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康有为书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内容
内容推荐
康有为作为清代碑学的集大成者,对于书法史具有深远影响,同时具有极为广泛的国际声望。《康有为书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汇集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关于康有为书学思想、书法艺术、书史地位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相关研究的优秀论文,论文作者分别来自中、日、韩、法、英、德等国家和地区,他们既有长期研究康有为的学界泰斗,又有多年寻绎亲有为海外影响的国际学人,更有大专院校书学研究的中青年俊彦,代表目前国际关于康有为书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多方面揭示康有为作为清代碑学集大成者和近代杰出书法家的书学思想及其艺术成就的深远影响。
目录
清代中期书法综论:近古书法的第二个转折点——兼论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对碑学书风的理论总结
从《广艺舟双楫·碑评》看康有为倡碑及审美之寄兴所在
康有为书法随谈
康有为书学对韩国的影响
康有为在印度
中村不折的《六朝书道论》与康有为书学思想
清代碑学影响下日本学者对山东汉代碑刻的调查与研究——以关野贞为中心
浅论康有为的书法艺术
康有为书学思想的太极阴阳论研究
朝鲜书坛的碑学受容样相及与康有为尊碑论之间的关系
对康有为书法中变法美学思想的考察
北魏楷书与日本多胡碑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在日本的接受和影响——以中村不折为中心
由康有为“僻碑”说展开的书法经典问题讨论
从《万木草堂藏画目》看康有为书法之所“变”
康有为书法年表补征
论今文经学与康有为碑学内在理路
康有为“卑唐”观研究
康有为书学对清代金石考证学的发挥及扬弃
沈曾植康有为交游考
刀凿之下的“篆隶笔意”:清代碑学建构中的误读
论康有为的碑帖融合观
祝嘉对康有为书学思想的继承与实践
清末青年学子书法知识的构成与异动——以康有为为考察中心
进化论——康有为碑学理论的思想之源
岭南书法的帖学传统与康有为的传承
康有为榜书观论析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的书学观念研究
康有为与“八分说”
从康有为书法观谈当下书法审美力的缺失
康有为书法艺术特征摭析
从故宫藏《宋拓武粱祠画像册》康有为题跋谈起
《申报》上的康有为与碑学——透视民国书风变迁的一个书法社会学视角
康有为的艺术创造和后世价值
“千禄”与“卑唐”:康有为碑学思想的折中与无奈
康有为与他的“新理异态”
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述学篇》探其学书经历中的问题、原因及影响
康有为晚年青岛交游考
康有为碑学建构下的“颜字”形象与师法
云峰四山北朝石刻作者分类考
论康有为书学理论与实践的不同步现象
《广艺舟双楫》书学观之辨
碑学情境下的书法问题关照——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书法问题摭谈
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论文字演进略解隶与八分之名实
和而不同:晚清以来碑派书风的分野——康有为、粱启超书法艺术比较研究
传统与新变:康有为“碑学”的复古意图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话语研究
《广艺舟双楫》成书的前前后后
康有为碑学方法刍议——基于其帖学观念的思考
安静简穆势蕴方圆——康有为的大字书法观
康有为书法中的家国情怀——以青岛夭游园藏康有为遗墨为例
康有为碑学对徐悲鸿书法的影响
试析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本汉”逻辑
碑帖相融——康有为晚年的书学变法
尊碑与卑唐——翁方纲与康有为的碑学理论研究
附录一:康有为青岛遗墨及文献图片
附录二:陈振濂学术总结
附录三:国际名家致辞
附录四:康有为书学国际研讨会暨青岛国际书法双年展撷影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康有为书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编者:范国强
绘者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825215
开本 16开
页数 5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36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图书小类
重量 1378
CIP核字 2018239760
中图分类号 J292.11-53
丛书名
印张 33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84
210
2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