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课时练习类的配套教辅,我们首先注重了课时设置的全面性、实用性,在设置新授课时的基础上,配设了阶段测试及单元整合提升,使课时设置与教学进程保持一致;在课时划分方面,我们立足于教学参考书上的一般要求,并结合了教学一线的实际情况,确保课时划分与教学实际相适应;每课时的作业编设则尽量与教材及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力求使每份作业都是对教材相关内容的完美诠释和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本书以学业质量标准,为评价依据增强试题的情境性、创新性探究性和现实意义。
图书 |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浙江省)/全品智能作业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作为课时练习类的配套教辅,我们首先注重了课时设置的全面性、实用性,在设置新授课时的基础上,配设了阶段测试及单元整合提升,使课时设置与教学进程保持一致;在课时划分方面,我们立足于教学参考书上的一般要求,并结合了教学一线的实际情况,确保课时划分与教学实际相适应;每课时的作业编设则尽量与教材及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力求使每份作业都是对教材相关内容的完美诠释和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本书以学业质量标准,为评价依据增强试题的情境性、创新性探究性和现实意义。 目录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选与民族交融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 辛亥革命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中国历史大事件表 附录 参考答案 素养测评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浙江省)/全品智能作业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唐仁兰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114940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2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印刷时间 | 202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高中生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30 |
CIP核字 | 2019149000 |
中图分类号 | G634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97 |
宽 | 210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