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地球的故事(彩图版)/人文科学知识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许是因为它的庞大,也许是因为人类“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地球上有很多故事值得我们去探究和讲述。地球的成长、自然界的风云变幻、生物的出现、神秘的植物世界、有趣的动物世界等,在张轩主编的这本《地球的故事》里都由一个个故事串联而成,娓娓道来。

内容推荐

张轩主编的这本《地球的故事》共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地球概况”“地球上的大陆”“气候和景观”和“地球生物圈”。从地球的起源讲起,一直讲述到人类的现代化生活给地球带来的影响。通过对《地球的故事》的阅读,跟随着一个个关于地球的故事,读者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地球上的大陆、海洋、天气变化、气候变迁、生命活动等情况,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个有生命的太空星球。

目录

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6

地球的起源/8

地球的演化历程/10

地球的年龄/12

地球磁场/14

公转与自转/16

地球的卫星——月球/18

地球与小行星/20

地球上的时间/22

漂移的大陆/24

地壳的组成/26

褶皱和断层/28

石头的分类/30

金属矿/32

金刚石/34

煤/36

石油/38

天然气/40

溶岩洞穴/42

水的循环/44

河流/46

湖泊/48

泉/50

瀑布/52

运河/54

海岸和海港/56

海底世界/58

海峡和海湾/60

海沟和岛弧/62

潮水起落/64

海啸/66

厄尔尼诺现象/68

冰雪大陆/70

漂浮的冰山/72

亚洲/74

欧洲/76

非洲/78

北美洲/80

南美洲/82

大洋洲/84

南极洲/86

北极世界/88

大气/90

臭氧层/92

地球的气温带/94

风/96

云和雾/98

酸雨/100

雪/102

雷电/104

土壤/106

山脉/108

高原/110

丘陵/112

盆地/114

平原/116

峡谷和裂谷/118

岛屿/120

沙漠/122

森林/124

草原/126

泥石流/128

火山/130

地震/132

极光/134

地球生物圈/136

人口/138

大气污染/140

垃圾危害/142

试读章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

浩瀚宇宙中,有一个普通的旋涡星系,人们把它叫做银河系。这个星系包含了大约3000亿颗恒星。恒星就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就是太阳了。没有它,地球上就不会有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

但在广袤的银河系中,太阳也只是一颗不起眼的恒星。地球围绕着太阳,做着不间断的运行。和地球一起,还有其他7枚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星际物质,它们围绕在太阳的周围,与之共同构成了太阳系。大家按照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顺序排列着,地球是太阳的第三颗行星。在太阳系这个大家族中,太阳以其绝对的优势占去了99.8%的总质量。人类生活的地球在它面前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在宇宙中也就只是“沧海一粟”了。

人类在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其实这五颗行星在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叫法。中国古代有五行学说,因此便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来给它们命名。欧洲则是用罗马神话人物的名字来称呼它们。近代发现的两颗远日行星,西方按照以神话人物名字命名的传统,以“天空之神”和“海洋之神”来称呼它们,中文也就译为天王星和海王星。

算上地球,这八大行星按质量、大小、化学组成以及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等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被称为类地行星;木星、土星是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远日行星。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中等大小的行星,介于金星和火星之间,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地球距离金星的最近距离为4000万千米,距离火星的最近距离为5000多万千米。

在太阳系中,火星与木星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小行星带。在这一区域,存在着数十万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行星。除此以外,太阳系还包括许许多多的彗星和无以计数的天外来客——流星。

人类有时候也在思考,地球是否是宇宙中唯一拥有生命的星球?1952年,著名的米勒试验证明了,只要能够创造出适当的条件,无机物是可以转化为有机物的。也就是说,只要宇宙中的某一颗星球拥有和地球相似或是相同的环境,那么也就有可能产生生命物质。于是人类开始向太阳系里的各个行星展开了探索,但最终都没有发现生命的迹象。后来人类又把探索的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太阳系外。银河系中恒星的发光发热年代都很长,都足以使智慧生物渐渐形成。也许在某一颗恒星的旁边,就存在着一颗和地球环境相似的行星,可能它的上面就会有生命物质。

人类利用无线电信号,向太空中可能存在的“邻居”发出友好的“问候”。木星探测器“先驱者”10号和11号各带有一块雕刻镀金铝饰牌,带去了有关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关于人类本身的情况。

地球的起源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个星球才显示出了它的与众不同。它和其他七大行星一起,在不同的轨道上围绕太阳旋转,共同构成了“太阳系”。它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卫星——月球,围绕它不间断地运行。

对于地球的起源,流传过很多说法。有人认为是上帝或是神的意识创造了地球,人们将这种说法归为“唯心主义”。另有一部分人则抱有完全相反的观点,被称为“唯物主义”。当然前者的观点不足以取信,要了解地球的起源,就要先从太阳的起源人手。

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是最早着手研究地球和太阳系起源的科学家。他们的观点被称为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他们认为宇宙中存在有一种叫做“星云”的物质。这种原始星云由气体和固体微粒组成,最开始时具有庞大的体积。慢慢地,随着它不停地旋转,星云体中的大部分物质聚集在了一起,形成原始太阳。当然,不是所有的微粒到最后都成为原始太阳的组成部分。在原始太阳形成的同时,那些围绕在原始太阳周围的稀疏微粒物质,在原始太阳的作用下旋转速度加快。旋转的同时,这些微粒不断向原始太阳的赤道面集中,最后在相互碰撞和吸引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个个的团块。随着微粒的不断累积,这些团块由小到大形成了行星。

他们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大的认同。他们把地球的形成说成是一种自然界自然发展的结果,不是什么神力,也不是什么偶然的巧合。与这一说法同时产生的还有很多假说,像碰撞说、潮汐说、俘获说、大爆炸宇宙说,等等。但是这些说法后来都得到了一定的质疑,还是星云说最站得住脚。国内外的很多专家和学者通过不同的方法分析和研究了地球和太阳系的起源,他们也都认为这和原始星云演化有关。

中国的天文学家戴文赛也做了相应的研究。他认为,在50亿年前有一个比太阳大几千倍的星云存在于宇宙中。它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逐渐收缩,内部出现了很多湍涡流。接着,这个大星云就碎裂成很多个小星云,其中就有最终形成太阳系的“太阳星云”,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原始星云”。它形成于湍涡流中,所以一开始就处于不停旋转的状态。它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继续收缩,速度加快、形状变扁。分散在其中的“土物质”“水物质”“气物质”等慢慢聚集,在星云赤道面上形成一个“星云盘”。收缩和集聚并没有就此停止,在之后的过程中又慢慢形成了许多“星子”。星子在一定的作用下,其中心部分就形成了最终的原始太阳,原始太阳周围是“行星胎”。再经过一段时期的演化,就形成了太阳和八大行星,最终形成今天的太阳系。

到目前为止,这种“星云说”是存在争议较少的一种说法。但是地球和太阳系的形成,还有很多秘密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和发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借助于科学的力量,相信这一问题会逐渐走向明朗化。

P6-9

序言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许是因为它的庞大,也许是因为人类“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地球上有很多故事值得我们去探究和讲述。地球的成长、自然界的风云变幻、生物的出现、神秘的植物世界、有趣的动物世界等,在这里都由一个个故事串联而成,娓娓道来。

这本书共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地球概况”“地球上的大陆”“气候和景观”和“地球生物圈”。从地球的起源讲起,一直讲述到人类的现代化生活给地球带来的影响。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跟随着一个个关于地球的故事,读者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地球上的大陆、海洋、天气变化、气候变迁、生命活动等情况,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个有生命的太空星球。

读者不会再因为“身在此山中”而受困于地球的神秘面纱之外。每一个故事都牵动着这个面纱的一角,等读者阅读完这些故事,这层面纱也就会被慢慢地掀起。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不仅仅只是一本书,而是清晰自然、真实有趣的世界。当我们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时,都可以联想到关于它的一个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地球的故事(彩图版)/人文科学知识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869208
开本 16开
页数 1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P183-49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0
164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