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旧史新读(精)/中华名著导读
内容
内容推荐
我国史学典籍丰富浩翰,本书所选十五部作品,有着不朽的史鉴价值。详述作者行历、史料来源、著述方式与成书过程,评析诸书思想要点及历史启示,为读者提供读旧史的方法与注意点,发踪指迷,予以启迪。
目录
一 《国语》:现存最早的国别体史料汇编
《国语》是左丘明写的吗
关于《国语》的几个问题
韦昭作注:从史料汇编上升为史学著作
现代价值
经典诵读:《国语》选读
二 《战国策》:古代雄辩和谋略第一书
成书年代及流传
后世对《战国策》的评价渐趋公正
蔚为奇观的语言论辩艺术
经典诵读:《战国策》寓言故事三则
三 《晏子春秋》:一部记载晏婴事迹的专著
晏子与《晏子春秋》
“传记之祖”的艺术特色
现代价值
经典诵读:《晏子春秋》选读
四 《吴越春秋》《越绝书》:记载吴、越两国史事的
重要典籍
《吴越春秋》
《越绝书》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的比较
经典诵读:《吴越春秋》选读
五 《洛阳伽蓝记》:一部“拓跋之别史”
作者的姓氏、籍贯问题
创作年代及主旨
文注问题
现代价值
经典诵读:《洛阳伽蓝记》选读
六 《水经注》:中国古代一部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这是一部怎样的书
郦道元为什么撰写《水经注》
郦道元的治学方法
现代价值
经典诵读:《水经注》选读
七 《大唐西域记》:一部真实版的玄奘西游记
取经归来著成《大唐西域记》
出于政治使命感的编撰目的
现代价值
经典诵读:《大唐西域记》选读
八 《贞观政要》:一部治国理政必读的“宝典”
为什么被誉为“治国宝典”
《贞观政要》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
吴兢编这部书的目的何在
今人应从此书中学什么
经典诵读:《贞观政要》选读
九 《史通》: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著作
刘知幾——为史学的一生
体例和主要内容
《文心雕龙》对《史通》的影响
现代价值
经典诵读:《史通》选读
十 《唐才子传》:专为唐代诗人立传的著作
辛文房:诗人与传记作家
内容及编写目的
“成一家之言”的编写体例
写作特点和价值
经典诵读:《唐才子传》选读
十一 《通鉴纪事本末》:第一部纪事本末
体史书
誉满士林的袁枢
袁枢为什么要编这部书
纪事本末体的创立及影响
经典诵读:《通鉴纪事本末》选读
十二 《廉吏传》:官员修身从政的上佳读本
中国古代对“廉吏”的重视
宋代费枢的编撰初心
明代黄汝亨增补续编
黄汝亨《廉吏传》的特点
经典诵读:《廉吏传》选读
十三 《三事忠告》:古代官箴中的经典之作
为什么会得到后世的推崇
张养浩为什么要编写这样一部书
对今人的启示
经典诵读:《三事忠告》选读
十四 《纲鉴易知录》:《资治通鉴》的精华版和扩充版
这部书为什么取名《纲鉴易知录》
吴乘权等人为什么要编这样一部书
为什么能得到后世的肯定和推崇现代价值
经典诵读:《纲鉴易知录》选读
序言
大有书局是中共中央党
校(国家行政学院)主管
主办的一家中央级出版机
构,为更好地融合传统文
化与主题出版资源,我书
局与中华书局合作,从其
主办的《月读》杂志中精
选一批历年来深受读者好
评、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内
容的优秀作品,按照“人物
故事”、“经典名篇”和“名著
导读”三大类别编辑形成系
列图书,希望其中包含着
的修德立身精神、治国理
政智慧有益于读者尤其是
党政干部读者。
呈现给读者的系列图书
,旨在古为今用,推陈出
新。“人物故事”系列用时代
精神讲述古圣先贤的生平
、功绩、思想及贡献,希
望能给读者提供现实借鉴
;“经典名篇”系列汇集体现
诸子文士思想精华的锦言
妙文,有学习引用之便;“
名著导读”系列以当下的视
角解读中华传统经典名著
,力图给读者以新解新知

为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我们在整理过程中逐渐
形成“突出经典,彰显从政
智慧”的编选原则,在对大
量原作进行归类整理、勘
误校正的基础上,重点选
择那些既与现实热点、大
事大势结合紧密,同时又
体现传统经典趣味性、知
识性及思想性的文章。该
系列图书力图做到小而美
、精而雅,使传统经典常
读常新,焕发新的阅读乐
趣。
导语
本书以当下的视角解读中华传统经典名著,力图给读者以新解新知。希望其中包含着的修德立身精神、治国理政智慧有益于读者尤其是党政干部读者。全书以“突出经典,彰显从政智慧”的编选原则,在对大量原作进行归类整理、勘误校正的基础上,重点选择那些既与现实热点、大事大势结合紧密,同时又体现传统经典趣味性、知识性及思想性的文章。该书力图做到小而美、精而雅,使传统经典常读常新,焕发新的阅读乐趣。
精彩页
《国语》是左丘明写的吗
《国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料汇编,内容涉及先秦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周当时虽为中央王朝,实已与诸侯国无异),记事时间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时代大致与《春秋》《左传》相同而稍长。
关于《国语》这部书,争议最大的是它的作者。
一种说法是,《国语》和《左传》都出自左丘明之手。这种观点的最早提出者是司马迁,他在《报任安书》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西汉后期的刘歆,则首创“内、外传”说,认为《左传》是“《春秋内传》”,《国语》是“《春秋外传》”。东汉时,史学家班固除认同司马迁之说,以及刘歆之称外,还落实了《左传》与《国语》的关系。《汉书·司马迁传赞》说:“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以为之传,又纂异同为《国语》。”这是认为先有《左传》,后有《国语》;《左传》为主,《国语》为辅。此外,《汉书·律历志》引《国语》也都称《春秋外传》。于是,就有这样一个观点:左丘明在作《左传》之余,利用剩下的史料,写成了《国语》,以补《左传》之不尽,并共同“辅佐”《春秋》。这是汉朝人的流行看法。到了宋代和清代,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仍不乏其人。
不过从晋代开始,有不少学者对《左传》《国语》同出一人(左丘明)的说法提出了疑问。像唐代陆淳便引赵匡之语说:“《左传》《国语》,文体不伦,序事又多乖刺,定非一人所为也。”这是从文体上对《左传》《国语》出于一人说提出了疑问。宋代叶适的《习学记言》则认为《左传》虽曾参考过《国语》,但二书并非成于一人之手,而是两种著作。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赞同“《国语》非一人完成的作品”这一观点。主要理由有:第一,《国语》一书共八国“语”,二十一卷,其中《周语》三卷共记有周穆、恭、厉、宣等十二王时期的事迹,前五个是西周统治者,后七个是东周统治者。如果从数量上看,《周语》记东周时期史事多于西周,但稍加留意不难发现,真正记周朝大事的多在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多是记周朝与诸侯的往来及一些琐言碎语;《郑语》则主要记西周时史伯纵论天下局势;《鲁语》着重记载鲁国上层社会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行,且记事仅局限于春秋之内;《齐语》则集中在齐桓公称霸一事上;《晋语》是国语中占篇幅最多的,共九卷,几乎占了全书的二分之一,记事始于鲁桓公三年(前709),迄于战国初年,时间跨度大,内容涉及广,相对于其他各国要全面、具体得多;《吴语》《越语》则是记春秋末、战国初之事。可见,《国语》一书在分配比例、记事的时间和内容上,存在着很大差距。
第二,《国语》中文章风格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像《周语》《齐语》《郑语》《楚语》等多长篇大论,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哲学、宗教、历史等诸多方面,文章理论性、逻辑性都较强。与此形成对照的《晋语》《越语》等,多为短小文章,文笔也较简洁精炼。《鲁语》则往往一事一议,虽显琐碎,却每有真知灼见于其中。《吴语》《楚语》文字流畅整饬,气势充沛饱满,且讲究词句的安排利用。《越语》则如柳宗元所云“尤为奇峻”,而且还出现了许多用韵现象。
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旧史新读(精)/中华名著导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中华书局月读编辑部
绘者
出版社 大有书局(北京)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720423
开本 32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21-08-01
首版时间 2021-08-01
印刷时间 202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378
CIP核字 2021159499
中图分类号 K207
丛书名
印张 7.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3: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