第九节 无畏竞争、取胜、掌权和建立新规则 /197
尾声 /201
后记 /205
导语
如果你被折磨得想去看心理医生,那么强烈推荐你看看这本书。
有效的心理学工作,不是避开过去造成的痛苦,而是承载、消化和穿越它们。真正的成长,往往伴随着对自己更深刻、更持久的理解。
心理学家荣格说:“我们意识不到的事物,构成了我们的命运。”
你的大脑中是不是也有个这样的思想警察:一冒出“妈妈不好”这样的念头,就会自动地将它屏蔽。
有毒的母爱对我们的消极影响并不会因为我们不承认、不去看它而自动消失。相反,越是我们压抑的、不肯承认的东西,越会在无形中控制着我们。
作者10多年咨询经验,母女关系心理学的本土化尝试,李孟潮诚意推荐!
作者具有10多年心理咨询从业经历,超7000小时咨询经验。在抑郁、强迫、焦虑、恐惧、疑病以及躯体化问题、轻度人格问题、女性成长、创伤陪伴等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主题词
母亲 亲子 于玲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挣脱母爱的束缚:母女关系中的伤痛与疗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玲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582621
开本 大32开
页数 206
版次 0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千字
出版时间 2022-04
首版时间 2022-04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中文版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3
丛书名
印张 7.000
印次 01
出版地 北京市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中国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