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进喀纳斯
内容
编辑推荐

美丽而神秘的喀纳斯,她那苍茫起伏的山地,寥寥天际飘动的云团,变色的湖水与森林雪山相接,壮观的现代冰川映衬着雪山之巅;冰川、湖泊、森林、草原、牧场、河流和民族风情融于一体的画卷,使整个喀纳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本书图文并茂地娓娓道出喀纳斯的神秘与美丽,带你走进这一片令人神往的人间仙境。

如果你还不了解喀纳斯,如果你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如果你想去旅游,那么就拿起本书,先来读一读吧,它会让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个魅力的旅游胜地!

内容推荐

天地之间,山水之间,松涛阵阵,白云片片,流水潺潺,山花烂漫,一种从未领略过的自然和谐之美达到极致:一种青山绿水相依咸趣油然而生……这就是人间仙境——喀纳斯。只有真正走进喀纳斯,方才真正体会到这百闻不如一见之真谛。本书作者精选多年来拍摄的喀纳斯美景图照,并配以清新的文字,以飨喜爱旅游和爱好摄影的朋友。

目录

喀纳斯概貌

走进喀纳斯

水域之乡——布尔津

迷人的喀纳斯

难忘的喀纳斯

喀纳斯湖怪之谜

神秘的“阿拉善金泉”

恬静的白哈巴

后记

试读章节

    神秘的“阿拉善金泉”

数次往返于喀纳斯山水之间,但对阿拉善圣泉还是第一次听到。

8月20日携妻及女儿到喀纳斯游玩。正午,艳阳高照,蓝天白云,青山如黛,河水泛白,桦树松柏相间,红瓦木屋相拥,美丽的喀纳斯展开双臂迎接成百上千的游人光临。

我们一行来到喀纳斯土瓦新村阿什巴克的小木屋。飘香的清炖羊肉、正宗的大盘土鸡吃过后,正想小睡一会,乘太阳落山之际,再出去拍几张照片。这时主人见我是照相的,便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到阿拉善圣泉看看吧。”“什么?这里有阿拉善圣泉。有多远?怎么去?车能开进去吗?”我压抑兴奋的神经,一连串提了好几个问题。主人说不行,只能骑马,来回3个多小时,要收我80元的费用。我心想住都住到这里,最后商定好60元去看一下,并留下话,不好看不要钱。

马儿驮着我,在牵马人的牵引下,在炙热的阳光里,吃力地行进着。主人嫌马慢,一阵阵的吆喝声不绝于耳。我一个劲的说,不慌,不慌,看马的毛皮中都渗出水来了,慢慢走吧。但牵马者不言语,稍后才知这位哈萨克小伙子就根本不会讲汉语。

走过一片草地,越过条条山泉沟道,马儿驮着我们两人在只有马能通过的灌木丛中的宽只有半尺有余的泥水道中行进。将近一个小时后,马儿来到一片空阔地,牵马者把马停下,拴在一棵树上,示意我下来一同步行,我打眼一看,四周皆杂草树木,杳无人影。可见树下还拴着几匹马,心里倒有点数。肯定有人先于我在此欣赏了。

我随牵马人进入一片泥泞的沼泽,脚踩在浮草的根基上,深一脚浅一脚不停的晃动。走几步又没有了浮草墩,只有几个歪七扭八的树木垫在脚下,权当小道。他在前头因为路熟,走的很快。我一看只此一道也不会迷路,只是心里猜疑,前方有人吗?出了沼泽又进入一片灌木丛中,紧迫几步,慢慢进入一片白桦林中,听到树丛中的谈笑声,心中才踏实了许多。

茂密的白桦林,四周的树枝上缠满了红色的、白色的布条,在风中显得格外耀眼。林中有一平方米大小的水坑,水面平静,水下不断地涌动着、翻腾着,向上送出一股股泥土似的泉浆。几位外地来的游客正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大声吆喝着,说:这是圣泉,是喊泉,你越喊它沸腾的越厉害。在客人的要求下,本来就底气十足的我,拼力一吼,不仅圣泉激烈翻腾,连客人都吓了一跳。这时我拿出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和胶片机,迅速的拍摄。在圣泉的一侧,涌动的泥沙中闪耀着斑斑光点,太阳直射显得更加耀眼。我说这是不是沙金。一位当地人说是沙金。我又问为什么没有人来淘金。他又说,这是圣泉,当地的老人说不能动。原来这里还散布着很多的人拋洒的钱币等,保佑着当地人和外来客人幸福吉祥。可见圣泉不仅在当地人心中,就是在游客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神圣啊!

这一发现使我兴奋不已。照片拍回来后,我又拜访了当地的老人。他们说这个圣泉叫做阿拉善金泉(译音),是他们当地的圣泉,来过很多游人都对此很感兴趣,只是没有开发,很多人不知晓。这些老人还说,因为有人去,没有很好的保护,原来出水量很大,现在有一部分已被泥沙掩埋,但什么原因在山地上有一股泉水冒出,他们也说不清楚,只是说这是老天爷赐的。和他们交谈中,我感叹到多亏知道的人少,否则这里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了。即使是做景点,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好,才能造福社会。

骑了3个小时的马,腰酸背痛,特别是两大腿间和尾椎骨疼痛难忍。晚上睡在木屋里想起今天的收获,疼痛自然也就不在意了,好在我们每天还都锻炼身体。

阿拉善金泉,神圣的泉,你深藏密林深处,便更加神秘了,但愿这种神秘与人们的美好祝愿,永藏心间!

           2005年8月23日追记          P63-P65

序言

    代序 初识喀纳斯

喀纳斯湖以其神秘的传说早已令我神往。前往布尔津的路上,区店党委马书记给我们几个随行者描绘着喀纳斯的自然景观的种种传说,我也在自己的脑海中描绘着喀纳斯的容姿,然而真正走进喀纳斯,方才真正体会到百闻不如一见之真谛。天地之间,山水之间,松涛阵阵,白云片片,流水潺潺,山花烂漫,一种从未领略过的自然和谐之美达到极致:一种青山绿水相依咸趣油然而生。从马书记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对喀纳斯也是情有独钟,只是他这次日程太满,未能成行,实属遗憾。

喀纳斯最能锻炼人的意志、最能体现登山远望无限风光是登蘑菇亭观喀纳斯湖。当我们经过一片草地时,满坡的山花引得众人驻足观望,拍照留影。翻过一道小山岭便进入松柏林中,拾级而上便开始了蘑菇亭的攀登。山势陡峭,山道依山势盘旋而修,时而攀岩而上,时而顺势而下,曲折崎岖。当疲惫的双腿驮不动你时,你可以坐在路旁的岩石上,欣赏一步一重天的喀纳斯湖秀美而沉静;仅剩几百米的山道时,我的双腿也失去了自控力,只是在打颤,有些不听使唤,心跳咚咚,口干舌燥,但我要登上去的信念却丝毫未变。每逢从山上下来的游客总会客气而略加鼓励地告诉你,坚持一下就到了。

转过一道盘山道,向上望去不远处就是蘑菇亭了。业已疲惫的我顿时精神一振,脚底生风,一鼓作气,三步并作两步向山顶奔去,什么疲倦、什么口干、什么心跳、什么饥饿全拋在了一边。到了!我终于登上了蘑菇亭。躺在木制的观亭上听着远处的林涛声,看着平静而湛蓝的喀纳斯湖水,我心里这样说,看见了,这奇丽的喀纳斯湖;听见了,那和谐的天籁之乐!美丽的喀纳斯湖犹如一个面带羞涩的少女,静卧在群山之间,是那样的妩媚和神秘,又恰似一串碧蓝的宝石,镶嵌在大山的胸前,是那样的高贵和显眼。山因水而变的挺拔峻峭,水因山而变得温柔沉静。山水之依、天地之依、鬼斧神工之造化。

喀纳斯湖水是那样的醉人,令人不忍心随意去撩拨起她的清波。那满湖的翠绿,清澈见底的湖水令人心旷神怡。当艘艘快艇飞也似地在绿波上驰骋,静谧的山水间顿时变得生动起来。欣赏之余,心里也不免生出些许焦虑来,自然的和谐之美被轰鸣的马达声破坏了,喀纳斯湖的魅力还能持续多久呢?人们热爱自然,回归自然,我想更应该重视自然生态,保护自然生态啊!

下得山来,我已是只有喘息的机会,而无说话的力气了。有人说:不到喀纳斯是一种遗憾,到了喀纳斯也是一种遗憾,而我的感觉是:自然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喀纳斯,你这自然之精灵,你的瑰丽与神秘远不是一次匆匆之游可以体味得尽的。我想再次来看你,哪天能真正撩起你的面纱,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一下呢?

后记

在数十年的业余摄影活动中,我对喀纳斯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和爱,朋友关连生多次鼓动我将喀纳斯的美景图照精选出版,把喀纳斯的美景展示给世人。在整理过程中石河子广播局的李梓帮查资料、著文,给了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好友马斌在百忙之中,数次带车陪我去喀纳斯等地采风拍照,于是才有了这本书册。大浪淘沙,从近千幅照片中筛选出这部分图片出版此书册,给广大喜爱旅游者和爱好摄影朋友的一份小小礼物。借此出版之机,谨向支持、关爱我的朋友致以真诚的谢意,也向文字资料的收集、提供的知名、不知名的朋友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由于能力所限,错漏之处敬请读者给予指正。

喀纳斯是大自然的一块净土,也是人类文明的一方圣地。我爱她,就像爱我的女儿一样,我更愿我们子子孙孙都爱它、保护它,愿它的蓝天、白云、湖水、青山绿草永远不受污染,不遭破坏,永远留给人类,也留给这里所有的动植物,留给大地上所有的生命。

            新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进喀纳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新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037502
开本 32开
页数 70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0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1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945.2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3
出版地 云南
202
140
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35:23